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的临床观察

胡学军

关键词:红斑狼疮, 沙利度胺, 疗效, 副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荆量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联合使用小剂量沙利度胺、甲氨蝶呤、强的松治疗SLE患者的皮肤黏膜损害,观察加用沙利度胺3月后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1例因皮疹增加并有瘙瘁,考虑药物过敏而退出,22例顺利完成治疗.其皮肤黏膜损害在治疗3月后完全缓解的有18例(81.8%),部分缓解4例(18.2%).所有病人的病情活动度均下降,SLE DAI计分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下降(P<0.05).副作用为过敏、胃肠道反应、乏力等.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与甲氨蝶呤、强的松联合使用治疗SLE皮肤黏膜损害的疗效明显,副作用较小.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丁螺环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选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和多虑平组,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HAM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HAM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性差异,丁螺环酮组低于多虑平组(P<0.05).结论:丁螺环酮与多虑平治疗焦虑症疗效相当,但丁螺环酮副反应少,且程度低,可作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李晶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蒙脱石散与甲氧氯普胺预防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蒙脱石散、甲氧氯普胺)预防阿奇霉素副作用发生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蒙脱石散组60例,甲氧氯普胺组60例,分别在常规静滴阿奇霉素前口服蒙脱石散及甲氧氯普胺,观察两组主要胃肠道副作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无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甲氧氯普胺有锥体外系症状.结论:蒙脱石散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静滴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冯海淑;吴大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迪散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迪散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我门诊牙本质过敏患牙100颗,用迪散脱敏荆进行治疗.结果:半年有效率90%、1年有效率76%、2年有效率61%.结论:迪散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安全有效.

    作者:修殴芳;李岩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将就业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实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围绕就业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要以就业教育为平台,以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框架.

    作者:孔帆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外用0.5%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体会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较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少数患者会因治疗不彻底而发生急性肾炎或风湿病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笔者2007年1月~2007年10月对10例该病患者进行局部外涂0.5%碘伏溶液治疗观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做好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减少献血者的痛苦.方法:本文对献血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结论:只有做好预防、宣传、观察工作,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才能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作者:王彩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与全血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各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采取同期16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结果:24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全血标本显示铜、锌、钙等微量元素均降低,而铅、镉等元素贪量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应降低,治疗IDA应注意相关微量元素水平的合理调整.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肠梗阻的术前术后护理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解决疾病的根本措施.我院自2005~2007年3年时间里共收治了21例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病人.结果: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梅茂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人工气道采用小封闭压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更适合于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小封闭压力组采用气囊小封闭压力,定时放气组采用传统方法:气囊放气-充气1次/4h,并对潮气量、SaO2、PEEP和并发症如痰阻、刺激性咳嗽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小封闭压力组在维持潮气量和SaO2稳定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5),维持PEEP值和减少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优于定时放气组(P<0.005),痰阻发生率低于定时放气组(P<0.05),采用气囊小封闭压力无1例气管黏膜损伤.结论:使用气囊小封闭压力管理人工气道气囊,有利于机械通气治疗顺利进行,减少病人不适,保障护理安全,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梁敏玲;冼永浩;麦银英;何玉冰;何德辉;何少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7~11岁正常儿童脑电α波形与智力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脑电图α波形特点与其智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对209例7~11岁正常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及智力测量.采用SPSS 11.0软件系统对比分析α波波形规则程度与IQ总分、言语、操作大项目得分、分项得分之间关系.总结α波波形特点与智力之间的关系.结果:α波规则程度与IQ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成正相关;α波规则程度与IQ言语、操作得分及分项目得分均无明显相关差异.结论:α渡规则程度反映儿童大脑发育成熟程度,与智力有明显相关性,但只反映大脑整体的成熟,与具体脑功能发育无关.

    作者:庞启明;李雁翎;张宝华;孟宪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44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乳汁与血清HBV-DNA的检测及分析

    我国属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高发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母婴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染途径.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者,仅5%~10%发展为慢性,而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期感染者,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为慢性感染[1].母乳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途径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产妇能否母乳喂养是孕产妇和医务工作者均关注问题,也尚无确定的依据.

    作者:杨金枝;富新伟;王彦君;赵静媛;方翠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5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性激素.结果:55例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暂时性闭经,有38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有7例月经改变为稀少,并出现轻度潮热症状.5例患者恢复正常月经.不规则子宫出血均未再复发,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雌激素、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下降.结论:米非司酮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吕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适当的指导方法,及时、科学地给予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反应,改变了他们消极的心态,使之能做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心理障碍,对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促进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梁敏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剖宫手术后的临床及心理护理

    为保证母婴安全,很多的孕妇选择剖宫产来结束分娩,而剖宫产的产妇,由于体力的消耗,加上手术中的失血失液,术后禁食,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秀萍;邹翠芳;吕爱民;姚丽萍;刘春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盘锦地区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调查

    目的:调查盘锦市区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各项指标.方法:盘锦市区新近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和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接受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结果:初诊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等各维度评分和PS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盘锦市区初诊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评分明显偏低.

    作者:董晓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效果比较

    等比重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CESA的镇痛效果、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在感觉阻滞消退至S1-2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等比重布比卡因同样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赵静;董萍;吕萍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小儿腹泻病伴惊厥并发非肝炎病毒性肝损害80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伴惊厥非肝炎病毒感染并发的一过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80例腹泻病伴惊厥患儿进行分析.结果:腹泻病伴惊厥的患儿有74%并发肝损害,轻度肝损害53例;中、重度肝损害6例.结论:腹泻病伴惊厥的患儿可并发肝功能的一过性损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何昀;范联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瓣在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自1987年1月起,我们应用各种皮瓣对79例病人、83个部位不同的创面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结果: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功能基本恢复,色泽均匀,质地柔软,无色素沉着.但有些皮瓣术后显得臃肿.结论:应用皮瓣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维汉;张跃云;卢世魁;罗大光;张彦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第二产程剖宫产1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两年188例急诊头位第二产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组,同期188例急诊非第二产程剖宫产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指征、剖宫产相关因素及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差异,比较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组)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组羊水粪染率高,胎儿体重偏大,新生儿窒息率高,随着第二产程时间的延长,母婴并发症增加,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危害大,尽可能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成功救治院前猝死患者2例分析

    1 病例介绍例1,男,24岁,主因被高压电击中意识丧失约10min人院.患者大约10min前不慎被220V高压电击中,当时即出现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目击者一边行口对13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急忙拨打120,120急救人员5min赶到现场,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接入医院急诊科,人院时查体:呼吸停止,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心电图提示心室颤动,立即施行高级生命支持,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900C型呼吸机纯氧正压辅助呼吸,静脉应用肾上腺素.

    作者:曾庆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