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1 病例介绍例1,男,24岁,主因被高压电击中意识丧失约10min人院.患者大约10min前不慎被220V高压电击中,当时即出现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目击者一边行口对1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忙拨打120,120急救人员5min赶到现场,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接入医院急诊科,人院时查体:呼吸停止,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立即施行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900C型呼吸机纯氧正压辅助呼吸,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作者:曾庆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少数患者会因治疗不彻底而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病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笔者2007年1月~2007年10月对10例该病患者进行局部外涂0.5%碘伏溶液治疗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特殊心梗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它就是右室梗塞,属于急救中心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以胸闷、胸痛不能缓解、大汗淋漓、心悸、低血压、休克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10例急诊病人进行心电图(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均证实为急性右室梗塞.
作者:刘新春;齐亚伟;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方法:67个残根经牙体预备,采用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2~4年临床观察,成功率95%.失败6例,效果良好.结论: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是修复前牙残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曲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之一.但接种疫苗具有获得效益和存在风险的双重性,尽管疫苗接种比较安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尤其是接种事故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就会给受种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计免人员要严把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避免接种事故发生.本文就接种事故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夏峰;殷淑君;齐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40d,左下腹疼痛3d,阵发性加剧1d,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而急诊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常感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伴发热,服用抗生素可缓解.近日来,自觉左下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
作者:邹翠芳;王丽静;赵秀萍;时淑兰;赛明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QRS延长是心肌缺血的一种特征.改善供血(血运重建)后QRS间期会有所改变.为探讨溶栓治疗对QRS问期的影响,本文观察了38例溶栓治疗的心电图QRS间期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对急诊室护理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相关调查,为职业危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急诊室32名护士进行调查,频数分布法描述调查结果.结果:急诊室护理人员对危害因素有较好的认识,尤其对摄片致电离辐射伤、病人及家属秽语暴力致生理心理损害认识深刻,但对长期站立致下肢静脉曲张及病人体液、分泌及排泄物的传染性等方面认识不足;职业性危害因素在每位急诊室的护理人员都有发生,主要是集中在有接触但还没有致病,已经致病的主要是消毒剂致皮炎、超负荷工作致病及秽语暴力致生理心理损害等方面;护理人员对自身防护都比较注意,但无所谓者也占到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对于长期站立致下肢静脉曲张及负重伤致脊柱腰椎关节扭伤很多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相关分析显示职业性危害因素来源的认知程度(F=5.32,P=0.027)、受侵情况(F=4.98,P=0.034)、防护情况(F=9.86,P=0.007)都和工龄有关.结论:急诊室护理工作存在很多职业性危害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武警部队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着部队的预防、医疗、保健以及反恐处突卫勤保障等任务,直接关系到官兵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武警某部基层卫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对各项保障任务质量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刘向宏;赵卫;徐丽;叶春林;赵杰;秦士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1987年1月起,我们应用各种皮瓣对79例病人、83个部位不同的创面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结果: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功能基本恢复,色泽均匀,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但有些皮瓣术后显得臃肿.结论:应用皮瓣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维汉;张跃云;卢世魁;罗大光;张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的治疗方法仍是以经腹全子宫切除为主.经典式子宫全切术切除了子宫宫颈及宫旁韧带造成患者盆底松弛和影响性生活质量,现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无上述缺点,效果良好,见报告如下:
作者:王七元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88例中38例显效、3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5.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的22例腹部手术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或放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艺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现就我院2002年9月~2006年2月发生的胎盘早剥36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春荣;沈怀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对每个高血压病人来说不尽相同.近年来,在抗高血压治疗学上出现一个新的进展,即根据每个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降压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药个体化原则.它的选药主要是根据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心血管状态、有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来选择,还要根据药物的降压效果、可能的副作用、及能否预防或逆转心血管并发症来决定.
作者:姜葆荣;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二联疗法与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32例,随机分成2个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二联疗法和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结束4w后复查胃镜和检测HP.结果:奥美拉唑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8.8%,HP根除率为94.44%,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HP根除率为88.89%.本资料属于分类资料,实验设计属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疗法均可作为抗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997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做心内直视手术666例,由于护理工作与麻醉、体外循环及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技术热练,细心主动,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鼍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严重的并发症,至今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110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探索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对策,以降低孕产妇病死亡率.
作者:谭庆华;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阑尾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操作,但当阑尾坏疽、穿孔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较易发生腹腔并发症,多需再次手术治疗,现将我院1996年3月至今收治的阑尾炎465例中发生腹腔并发症15例,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蒙愿宁;管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及其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中药主要包括开郁清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
作者:李秀玲;赵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