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梗阻的术前术后护理

梅茂

关键词:
摘要: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解决疾病的根本措施.我院自2005~2007年3年时间里共收治了21例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人.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年龄段儿童个性差别极大,心理特点各不相同,患病住院对儿童可以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对住院及留观的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按照不同的年龄加以分析和叙述.

    作者:付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58例中老年胸外手术麻醉的临床比较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胸外科手术时对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外科手术中老年患者58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3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8),比较术后苏醒时间和镇痛效果,并测定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S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R组,但镇痛时间长于R组,S组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较小.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胸外手术中,苏醒较快,但镇痛效果维持时间长,体内应激性物质产生较少.

    作者:柏明荣;朱勤;覃文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舒血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观察与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常见,卒中后致残率高,有效的药物护理对于保证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茹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维护

    护士职业压力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护士职业压力主要有:工作量压力,专业性压力,护理技术要求压力,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造成护士压力等.护士心理健康维护:一是通过合理认知、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幽默、升华、松弛等自我减压进行自我调适.二是管理者给予护士充分的关怀,如增加护士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减轻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的压力;给护士提供深造的机会,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护士在社会和医院地位等来减轻护士职业压力,维护护士心理健康.

    作者:周爱华;刘英姿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的镜下特点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8例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与病理组织学等级和浸润性生长方式有关.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复发与病理形态改变、乳腺的解剖结构及所用术式有关.

    作者:丁素玲;高魁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简述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之一,由于检验的对象是可能具有感染物质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些带有不同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很有可能造成自身感染甚至交叉感染,并导致病人的医源性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谢炳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

    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80例并发慢性鼻窦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在鼻内镜下用Xomed电动吸切器切除腺样体,术后观察患儿鼻窦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患儿鼻塞、流脓鼻涕、头痛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对治疗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伟鹏;吴世安;易红;吴润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88例弱视患儿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321眼弱视患儿采用综合治疗:①栽矫正眼镜;②遮盖健眼;③精细训练.结果: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轻度、中度、重度弱视的治愈率分别为93.33%、75.00%、52.83%.轻度的治愈率明显优于中、重度,P<0.01.屈光不正性弱视、4~6岁组治愈率高.结论:综合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其综合治疗的疗效与其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有关.

    作者:刘丽霞;赵小梅;刘登忠;刘胜娥;郑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地肤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目的:寻找地肤子与其混淆品的主要鉴别点,为基层医疗单位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上加以区别.结果:地肤子与藜、土荆芥、岗松、草木樨在放大镜下观察,其外形有较明显的区别,且功效不同.结论:上述4种混淆品不宜作地肤子使用,地肤子药材要以药典品为准.

    作者:谢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两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排石汤(金钱草、瞿麦、车前子、篇蓄、鸡内金、通草、石韦、滑石、海金砂、三棱、莪术、枳壳、大黄等)并对6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治愈3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排石快者3d,10d以内排石者39例,20d以内排石者10例,30d以内排石者8例,总排石率达91.9%.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

    作者:赵乐天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利多卡因治疗小脑梗死所致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小脑梗死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脑梗死并眩晕症状病例44例,利多卡因治疗组22例,苯海拉明治疗组22例,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作为小脑梗死等中枢性前庭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作者:林松;王志艺;李志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诊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相关调查

    目的:对急诊室护理的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相关调查,为职业危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急诊室32名护士进行调查,频数分布法描述调查结果.结果:急诊室护理人员对危害因素有较好的认识,尤其对摄片致电离辐射伤、病人及家属秽语暴力致生理心理损害认识深刻,但对长期站立致下肢静脉曲张及病人体液、分泌及排泄物的传染性等方面认识不足;职业性危害因素在每位急诊室的护理人员都有发生,主要是集中在有接触但还没有致病,已经致病的主要是消毒剂致皮炎、超负荷工作致病及秽语暴力致生理心理损害等方面;护理人员对自身防护都比较注意,但无所谓者也占到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对于长期站立致下肢静脉曲张及负重伤致脊柱腰椎关节扭伤很多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相关分析显示职业性危害因素来源的认知程度(F=5.32,P=0.027)、受侵情况(F=4.98,P=0.034)、防护情况(F=9.86,P=0.007)都和工龄有关.结论:急诊室护理工作存在很多职业性危害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比较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二联疗法与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患者32例,随机分成2个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二联疗法和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结束4w后复查胃镜和检测HP.结果:奥美拉唑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8.8%,HP根除率为94.44%,胶体果胶铋二联疗法治疗组治愈率为83.33%,HP根除率为88.89%.本资料属于分类资料,实验设计属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上疗法均可作为抗HP感染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5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结果:55例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38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有7例月经改变为稀少,并出现轻度潮热症状.5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不规则子宫出血均未再复发,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下降.结论:米非司酮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吕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与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在深圳市宝安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19名孕中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0.8%为重度抑郁;7.0%为中度抑郁,22.9%为轻度抑郁;客观支持是产前抑郁主要的保护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事件的刺激,有助于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筑玉;孙静;李建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产科护理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亦越显突出.本文在剖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

    作者:郝永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和不孕不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两者间存在着互动性的循环促进和制约机制.一方面,不孕不育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患者极易发生心理失衡等不良现象,尤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情感波动幅度大;另一方面,消极或乐观开朗的心理反应,会抑制或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逐渐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作者:郝凤瑞;梁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9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上报的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ADR引起器官系统的损害等方面统计分析.结果:192例ADR中男性少于女性;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高;以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居首.结论:加强ADR的检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尉;田桂珍;雷玉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1987年1月起,我们应用各种皮瓣对79例病人、83个部位不同的创面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结果: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功能基本恢复,色泽均匀,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但有些皮瓣术后显得臃肿.结论:应用皮瓣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维汉;张跃云;卢世魁;罗大光;张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