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刚强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少数患者会因治疗不彻底而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病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笔者2007年1月~2007年10月对10例该病患者进行局部外涂0.5%碘伏溶液治疗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d的时期);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极其迅速的时期,是完成从以纯乳类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也是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断乳和其他食物的添加需在幼儿早期完成.
作者:夏芸;杨军;赵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做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减少献血者的痛苦.方法:本文对献血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结论:只有做好预防、宣传、观察工作,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才能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彩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选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和多虑平组,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HAM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性差异,丁螺环酮组低于多虑平组(P<0.05).结论:丁螺环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但丁螺环酮副反应少,且程度低,可作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李晶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与部分刺激性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关系.方法:以住院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头皮钢针穿刺外周静脉;B组,使用静脉留置针;C组,使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观察采用三种不同的静脉给药方式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4%(21/25),B组发生率为51.5%(18/35),C组发生率25%(10/40).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作为刺激性化疗药物的首选穿刺方法.不宜使用PICC的患者,可以用静脉留置针.
作者:杨患娟;林丽珍;江水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报告50例红斑狼疮(SLE 42例,DLE 8例)唇腺临床病理资料.唇腺损害发生率为69%,病程早期即可检出,其发生率低于皮疹、关节痛、腮腺造影,高于其他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口干症状平行.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两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调查盘锦市区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各项指标.方法:盘锦市区新近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和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接受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结果:初诊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等各维度评分和PS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盘锦市区初诊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明显偏低.
作者:董晓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多发性骨折是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有效护理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们对5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表现为意外、突然、缺乏心理准备.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护士的语言行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保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作者:张新萍;买力言木·木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之一,由于检验的对象是可能具有感染物质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些带有不同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很有可能造成自身感染甚至交叉感染,并导致病人的医源性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作者:谢炳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了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赵梅;杨京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及其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中药主要包括开郁清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
作者:李秀玲;赵洪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为了探讨通心络胶囊的疗效,我们用该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0例冠心病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50~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赵文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余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有时能自行缓解,有时有恶心、呕吐,自认为有胃病,在我院行彩超检查,发现腹部有包块,考虑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在我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有一男拳大小的包块,同时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妇产科先行卵巢肿瘤切除和子宫切除术,再请普外科医生上手术台,术中发现小肠肿瘤距屈氏韧带约20cm,小肠有旋转,同时发现回盲部位于右上腹部,合并肠旋转不良,术中先行小肠切除术,术中切除距肿瘤上下约10cm的肠管,切除后,再行肠旋转不良矫治术,术中充分游离回盲部系膜,将十二指肠表面的纤维索充分松解,松解后结肠位于左侧腹部,小肠位于右侧腹部,小肠已无旋转,术中同时将阑尾切除.
作者:尹丽;陈林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糖尿病病史长,可合并高黏血症、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一系列合并症,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本组采用肝素治疗76例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病人,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珍;杜洪斌;王红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效果较好,但术后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感染等并发症.我科2003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复方苦参洗剂治疗尖锐湿疣激光术后并发症10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霞;贺立波;宋凤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一般认为肺结核空洞痰菌阳性率较高,但也有部分结核空洞痰菌阴性(以下简称无菌空洞).结核空洞为什么痰菌阴性?研究其原因如何,国内缺乏专文报道.现将我院3年来临床资料完整400例无菌空洞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艳霞;康莹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更适合于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封闭压力组采用气囊小封闭压力,定时放气组采用传统方法:气囊放气-充气1次/4h,并对潮气量、SaO2、PEEP和并发症如痰阻、刺激性咳嗽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小封闭压力组在维持潮气量和SaO2稳定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5),维持PEEP值和减少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05),痰阻发生率低于定时放气组(P<0.05),采用气囊小封闭压力无1例气管黏膜损伤.结论:使用气囊小封闭压力管理人工气道气囊,有利于机械通气治疗顺利进行,减少病人不适,保障护理安全,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梁敏玲;冼永浩;麦银英;何玉冰;何德辉;何少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3.3%、90.0%,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58.3%、56.7%,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流变异常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未见明显副作用,有利于长期服用.
作者:冯立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