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必泰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张光兵;杨国云;刘永康

关键词:脂必泰, 高脂血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脂必泰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对5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脂必泰治疗4w.结果:4w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降低23.8%、29.5%,P<0.01),血三酰甘油(triglyceide,TG)也显著降低(平均降低27.1%,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iipoproten-cholesterol,HDL-C)明显上升(平均升高23.6%.P<0.01).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肾功及肌酸激酶无显著变化.结论:脂必泰对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病170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住院的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患者共170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50例,女20例;年龄25~86岁,平均45.5岁;其中酒精性肝炎98例;酒精性脂肪肝72例.

    作者:周红霞;李丙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通天达地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54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少数青春期及青春后期男性患者可合并睾丸炎,目前西药对本病无特效治疗,现将我们运用通天达地汤治疗的54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张祝好;吴兆怀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5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结果:55例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38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有7例月经改变为稀少,并出现轻度潮热症状.5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不规则子宫出血均未再复发,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下降.结论:米非司酮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吕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医学院校实习生的教育及管理

    临床实习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后一个重要环节,医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尝试把所学书本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终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除了学生个人要积极实践,多观察、勤练习、善思考以外,作为教学和管理部门的医院,也要主动的对实习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管理,促成这种转变和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作者:于学文;张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冰冻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冰冻机采血小板的疗效.方法:对25例急性出血患者和25例预防性输注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检测预防性输注患者输注前、后1h和24h的血小板数,计算CCI.检测急性出血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后1h的出血时间,并与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50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冰冻组1h CCI大于10有22例,有效率为88%;新鲜组1h大于10有23例,有效率为9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冰冻组24h CCI大于4.5有13例,有效率为52%;新鲜组24h CCI大于4.5为22例,有效率为8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性急性出血患者输注前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注1h后冰冻血小板输注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短于新鲜血小板输注组(P<0.05).结论:冰冻血小板治疗急性出血疗效显著,但预防性输注远期效果不佳.

    作者:郭晓辉;贾秋爽;阎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五法

    急性肾盂肾炎,又名急性上尿路感染,是指肾脏及肾盂的炎症,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但以育龄妇女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激惹症状和腰钝痛或酸痛或肾区叩击痛,或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尿检白细胞增多和有白细胞管型、细菌检查阳性等.本病诱发因素较多,以下阴不洁、饮食不节、诸疮肿疡、情志抑郁或恼怒为主,属于中医淋症、腰痛、发热等病症范畴.分别采用5种不同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董敏阶;高建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170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间收治的甲状腺癌170例临床病理资料,复查病理切片并对79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标记随访.结果:男女发病之比为1:3,患病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乳头状癌146例,占86%,滤泡癌10例,占5.8%,髓样癌7例,占4.1%,未分化癌6例,占3.5%,恶性淋巴瘤1例,占0.6%.滤泡性癌TG阳性率100%,髓样癌CEA阳性率87.5%.146例乳头状癌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行腺叶切除者65例,复发13例,死亡2例,腺叶切除加单侧颈淋巴结清扫者34例,复发1例,腺叶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者9例均健在.手术无法切除5例,死亡1例,结论:乳头状癌分化好,尽管淋巴结有转移,但预后良好,重视其临床特点、结合一定的辅助检查可及早帮助诊断,选择合理术式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田希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与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在深圳市宝安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19名孕中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0.8%为重度抑郁;7.0%为中度抑郁,22.9%为轻度抑郁;客观支持是产前抑郁主要的保护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事件的刺激,有助于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筑玉;孙静;李建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乳癖饮治疗妇女乳腺增生180例

    运用自拟乳癖饮,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活血行滞,消癖散结,治疗妇女乳腺增生180例,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刘淑芹;吴国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23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诊断、治疗及护理体会,减少院内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在我院产科1年来3100例分娩情况回顾分析显示:共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23例,发生率为7.19%.结果:有效减少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院内子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则,加强临床观察和心理护理及保健指导,适时终止妊娠,预防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道华;熊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两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利用孕产妇信息月报制度推进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

    目的:探讨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法.方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执行村医例会制度,使用孕产妇信息动态平台,实行孕产妇重要信息的逐级月报制度,加强孕产妇信息质量控制,对市、县级孕产妇信息进行月报分析和情况反馈.结果:孕产妇保健服务得到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孕产妇信息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孕产妇信息逐级月报制度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辖区孕产妇动态情况.

    作者:吴方银;郑鸿;唐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56例体会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的治疗方法仍是以经腹全子宫切除为主.经典式子宫全切术切除了子宫宫颈及宫旁韧带造成患者盆底松弛和影响性生活质量,现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无上述缺点,效果良好,见报告如下:

    作者:王七元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丁螺环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选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和多虑平组,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HAM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性差异,丁螺环酮组低于多虑平组(P<0.05).结论:丁螺环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但丁螺环酮副反应少,且程度低,可作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李晶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所收治的10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3岁,有人流史69例、占69%,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52例、占52%.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适当的指导方法,及时、科学地给予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反应,改变了他们消极的心态,使之能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心理障碍,对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梁敏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各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取同期1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结果: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贪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应降低,治疗IDA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合理调整.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IMT)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冠心病老年患者测定血清Hcy水平,并同时做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总动脉IMT有无增厚作为分组标准.其中颈总动脉IMT增厚组48例,非增厚组24例,两组进行性别、年龄、Hey、TC、TG、LDL、HDL、高血压病患病率、2型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并对颈总动脉IMT增厚组中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颈总动脉IMT增厚组血清Hcy水平、TC水平、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非IMT增厚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自变量Hcy及LDL对颈动脉IMT增厚有显著影响,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Hcy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作者:赵娅;张书富;徐患芬;杜月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炎40例临床观察

    小儿口腔炎为新生儿、小儿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尤其在农村多见,由多种病原菌及病毒引起,常以球菌(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1].西医临床多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效果不明显.笔者近1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应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玉春;李中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肝素对76例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治疗分析

    糖尿病病史长,可合并高黏血症、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一系列合并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本组采用肝素治疗76例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病人,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珍;杜洪斌;王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