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武
1 定义肥胖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肥胖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并影响个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良社会后果.95%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6].
作者:黄永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346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分别记录相关资料.结果: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共61例(17.63%),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0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36.07%),其次是尿路感染(27.87%);年龄越大、意识障碍程度越重、住院天数越长、进行导尿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越易出现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是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等.患者一旦出现医院感染,其预后较差.
作者:宋丽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例1,男,24岁,主因被高压电击中意识丧失约10min人院.患者大约10min前不慎被220V高压电击中,当时即出现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目击者一边行口对1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忙拨打120,120急救人员5min赶到现场,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接入医院急诊科,人院时查体:呼吸停止,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立即施行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900C型呼吸机纯氧正压辅助呼吸,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作者:曾庆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老年胆系疾病患者临床常见,我们对100例老年胆系疾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胆系疾病老年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龄60~79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8例、胆囊炎、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5例,胆囊炎伴胆囊息肉7例.以腹痛为主80例(80%)、腹痛伴发热7例(7%),腹痛、发热、黄疸同时出现5例(5%),无明显症状、体检发现胆囊结石、胆囊息肉8例(8%).
作者:张广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对所收治的10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3岁,有人流史69例、占69%,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52例、占52%.
作者:黄文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5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中出现胎盘早剥3例,严重腹水5例,脑水肿2例,产后出血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孕产妇治愈24例,死亡1例,死亡率4%;25例围产儿中存活20例,死亡5例,死亡率20%.结论: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提高母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黄国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药学服务是由美国Helper和strand教授在1990年正式定义命名的.药学服务就是通过提供直接的、有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实施良好的药学服务,是当今对药师的新要求,是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一种合理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在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综合性医院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操作还存在不少困难.现就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归纳起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蒋永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与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在深圳市宝安区孕妇学校学习的619名孕中晚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0.8%为重度抑郁;7.0%为中度抑郁,22.9%为轻度抑郁;客观支持是产前抑郁主要的保护因素,而负性生活事件则是其危险因素.结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减少生活事件的刺激,有助于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作者:刘筑玉;孙静;李建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因发现腹部包块40d,左下腹疼痛3d,阵发性加剧1d,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而急诊入院.患者于4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常感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伴发热,服用抗生素可缓解.近日来,自觉左下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伴有恶心、呕吐、尿急、尿痛.
作者:邹翠芳;王丽静;赵秀萍;时淑兰;赛明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后,肺泡、气管和支气管内黏膜分泌作用增强,过多的黏液、血浆液及脓液积蓄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引起肺炎、肺不张、肺脓疡等不良后果.
作者:姚宗敬;马剑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治疗小脑梗死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脑梗死并眩晕症状病例44例,利多卡因治疗组22例,苯海拉明治疗组22例,将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作为小脑梗死等中枢性前庭性眩晕的有效药物.
作者:林松;王志艺;李志亮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242)等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3例胰腺癌患者以及20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值.结果:胰腺癌CEA、CA19-9、CA24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2%、65.6%、40.1%,均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CEA、CA19-9、CA24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9.4%.结论:肿瘤标志物的有效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疗效的观察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叶刚强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全麻术后患者的疼痛与舒适状况.方法:通过对79例全麻术后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疼痛的发生,以及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舒适状况逐渐提高的程度.结果:79例术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疼痛较多,胸外科术后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患者,疼痛较重,舒适度较差.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术后患者适当放宽陪伴制度,多关注术后患者疼痛和疲劳等不适,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邵淑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简便、经济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之一.但接种疫苗具有获得效益和存在风险的双重性,尽管疫苗接种比较安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尤其是接种事故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就会给受种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计免人员要严把疫苗接种的各个环节,避免接种事故发生.本文就接种事故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夏峰;殷淑君;齐秀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对痹证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痹证病人,随机治疗组为22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加用壮医药线点灸,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法可有效地减轻痹证疼痛.
作者:黄荣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本文报告50例红斑狼疮(SLE 42例,DLE 8例)唇腺临床病理资料.唇腺损害发生率为69%,病程早期即可检出,其发生率低于皮疹、关节痛、腮腺造影,高于其他症状、实验室指标,与口干症状平行.
作者:张清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色氨酸羟化酶(TPH)和单胺氧化酶A(MAO-A)的影响.方法:对抑郁模型大鼠进行睡眠剥夺,应用旷场实验观察大鼠实验前后自主行为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大脑中脑、海马、下丘脑和前额叶四个部位的MAO-A的活性和11PH.结果:抑郁模型大鼠经过睡眠剥夺后自主行为显著增加,睡眠剥夺后大鼠海马、中脑、下丘脑和额叶的TPH显著升高,大鼠海马MAO-A活性显著增加.结论: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色氨酸羟化酶和单胺氧化酶A有关.
作者:金叶华;李丽所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荆量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联合使用小剂量沙利度胺、甲氨蝶呤、强的松治疗SLE患者的皮肤黏膜损害,观察加用沙利度胺3月后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1例因皮疹增加并有瘙瘁,考虑药物过敏而退出,22例顺利完成治疗.其皮肤黏膜损害在治疗3月后完全缓解的有18例(81.8%),部分缓解4例(18.2%).所有病人的病情活动度均下降,SLE DAI计分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副作用为过敏、胃肠道反应、乏力等.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与甲氨蝶呤、强的松联合使用治疗SLE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明显,副作用较小.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特殊心梗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它就是右室梗塞,属于急救中心内科的一种急危重症,以胸闷、胸痛不能缓解、大汗淋漓、心悸、低血压、休克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们对10例急诊病人进行心电图(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均证实为急性右室梗塞.
作者:刘新春;齐亚伟;李丽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1816例剖宫产及181例围生儿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10.72%、12.05%、13.61%、17.38%、18.63%、16.44%.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40.75/万、148.22/万、164.63/万、148.49/万140.49/万、151.46/万,6年间剖宫产指征一直以难产为第一位,社会因素为后一位.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围生儿死亡率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