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平衡记分卡原理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艳;张建男

关键词:绩效管理, 平衡记分卡, 关键业绩指标, 德尔菲法, 护理单元
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方法以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 card,BSC)为指导思想,运用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建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体系,采用2轮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和权重占比。结果护理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有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个人成长维度4个一级指标考评,包括有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财务维度占60%、顾客维度占10%、内部流程维度占20%、个人成长维度占10%。结论基于平衡记分卡原理建立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提供有效依据。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编辑部订购)只接收银行账号汇款,不接收邮局地址汇款,请各位读者、作者务必按以下要求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汇款。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食谱库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食谱库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化疗的肿瘤患者16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食谱举例的方式进行饮食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饮食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满意率和饮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率和饮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期间观察组饮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良好率高。结论食谱举例方式在肿瘤化疗患者的饮食教育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亦素;李霞;林海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患者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在专科护士及医师的指导下实施基本相同内容的健康教育6个月,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机随访;两组患者均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骨质疏松认知水平的评价及比较;并且在健康教育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健康教育6个月后骨质疏松认知水平分别为(18.30±2.81)分、(16.36±2.58)分,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骨质疏松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戒烟戒酒及按时复诊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并且目前微信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推广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作者:李若和;周建丽;许兵;顾叶春;计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平衡记分卡原理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方法以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 card,BSC)为指导思想,运用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建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体系,采用2轮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和权重占比。结果护理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有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个人成长维度4个一级指标考评,包括有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财务维度占60%、顾客维度占10%、内部流程维度占20%、个人成长维度占10%。结论基于平衡记分卡原理建立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王艳;张建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部分导丝外撤联合按压颈内静脉减少PICC导管异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丝外撤5 cm联合按压颈内静脉在PICC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置入PICC患者25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2013年9-12月置入PICC患者126例为对照组,2014年1-4月置入PICC患者12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操作送管法,观察组采用导管送入20 cm时,导丝外撤5 cm联合按压颈内静脉再送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20例、腋静脉2例,观察组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2例、腋静脉1例、左侧上腔静脉1例,观察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95,P=0.001)。结论对置入PICC患者当送入导管20 cm时,将导丝外撤5 cm联合按压颈内静脉后送管,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借鉴。

    作者:王碧芸;赵锐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托珠单抗生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生物制剂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笔者选取11例使用托珠单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包括建立生物制剂注射室,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预防输液反应;密切观察中性粒细胞及有无相关感染症状,预防感染发生;注意保护肝功能,减少肝功能损害。本组患者治疗中出现1例输液反应,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1例呼吸道感染,经干预治疗和及时有效护理,患者症状消失,临床指标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作者:刘雪梅;王江滨;庄建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机器人辅助手术计命器械管理的流程再造

    目的:优化机器人辅助手术计命器械的管理流程,提高器械的管理质量。方法分析原流程的问题,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计命器械的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建立流程再造小组,设立《机器人辅助手术器械记录本》,将原来信息系统记录的7个环节增加到10个环节,且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人工签名操作,明确职责,有效监督,并对流程再造前后器械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程再造后,器械质量明显提高,器械的问题检出率由原来的30.0%下降至6.7%,下降率为23.3%。结论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计命器械的管理质量,减少不当损耗,降低器械的问题检出率,是保证计命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管理方法。

    作者:张圣洁;曹润泽;王珏;刘洋;牛荣;高歌;蒲霞;张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调查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四年制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1周、实习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实习6个月后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较实习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6个月后护生对临床教师在伦理道德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的伦理带教满意度较实习3个月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在临床带教中应强化正面影响,教会护生正确应对负面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伦理教学,以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时忠丽;李美荣;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4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6个月,在患者入院1周内及实施干预6个月后进行容量负荷、糖代谢指标、自护行为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体质量、透析液超滤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行为总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3个维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老年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改善容量负荷,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

    作者:贲洪玲;宋璐璐;任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更正启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发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

    总结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发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经验。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由于患儿化疗后骨髓受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注意预防感染,做好保护性隔离,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口腔护理,严密监测患儿口腔溃疡进展及消退情况;重视饮食护理,保证足够营养供给;加强腮腺肿痛护理,采用局部冷敷,剥掉仙人掌外皮和小刺,捣烂外敷患处;监测体温,发热时以物理及药物降温为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6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及护理,腮腺肿痛消退,流行性腮腺炎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8~14 d。

    作者:李小红;李凤;赵仕勇;吴佳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次性输液器穿刺针头防脱落功能改进

    目的:对临床一次性输液器穿刺针头进行改进,防止针头脱落。方法对一次性输液器进行改进,在输液器的穿刺针头内壁处增加一活动弹片,弹片中下端有一活动按钮,弹片上端连接一球状端头。输液时,按住活动按钮后球状端头回缩至穿刺针头内,将穿刺针头完全刺入输液袋橡胶塞内,松开活动按钮后球状端头自动弹出固定穿刺针头,使其不易滑出。输液结束后再次按住活动按钮,球状端头回缩至针头内,然后穿刺针头即可顺利拔出。结果改进后的输液器适用于所有输液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及昏迷患者。结论改进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止输液过程中输液器的脱落,有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保障患者输液时的安全。

    作者:刘灿红;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随访表的创建及应用

    目的:规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随访工作,创建随访表格,旨在关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结局。方法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评估导向,以病历和文献回顾为理论依据,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使用奥马哈干预系统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整理分类,采用奥马哈结局评价Likert5点记分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将上述内容做为主要框架,形成符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随访表。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1月,应用本随访表格,对46例出院患者,进行了共138例次的随访。发现对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的7项护理问题干预效果良好,而对社会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3项护理问题干预效果一般。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院随访表格,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现了个性化护理指导,改变了临床护士只关心患者住院期间疾病转归,不关注患者整体护理结局的思维模式。

    作者:高莹;彭珍荣;何云开;董胜男;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波特兰草案在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波特兰草案在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在我院 ICU住院的52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对照组,护士在医嘱指导下对所有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选择2013全年在我院ICU住院的47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观察组,基于波特兰草案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危重症患者血糖实施标准化的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在胰岛素使用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达标;而观察组在治疗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波特兰草案执行胰岛素治疗管理,可将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血糖快速、平稳地达标;还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周轶鹏;张庆庆;秦君玫;王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职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高职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校一年级和二年级助产专业护生198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高职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高职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70.73±8.35)分;各维度得分为:学习动机(22.10±3.05)分,计划与实施(20.23±3.22)分,自我监控(13.67±2.28)分,人际沟通(14.74±2.35)分。个人学习资源丰富情况、参加小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是高职助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职助产护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但有待提高,护理教育者鼓励和引导护生建立学习小组,营造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帮助助产护生充分利用资源,进而提高助产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作者:张玉红;许红;周滋霞;王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脊柱侧弯术后患者留置尿管相关问题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术后患者留置尿管相关问题的发生现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240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统计研究对象在留置尿管期间及拔除尿管后尿管相关问题的发生现状。结果本组脊柱侧弯患者尿道不适、漏尿、尿潴留、重新置管、异常排尿的发生率分别为13.8%、6.7%、10.8%、7.1%、14.6%,保留尿管时间≤48 h和49~120 h的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2.2%和21.2%,首次排尿集中在拔尿管后100~200 min。除不同尿管留置时间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尿路感染率越高外,尿道不适、漏尿、拔管后尿潴留、重新置管率以及异常排尿的发生率不同组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侧弯术后患者尿管相关问题均普遍存在,需临床工作人员重视并针对其特点予以干预。

    作者:陈亚萍;李杨;杨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的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的应用经验。方法对64例急性白血病维持治疗期患儿,建立信息档案,为其提供电话随访、延伸护理,提高患儿遵医嘱医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组59例患儿目前均能按照维持治疗期方案,定时服药、定期复查,接受随访,有5例病例失访。活动参与率:电话随访及家长见面会参与率分别是92%、88%;每月座谈会和面对面活动,患儿及其家长的参与率分别是62%、68%;QQ 在线解答参与率95%。结论延续护理有助于急性白血病患儿维持治疗期的遵医嘱行为,电话随访、家长见面会、QQ 在线解答是受欢迎的方式。

    作者:张萍;李娟;周望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型四肢约束带的制作及应用

    报道一种新型四肢约束带的制作及应用方法。约束带由承托带、2条紧固带和4条系带3部分连接而成。主体材料均采用4层纯棉软质厚白布。新型四肢约束带能实现对患者腕、踝部关节的固定和限位固定。本新型四肢约束带具有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对患者身体压迫小,较好地保护性约束四肢,能减少压疮的产生。

    作者:赵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患沟通护士专职岗位的设立及实践

    目的:探讨设立与实践医患沟通护士专职岗位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0年10月在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普外科4个易发生医患矛盾的科室试行医患沟通护士专职岗位,确立任职资格,经筛选面试上岗的沟通护士制定沟通重点关注对象,辅助做好医疗工作,指导做好护理工作,协调医患、护患关系,组织健康讲座等,并对工作内容进行记录与考核。结果医务人员对沟通护士的评价较高(P<0.05),设立此岗位的科室无一起医疗护理投诉发生。结论医患沟通护士专职岗位加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袁惠萍;潘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防范与减少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血液科患者情况,设计《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对1325例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分,≥3分者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进行护理干预,与未使用前1252例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后,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高危跌倒患者进行评估报告,有效做好三级监控,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刘波;张楠;孙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