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殷淑君;齐秀花
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母婴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染途径.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者,仅5%~10%发展为慢性,而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感染者,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1].母乳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是孕产妇和医务工作者均关注问题,也尚无确定的依据.
作者:杨金枝;富新伟;王彦君;赵静媛;方翠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d的时期);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是完成从以纯乳类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也是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断乳和其他食物的添加需在幼儿早期完成.
作者:夏芸;杨军;赵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结节征25例,另3例为片状;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9例,小空泡征12例,胸膜凹陷征18例,血管纠集征9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应作为首选.
作者:邬红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ischemic necrossis of the femord head)是由不同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髋部疾病.我科自2002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4例,其中6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率11.1%,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大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后一个重要环节,医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尝试把所学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终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除了学生个人要积极实践,多观察、勤练习、善思考以外,作为教学和管理部门的医院,也要主动的对实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管理,促成这种转变和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作者:于学文;张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在进行根管治疗之前充分了解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根管变异或多根管牙的髓腔形态了解不足而导致的遗漏根管、不彻底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
作者:高美杰;杨艳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诊断、治疗及护理体会,减少院内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在我院产科1年来3100例分娩情况回顾分析显示:共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23例,发生率为7.19%.结果:有效减少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院内子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则,加强临床观察和心理护理及保健指导,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道华;熊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为进一步贯彻<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们把2007年5~8月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监督抽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东朝光;胡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各级医院口腔科器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污染情况及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各级医院口腔科医疗器械543份做HBsAg污染的检测. 结果:HBsAg污染率为8.66%,其中个体诊所的口腔科医疗器械HBsAg阳性率高,市级医疗单位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9.34,P<0.01);不同口腔科医疗器械中HBsAg污染以手机和牙钳为多见,其他器械也存在危险性;经压力蒸气和2%戊二醛浸泡(不耐高温的器械)消毒效果良好.其他消毒方法和未消毒的器械HBsAg阳性率较高,未经消毒的器械阳性率高达15.87%.结论:口腔科器械用后和医生手操作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和正确洗手消毒处理.
作者:金成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臭氧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采用细针经皮穿刺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治疗后3~6个月随访,优良率87%.结论:相对于其他疗法,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低廉的方法.
作者:陈磊;姜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为多见,约占85%~90%.我院自1998年10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小于3岁婴幼儿UPJO所致肾积水2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鼍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严重的并发症,至今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本文通过对110例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探索产后出血的原因,寻找对策,以降低孕产妇病死亡率.
作者:谭庆华;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Luna C18(250mm×4.6mm,5u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乙腈(87:13),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ug.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在4~40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5%(n=6),RSD=0.44%.结论:本方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吴秀英;李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卒中后致残率高,有效的药物护理对于保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茹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与病理组织学等级和浸润性生长方式有关.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与病理形态改变、乳腺的解剖结构及所用术式有关.
作者:丁素玲;高魁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防治方法,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9例前置胎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前置胎盘中妊娠次数2~6次者45例,占91.8%,经产妇36例,占73.46%,有多次人流、引产史、剖宫产史者31例,占63.26%.B超对前置胎盘的检出率为95.92%,愈接近中央性前置胎盘其出血发生愈早愈严重,期待治疗24例,平均延长孕龄19d,剖宫产41例,占83.67%.结论:前置胎盘与多产、多次刮宫、引产关系密切.期待治疗及适时剖宫产术既延长孕周又减少母儿并发症,可避免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已成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唐患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时期下口腔医学实习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并已经引起了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更好的完成实习任务.
作者:程福强;刘珊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提出静脉穿刺的改变进针角度方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病人的60次静脉穿刺随机分别采用三种静脉穿刺法(不同的进针角度)和传统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每组穿刺法分别间日使用20人次,分析比较病人的疼痛程度,三种穿刺方法疼痛感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变进针角度直接静脉穿刺法能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并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微波配合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治疗无明显病因的持续性宫颈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无明显病因的持续性中、重度宫颈炎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微波治疗后即口服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2~3w,对照组患者微渡治疗后常规给予抗生素1w,均于治疗后首次月经干净3~7d随访.结果:治疗组一次性痊愈率为100%,对照组一次性痊愈率为8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微波配合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治疗无明显病因的持续性宫颈炎症效果显著.
作者:闵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321眼弱视患儿采用综合治疗:①栽矫正眼镜;②遮盖健眼;③精细训练.结果: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93.33%、75.00%、52.83%.轻度的治愈率明显优于中、重度,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4~6岁组治愈率高.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其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其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有关.
作者:刘丽霞;赵小梅;刘登忠;刘胜娥;郑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