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

孙长宏

关键词:
摘要:外伤性截瘫,是因外伤所致脊髓受损而出现的双下肢或者四肢功能障碍、感觉失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截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何在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同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护理工作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截瘫患者52例,经过精心护理,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管理与医院晋级的关系

    病案是临床实践的原始记录,它完整、客观、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在医院晋级过程中是必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我院晋级的实际情况,谈谈病案管理的一些经验.

    作者:刘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护理

    细菌性痢疾又称杆菌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夏秋季多发,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含有黏液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1].轻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重者伴有惊厥、循环衰竭.与饮食不洁有密切关系.多见于2~7岁小儿[1],本病起病急、发展快、传染性强,极易暴发流行,严重威胁小儿健康.

    作者:余开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88例弱视患儿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321眼弱视患儿采用综合治疗:①栽矫正眼镜;②遮盖健眼;③精细训练.结果: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93.33%、75.00%、52.83%.轻度的治愈率明显优于中、重度,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4~6岁组治愈率高.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其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其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有关.

    作者:刘丽霞;赵小梅;刘登忠;刘胜娥;郑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地肤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寻找地肤子与其混淆品的主要鉴别点,为基层医疗单位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上加以区别.结果:地肤子与藜、土荆芥、岗松、草木樨在放大镜下观察,其外形有较明显的区别,且功效不同.结论:上述4种混淆品不宜作地肤子使用,地肤子药材要以药典品为准.

    作者:谢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附28例分析)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结节征25例,另3例为片状;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9例,小空泡征12例,胸膜凹陷征18例,血管纠集征9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应作为首选.

    作者:邬红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

    外伤性截瘫,是因外伤所致脊髓受损而出现的双下肢或者四肢功能障碍、感觉失常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截瘫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何在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同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护理工作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截瘫患者52例,经过精心护理,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长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微波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比较多功能微波治疗仪与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按性别、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药物应用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原有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微波治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仪与药物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护士为患儿提供个性化全程护理,是提高疗效、促进痊愈的基础[1].

    作者:李素锦;陈瑞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基层综合性医院实施药学服务的几点思考

    药学服务是由美国Helper和strand教授在1990年正式定义命名的.药学服务就是通过提供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实施良好的药学服务,是当今对药师的新要求,是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一种合理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在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性医院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操作还存在不少困难.现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归纳起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蒋永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对不同静脉穿刺法所致疼痛的比较

    目的:通过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提出静脉穿刺的改变进针角度方法,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病人的60次静脉穿刺随机分别采用三种静脉穿刺法(不同的进针角度)和传统静脉穿刺法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每组穿刺法分别间日使用20人次,分析比较病人的疼痛程度,三种穿刺方法疼痛感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变进针角度直接静脉穿刺法能减轻病人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并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肠梗阻的术前术后护理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解决疾病的根本措施.我院自2005~2007年3年时间里共收治了21例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人.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梅茂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二联疗法与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32例,随机分成2个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二联疗法和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结束4w后复查胃镜和检测HP.结果:奥美拉唑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8.8%,HP根除率为94.44%,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HP根除率为88.89%.本资料属于分类资料,实验设计属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疗法均可作为抗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舒张型高血压50例疗效分析

    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对每个高血压病人来说不尽相同.近年来,在抗高血压治疗学上出现一个新的进展,即根据每个高血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降压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药个体化原则.它的选药主要是根据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心血管状态、有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来选择,还要根据药物的降压效果、可能的副作用、及能否预防或逆转心血管并发症来决定.

    作者:姜葆荣;杨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肠旋转不良合并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报道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有时能自行缓解,有时有恶心、呕吐,自认为有胃病,在我院行彩超检查,发现腹部有包块,考虑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有一男拳大小的包块,同时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妇产科先行卵巢肿瘤切除和子宫切除术,再请普外科医生上手术台,术中发现小肠肿瘤距屈氏韧带约20cm,小肠有旋转,同时发现回盲部位于右上腹部,合并肠旋转不良,术中先行小肠切除术,术中切除距肿瘤上下约10cm的肠管,切除后,再行肠旋转不良矫治术,术中充分游离回盲部系膜,将十二指肠表面的纤维索充分松解,松解后结肠位于左侧腹部,小肠位于右侧腹部,小肠已无旋转,术中同时将阑尾切除.

    作者:尹丽;陈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外用0.5%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体会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少数患者会因治疗不彻底而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病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笔者2007年1月~2007年10月对10例该病患者进行局部外涂0.5%碘伏溶液治疗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五法

    急性肾盂肾炎,又名急性上尿路感染,是指肾脏及肾盂的炎症,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以育龄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激惹症状和腰钝痛或酸痛或肾区叩击痛,或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尿检白细胞增多和有白细胞管型、细菌检查阳性等.本病诱发因素较多,以下阴不洁、饮食不节、诸疮肿疡、情志抑郁或恼怒为主,属于中医淋症、腰痛、发热等病症范畴.分别采用5种不同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董敏阶;高建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利用孕产妇信息月报制度推进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法.方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执行村医例会制度,使用孕产妇信息动态平台,实行孕产妇重要信息的逐级月报制度,加强孕产妇信息质量控制,对市、县级孕产妇信息进行月报分析和情况反馈.结果:孕产妇保健服务得到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孕产妇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孕产妇信息逐级月报制度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辖区孕产妇动态情况.

    作者:吴方银;郑鸿;唐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特殊心梗的临床观察

    特殊心梗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它就是右室梗塞,属于急救中心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以胸闷、胸痛不能缓解、大汗淋漓、心悸、低血压、休克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10例急诊病人进行心电图(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均证实为急性右室梗塞.

    作者:刘新春;齐亚伟;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及护理体会

    气管插管是对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点.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常存在潜在的器官功能失调、内环境紊乱,插管伴随并发症常在所难免,同时插管导致的任何一个并发症皆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急诊科收治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及插管后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术前评估、术者配合、术后护理,是减少风险和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孙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效果比较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镇痛效果、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在感觉阻滞消退至S1-2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布比卡因同样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赵静;董萍;吕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纯度高、红细胞及白细胞污染少等优点,正在广泛用于临床.但机采血小板与采全血相比为循环采集,费时较长,容易发生一些献血反应[1].因此,做好整个机采过程中献血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现就如何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护理的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雪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