学术投稿

耳穴电麻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吴丽琴

关键词:
摘要:我站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施行人工流产手术者采用耳穴电麻止痛及自然扩张宫颈口,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脂必泰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必泰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对5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脂必泰治疗4w.结果:4w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降低23.8%、29.5%,P<0.01),血三酰甘油(triglyceide,TG)也显著降低(平均降低27.1%,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iipoproten-cholesterol,HDL-C)明显上升(平均升高23.6%.P<0.01).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肾功及肌酸激酶无显著变化.结论:脂必泰对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张光兵;杨国云;刘永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为了探讨通心络胶囊的疗效,我们用该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50~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文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宋风波;侯玉霞;钟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通过对我院血透专科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施行了一些相应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患者保持佳的身心状态,更好地配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媛;黄美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成功救治院前猝死患者2例分析

    1 病例介绍例1,男,24岁,主因被高压电击中意识丧失约10min人院.患者大约10min前不慎被220V高压电击中,当时即出现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目击者一边行口对1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忙拨打120,120急救人员5min赶到现场,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接入医院急诊科,人院时查体:呼吸停止,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立即施行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900C型呼吸机纯氧正压辅助呼吸,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作者:曾庆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88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88例中38例显效、3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5.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质控物的研制及其应用

    尿沉渣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的实施及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方法学及技术上的差异导致的检验结果误差,合适的质控物已成为提高实验室检验准确性的关键.目前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质控物在国内尚少见报道.

    作者:吴蕙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各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取同期1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结果: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贪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应降低,治疗IDA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合理调整.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基层综合性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的几点思考

    药学服务是由美国Helper和strand教授在1990年正式定义命名的.药学服务就是通过提供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实施良好的药学服务,是当今对药师的新要求,是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一种合理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在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性医院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操作还存在不少困难.现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归纳起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蒋永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特殊心梗的临床观察

    特殊心梗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它就是右室梗塞,属于急救中心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以胸闷、胸痛不能缓解、大汗淋漓、心悸、低血压、休克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10例急诊病人进行心电图(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均证实为急性右室梗塞.

    作者:刘新春;齐亚伟;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产科护理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亦越显突出.本文在剖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

    作者:郝永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效果比较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镇痛效果、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在感觉阻滞消退至S1-2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布比卡因同样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赵静;董萍;吕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产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如产妇情绪镇定,精神放松,分娩则无痛或疼痛轻微,如情绪紧张、恐惧不安,则疼痛较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使待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保持佳的精神状态而达到产程顺利进展,为保证顺利生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侯玲军;叶娟;马爱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50例红斑狼疮临床与唇腺病理分析

    本文报告50例红斑狼疮(SLE 42例,DLE 8例)唇腺临床病理资料.唇腺损害发生率为69%,病程早期即可检出,其发生率低于皮疹、关节痛、腮腺造影,高于其他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口干症状平行.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利用孕产妇信息月报制度推进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法.方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执行村医例会制度,使用孕产妇信息动态平台,实行孕产妇重要信息的逐级月报制度,加强孕产妇信息质量控制,对市、县级孕产妇信息进行月报分析和情况反馈.结果:孕产妇保健服务得到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孕产妇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孕产妇信息逐级月报制度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辖区孕产妇动态情况.

    作者:吴方银;郑鸿;唐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患沟通与护理质量

    沟通交流普遍用于生活在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但是沟通对护理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护理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良好的沟通才有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菊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运用中医治疗食道癌1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食道癌是临床消化内科中疑难杂症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主要诊断依据,以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确诊;临床分上中下三个病位,其预后很差,属中医噎嗝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时梗噎不顺或饮食不下,食入即吐,身体逐渐消瘦.西医对位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高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理想.笔者临床采用中医治疗,对缓解食道癌引起的吞咽困难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卢继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

    外伤性截瘫,是因外伤所致脊髓受损而出现的双下肢或者四肢功能障碍、感觉失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截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何在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同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护理工作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截瘫患者52例,经过精心护理,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长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9月收治骨科大手术患者126例,对这些患者特别注意从预防的角度进行护理,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做好高危人群的宣教,协助、指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26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仅有8例出现DVT.结论:进行积极的病因预防,早期功能锻炼和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衣桂芹;史玉梅;王敬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346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分别记录相关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61例(17.63%),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36.07%),其次是尿路感染(27.87%);年龄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重、住院天数越长、进行导尿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越易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是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等.患者一旦出现医院感染,其预后较差.

    作者:宋丽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