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娅;张书富;徐患芬;杜月芳
目的:建立了可测定血清中与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γ-谷氨酰转移酶(LDL-VLDL-GGT)活性的免疫沉淀法,探讨其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抗载脂蛋白B抗体为沉淀荆,沉淀血清中的LDL-VLDL-GGT并测定其活性.结果:血清LDL-VLDL-GGT对肝癌的诊断度高达88.9%,对于肝癌与肝硬化、肝癌与慢性肝炎之间的鉴别诊断特异性分别是76.3%和69.7%.结果:建立的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LDL-VLDL-GGT活性对鉴别肝癌与其他肝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天江;李玉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对200例输液配药各环节进行跟踪,归类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使输液配药更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以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
作者:纪霞;李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对牙列各部位都有天然牙缺失的病人,先治疗改善余留的龋坏牙及残根,松动牙先行洁治,牙周上药,再按常规修复全牙列烤瓷桥,经1~5年临床随访,病人口腔状况良好,咀嚼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何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其优点是减轻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护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杜新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瞳孔的形状变化.方法:对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瞳孔形状进行观察.其中壳核出血46例,丘脑出血20例,脑桥出血10例,脑叶出血5例,小脑出血3例,尾状核头部出血2例.结果:本组86例脑出血患者,有12例出现瞳孔形状改变,边缘呈锯齿形、卵圆形、不规则形、梭角形等变化,12例中有10例死亡;余74例瞳孔形状仍呈圆形.结论:本组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大多数(74例,占全部病例86%)瞳孔形状呈圆形、规整;少数病例(12例,占全部病例14%)的瞳孔形状出现变化.瞳孔形状出现变化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瞳孔形状圆形无变化者.
作者:段伟;罗德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报告50例红斑狼疮(SLE 42例,DLE 8例)唇腺临床病理资料.唇腺损害发生率为69%,病程早期即可检出,其发生率低于皮疹、关节痛、腮腺造影,高于其他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口干症状平行.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制作水平.方法:对110副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全口义齿制作的关键步骤和特点.结果:本文110副全口义齿均固位好、咬合平衡、能很好地恢复无牙患者的咀嚼功能;108例患者可正确恢复患者缺牙前的面容,107例患者自觉戴用1~2d后发音正常,余3例患者因对发音要求较高,自觉1w后发音正常.103例患者组织疼痛部位少而轻,经1次复诊调改后可正常使用,其余7例患者经2~3次复诊调改后正常使用.结论:精确的印模、正确的颌位记录、准确的排牙以及正确的基托磨光面外形是做好全口义齿的关键.
作者:沙伟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Luna C18(250mm×4.6mm,5u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0.1)-乙腈(87:13),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ug.结果:甲磺酸培氟沙星在4~40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5%(n=6),RSD=0.44%.结论:本方法测定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吴秀英;李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242)等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3例胰腺癌患者以及20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值.结果:胰腺癌CEA、CA19-9、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2%、65.6%、40.1%,均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CEA、CA19-9、CA24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9.4%.结论:肿瘤标志物的有效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疗效的观察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叶刚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所收治的10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3岁,有人流史69例、占69%,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52例、占52%.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防治方法,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9例前置胎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前置胎盘中妊娠次数2~6次者45例,占91.8%,经产妇36例,占73.46%,有多次人流、引产史、剖宫产史者31例,占63.26%.B超对前置胎盘的检出率为95.92%,愈接近中央性前置胎盘其出血发生愈早愈严重,期待治疗24例,平均延长孕龄19d,剖宫产41例,占83.67%.结论:前置胎盘与多产、多次刮宫、引产关系密切.期待治疗及适时剖宫产术既延长孕周又减少母儿并发症,可避免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已成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唐患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为了解宝安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科普知识的来源及上网学习和咨询的需求现况、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全区0~7岁在册儿童2500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有电话的家长进行电话匿名调查.结果:在被抽查的我区在册儿童家长中,有电话者占26.2%,应答率12.0%.在301位应答者中,很少和从来没有接触过疫苗接种知识者超过60%.宣传单、宣传栏、医务人员告知、听其他人说等传统模式比例超过70%.选择上网学习和咨询来解决疫苗接种疑难问题者共占8.9%.在上网学习科普知识和上网咨询疑难问题的儿童家长中,首选网站的类型均为单位网站,其次是其他网站,而科普网站所占比例均为少.在愿意和不愿意上网学习计划免疫科普知识的人中,教育程度的构成情况是不同的(X2>=10.664,P=0.031);家庭月收入的构成情况是不同的(X2>=9.779,P=0.021).在愿意和不愿意上网咨询疫苗接种疑难问题的人中,家庭月收入的构成情况是不同的(X2>=9.524,P=0.023).结论:宝安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科普知识的来源途径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儿童家长上网学习科普知识和上网咨询疑难问题首选网站的类型均为疾控机构的单位网站;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儿童家长愿意上网学习计划免疫科普知识的因素;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儿童家长愿意上网咨询疫苗接种疑难问题的因素.
作者:刘清香;李苑;叶发忠;叶海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d的时期);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是完成从以纯乳类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也是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断乳和其他食物的添加需在幼儿早期完成.
作者:夏芸;杨军;赵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时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病人的生理性干扰.方法:择期妇科手术病人40例,硬膜外麻醉时A组(20例)用0.5%罗哌卡因,B组(20例)用0.5%布比卡因.观察麻醉手术期间病人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同时观察心电图、镇痛、肌松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心电图(P-R、QRS波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麻醉镇痛、肌松效果两组间无差异.结论:硬膜外麻醉时,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病人的生理性干扰有显著差异.
作者:张仕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产房作为分娩的场所,对空气消毒的要求相对较高,为有效的改善产房的微小气候,避免因消毒不严格或消毒方法不当而造成产时或产后的感染,近1年来我科将空气净化消毒应用于产房,意在寻求一种适用于产房的佳消毒方法.
作者:马爱玲;叶娟;侯玲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小儿口腔炎为新生儿、小儿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尤其在农村多见,由多种病原菌及病毒引起,常以球菌(包括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1].西医临床多给予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效果不明显.笔者近10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应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玉春;李中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围绕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以就业教育为平台,以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框架.
作者:孔帆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ischemic necrossis of the femord head)是由不同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髋部疾病.我科自2002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4例,其中6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率11.1%,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大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88例中38例显效、3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5.2%.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较好,副作用小,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1816例剖宫产及181例围生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10.72%、12.05%、13.61%、17.38%、18.63%、16.44%.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40.75/万、148.22/万、164.63/万、148.49/万140.49/万、151.46/万,6年间剖宫产指征一直以难产为第一位,社会因素为后一位.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围生儿死亡率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