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林芳宇;谢凤兰;余娟

关键词:乳腺癌,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教育部参加健康讲座的93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36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低,尤以精神健康(69.12±17.24)分、精力(67.15±18.58)分、生理职能(65.86±39.83)分、一般健康(55.62±18.98)分显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月收入、婚姻、诊断年限和运动是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R2=0.637)。结论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有待提高,且受到经济水平、婚姻状况、诊断年限、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时,可多侧重乳腺癌患者配偶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患者的支持,多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精益思维培养对临床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益思维培养对临床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选取5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精益思维培养1年。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精益思维培养前低年资和中年资护士的质控意识、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低水平(质控意识得分<43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4分),高年资阶段护士的质控意识、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水平(质控意识得分<56分,自我效能感得分<32分),而精益思维培养后,3个阶段护士的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精益思维培养能提高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龙春花;姚礼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的根本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强化治疗期间常规增加睡前血糖监测、加强糖尿病患者专科知识教育、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等整改措施,比较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

    作者:杨丽;吴凤菊;杨华;廖婷婷;韦丽飞;鲁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级护理15班、16班为研究对象,2个班级均实行“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抽签法选出15班(49名护生)采取传统授课模式,16班(50名护生)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开设前,利用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课程结束后,再次通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并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翻转课堂教学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翻转课堂教学组92%的学生认为视频教学、网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不会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80%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结论在“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临床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从课堂“静听者”变为学习的主导者,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作者:冯蓉;许红;何曙芝;张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25名实习护生认知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及疫苗的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及疫苗认知状况,为开展预防宫颈癌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2月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125名,采用宫颈癌和人乳头瘤病毒认知问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25名实习护生对宫颈癌和人乳头瘤病毒知识部分得分为(6.71±2.02)分;对宫颈癌和人乳头瘤病毒的认知部分得分为(40.24±3.46)分;对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认知得分为(32.28±4.9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生活史的实习护生对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及疫苗认知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1名实习护生听说过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医务人员。结论实习护生对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疫苗认知水平偏低,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够全面欠深入,需加强实习护生对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及疫苗健康宣教,利于预防宫颈癌发生。

    作者:王玲;欧阳艳琼;王晓惠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院科两级随访体系中护士专业化健康教育的实践

    目的:充分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人才优势和技术力量,满足出院患者专业化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建立院科两级随访体系,院科上下联动,与基层社区医院互动,围绕患者康复及提高生存质量进行专业化健康教育,直接或间接满足患者康复需求。结果自院科两级随访体系构建以来,截至2014年12月1日共有效随访患者202630例次,帮扶培训基层社区工作人员20672例次,2013、2014年重庆市卫计委委托第三方调查的出院患者满意度中,我院满意度为89%、91%,连续2年蝉联第一。结论院科两级随访体系拓展了护士服务领域,既满足了出院患者的康复需求,又满足了基层医院的人才建设需要,有效发挥了重点专科护士的专业化健康教育作用。

    作者:武倩;赵庆华;肖明朝;魏小妹;王富兰;舒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患者结局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研究框架,以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确认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11项二级指标(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和54项三级指标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老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核心和关键,同时结合我国老年患者的需求,以规范化的护理术语构建了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是与国际同行接轨,进行老年专科护理领域护理数据元素探索的有益尝试。

    作者:朱小佳;罗迎霞;程维;刘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院253名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为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培训及提高 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5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从其对 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评估诊断、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法5个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护士中 ICU获得性衰弱知识得分中位数为22.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04分,11.5%的护士完全不知晓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仅8.7%的护士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60.9%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干预实践认知较差,23.7%的护士近一次获取相关知识是在1个月内,且 ICU护士获取护理新知识主要途径来源于同事间交流(占93.0%)及教科书(占67.6%)。结论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不理想,临床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实践较少,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更新观念以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提高对 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

    作者:冯金华;田永明;聂孟珍;李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学报》编辑部提请读者作者谨防受骗的郑重声明

    作者:护理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高风险带管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外科高风险带管患者中的实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外科3个病区2014年3—6月150例留置高风险管道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专科护理常规中管道护理措施;2014年7—9月150例留置高风险管道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患者管道健康教育掌握度及依从性的差异。结果2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3%vs对照组7.3%,字2=5.58,P<0.05);观察组患者管道健康教育掌握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不仅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更能规范外科全病区管道护理技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健康教育指导意义。

    作者:张琳;李素云;许子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测压不同检查体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体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对20名健康志愿者及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左侧卧位及坐位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2种体位受试者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高压带长度、肛管大收缩压、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感阈值、急迫排便感阈值、大耐受量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同体位健康志愿者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便秘患者坐位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低于左侧卧位(P<0.05),其他肛管直肠测压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卧位和坐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采取坐位检查且该体位更符合排便生理。

    作者:王莉慧;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吴嘉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0名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测评量表进行测量,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为(116.61±14.56)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位、聘用方式、是否为独生子女、政治面貌、家人和同事的关怀度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包括聘用方式(P=0.012)、同事关怀度(P=0.006)。结论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呈中等水平,尤其是有编制、同事关怀度高的护理人员,其人文关怀品质较高。

    作者:田红梅;周霞;崔宇婷;颜海萍;翟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5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汇总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学报》第17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Ⅰ期临床试验的护理

    在恩度联合卡铂+培美曲塞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试验中,设立项目负责临床护士,通过前期的文件准备、护士培训、试验药物及辅材的管理,确保了受试者的安全和试验的顺利开展,通过对12例受试者严谨的按方案设计给药流程、有效沟通、团队合作,落实了准确给药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健康指导及双向随访的实施,共完成59个试验周期,10例受试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均能有效缓解,试验按照方案顺利完成并保障了试验的质量。

    作者:邹本燕;张阳;李旭玲;刘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办理学分温馨提示

    到本期为止,本年度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已结束,请各位学员将2014年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汇总卡(附后)于10月30日前用挂号信寄回编辑部,编辑部核准后发放学分证。本刊可以提供刷IC 学分卡服务,需要刷卡的读者,请在汇总卡上标注并按相关要求提供IC 卡号,未注明者则按常规办理纸质学分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糖尿病联络护士院内培训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院内培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提高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专项护理技能和健康教育能力。方法通过志愿报名及考核,挑选非内分泌科48名护士为医院各科的糖尿病联络护士,应用集中系统学习结合病区护患团队式咨询形式开展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规范培训内容,对培训前及培训后12个月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专项护理技能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培训后,糖尿病联络护士对糖尿病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集中系统学习结合各病区医患团队式咨询形式开展院内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能提高糖尿病专项护理技能,为全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同质、安全的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

    作者:陈鸿尔;葛庆青;周亚红;张天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特色舒适护理及饮食辩证调护

    报道60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特色舒适护理及饮食辩证调护的体会。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辩证分型,从休养环境、心理、主要临床证候、饮食等方面给予适合患者个体的中医舒适护理措施。经精心治疗与中医特色舒适护理3周后,60例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有效率100%;腹胀症状改善38例,有效率63%;进食改善42例,有效率70%;睡眠情况改善48例,有效率80%;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率为97%(58/60)。认为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舒适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增进患者舒适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指标体系,以明确研究护士职责。方法以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为依据,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21名专家咨询确立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指标体系。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立了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47项。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是100%、90%,2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意义(P<0.01);第2轮专家咨询判断系数为0.91,熟悉系数为0.75,权威系数为0.83。结论经专家咨询及修改、删除条目,构建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指标体系,结果可靠、信度较高,确立了药物临床试验研究护士工作内容为研究护士的培养、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陈思超;马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婚姻调适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婚姻调适现状,探讨患者婚姻调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所三级甲等医院243对乳腺癌住院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 Locke-Wallace 婚姻调适测定量表( Marriage Adjustment Test,MAT)评估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婚姻调适情况,分别使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Breast Cancer Therapy, FACT-B)和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MADS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婚姻调适得分患者为(104.80±21.88)分,配偶为(106.45±23.79)分,患者婚姻失调者占34.2%,配偶婚姻失调者占32.8%,一致性检验显示夫妻双方婚姻调适评估结果一致性不可靠(Kappa值为0.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家庭状况、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婚姻状况为患者婚姻调适的影响因素(F=11.174,R2=0.250,P=0.000)。结论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夫妻婚姻调适较好,两者婚姻调适情况互相影响,但不能用一方评估结果代替夫妻双方评估结果。应重点关注社会/家庭支持较少、症状程度严重、再婚的患者。鼓励配偶参与照顾工作,将患者—配偶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干预,以提高其婚姻质量。

    作者:邾萍;王梅香;孙孟青;孟爱凤;董高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