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治疗失败的观察

高美杰;杨艳悔

关键词:根管治疗, 失败, 观察
摘要:在进行根管治疗之前充分了解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根管变异或多根管牙的髓腔形态了解不足而导致的遗漏根管、不彻底的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湿肺82例X线分析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后,肺泡、气管和支气管内黏膜分泌作用增强,过多的黏液、血浆液及脓液积蓄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肺炎、肺不张、肺脓疡等不良后果.

    作者:姚宗敬;马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88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88例中38例显效、3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5.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分析

    多发性骨折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有效护理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5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5.08%)显著低于对照组(40.83%)(P<0.01),产后出血量减少,缩短总产程(P<0.01)有显著差异.两组新生儿窒息率(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缩短总产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桓中雪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80例并发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用Xomed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术后观察患儿鼻窦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患儿鼻塞、流脓鼻涕、头痛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对治疗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伟鹏;吴世安;易红;吴润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见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存在许多引起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更好地应对和防范护理风险,现将神经内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钟秋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的22例腹部手术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或放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营养支持在其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艺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16例巨大儿分析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孕期营养加强,巨大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胎儿巨大,母婴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为了提高临床上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准确性,现对我院近4年分娩的巨大胎儿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郝家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溶栓对心电图QRS间期的影响

    QRS延长是心肌缺血的一种特征.改善供血(血运重建)后QRS间期会有所改变.为探讨溶栓治疗对QRS问期的影响,本文观察了38例溶栓治疗的心电图QRS间期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咳嗽的临床分析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的咳嗽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可引起机体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导致许多并发症,甚至可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咳嗽是呼吸科医师在门诊和病房中经常要碰到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应用普米克令舒治疗咳嗽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忠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舒张型高血压50例疗效分析

    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对每个高血压病人来说不尽相同.近年来,在抗高血压治疗学上出现一个新的进展,即根据每个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降压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药个体化原则.它的选药主要是根据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心血管状态、有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来选择,还要根据药物的降压效果、可能的副作用、及能否预防或逆转心血管并发症来决定.

    作者:姜葆荣;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做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减少献血者的痛苦.方法:本文对献血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结论:只有做好预防、宣传、观察工作,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才能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彩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修复的一种可行方法.方法:67个残根经牙体预备,采用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2~4年临床观察,成功率95%.失败6例,效果良好.结论: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是修复前牙残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曲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癌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术中的意义.方法:对就诊于我院的24例原发性早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用亚甲蓝注射乳腺癌肿周围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结果: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3例.有1例未找到前哨淋巴结、1例假阴性,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前哨淋巴结检出的成功率为95.8%,灵敏度为88.9%,假阴性率为11.1%.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简单易行,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在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生虎;徐文雄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MEBO治疗婴儿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1月,接诊治疗的婴儿间擦疹70例及臀部红斑250例分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MEBO治疗,对照组使用氧化锌软膏治疗,评价两种疗法对间擦疹与臀部红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间擦疹: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5.24±2.77)d,对照组为(8.76±2.43)d,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d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臀部红斑:治疗组的平均疗程为(4.47±2.49)d,对照组为(8.34±2.98)d,P<0.001,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d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EBO对间擦疹及臀部红斑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卓培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对不同静脉穿刺法所致疼痛的比较

    目的:通过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提出静脉穿刺的改变进针角度方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病人的60次静脉穿刺随机分别采用三种静脉穿刺法(不同的进针角度)和传统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每组穿刺法分别间日使用20人次,分析比较病人的疼痛程度,三种穿刺方法疼痛感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变进针角度直接静脉穿刺法能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并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炎40例临床观察

    小儿口腔炎为新生儿、小儿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尤其在农村多见,由多种病原菌及病毒引起,常以球菌(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1].西医临床多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效果不明显.笔者近1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应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玉春;李中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及护理体会

    气管插管是对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常存在潜在的器官功能失调、内环境紊乱,插管伴随并发症常在所难免,同时插管导致的任何一个并发症皆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急诊科收治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插管后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术前评估、术者配合、术后护理,是减少风险和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同穿刺方法对强刺激性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与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关系.方法:以住院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采用三种不同的静脉给药方式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4%(21/25),B组发生率为51.5%(18/35),C组发生率25%(10/40).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作者:杨患娟;林丽珍;江水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观察与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卒中后致残率高,有效的药物护理对于保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茹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