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患者结局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朱小佳;罗迎霞;程维;刘雪琴

关键词:护理敏感指标, 老年护理, 护理结局, 德尔菲技术
摘要:目的: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研究框架,以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确认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11项二级指标(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和54项三级指标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老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核心和关键,同时结合我国老年患者的需求,以规范化的护理术语构建了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是与国际同行接轨,进行老年专科护理领域护理数据元素探索的有益尝试。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重症监护室各班次点检表的设计

    目的:探讨监护室各班次点检表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设计各班次点检表,在科室使用并作效果评价。结果使用各班次点检表后,各个班次未完成事情或交接漏项等情况发生率明显减少,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点检表的设计贯穿了“以人文本,简单至上,持续改进”的理念,让点检成为习惯,让工作变得简单,终实现降低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目标。

    作者:陈亭;卢嘉渝;詹丹丹;郭何平;周明梅;王丽芳;朱京慈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特色舒适护理及饮食辩证调护

    报道60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特色舒适护理及饮食辩证调护的体会。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辩证分型,从休养环境、心理、主要临床证候、饮食等方面给予适合患者个体的中医舒适护理措施。经精心治疗与中医特色舒适护理3周后,60例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有效率100%;腹胀症状改善38例,有效率63%;进食改善42例,有效率70%;睡眠情况改善48例,有效率80%;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率为97%(58/60)。认为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舒适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增进患者舒适感,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Ⅰ期临床试验的护理

    在恩度联合卡铂+培美曲塞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试验中,设立项目负责临床护士,通过前期的文件准备、护士培训、试验药物及辅材的管理,确保了受试者的安全和试验的顺利开展,通过对12例受试者严谨的按方案设计给药流程、有效沟通、团队合作,落实了准确给药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健康指导及双向随访的实施,共完成59个试验周期,10例受试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均能有效缓解,试验按照方案顺利完成并保障了试验的质量。

    作者:邹本燕;张阳;李旭玲;刘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办理学分温馨提示

    到本期为止,本年度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已结束,请各位学员将2014年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汇总卡(附后)于10月30日前用挂号信寄回编辑部,编辑部核准后发放学分证。本刊可以提供刷IC 学分卡服务,需要刷卡的读者,请在汇总卡上标注并按相关要求提供IC 卡号,未注明者则按常规办理纸质学分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Waterlow量表对重症患者压疮的预测价值及诊断界值分析

    目的:界定Waterlow量表对重症患者压疮的预测价值及诊断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重症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aterlow量表的预测性能和佳诊断界值。结果由ROC分析结果可知,Waterlow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694,与0.5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Waterlow量表分界值为20分时,其灵敏度(0.880)、特异度(0.480)具有好的平衡性。结论 Waterlow量表在预测重症患者压疮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将分界值提高至20分。

    作者:李晓艳;赵小利;韩娟;石秦东;李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精益思维培养对临床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益思维培养对临床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选取57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精益思维培养1年。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结果精益思维培养前低年资和中年资护士的质控意识、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低水平(质控意识得分<43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4分),高年资阶段护士的质控意识、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水平(质控意识得分<56分,自我效能感得分<32分),而精益思维培养后,3个阶段护士的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精益思维培养能提高护士质控意识和自我效能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龙春花;姚礼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正念减压疗法对癌症老年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癌症老年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便利选取49例癌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在进行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每天练习15 min)前后,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疲乏程度的差异。结果开展正念减压疗法8周,干预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25、14、10例,干预前分别为9、18、22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降低癌症老年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

    作者:王立英;杜暘;刘薇;李香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的根本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强化治疗期间常规增加睡前血糖监测、加强糖尿病患者专科知识教育、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等整改措施,比较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

    作者:杨丽;吴凤菊;杨华;廖婷婷;韦丽飞;鲁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4种漱口液对白色念珠菌抑制效果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4种漱口液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并观察漱口液对放化疗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以白色念珠菌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0.02%醋酸氯己定溶液、0.5%聚维酮碘溶液、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观察4种漱口液的抑菌效果。选用抑菌效果明显的2种漱口液,用于放化疗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60例肿瘤患者,并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和0.5%聚维酮碘溶液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和0.1%西吡氯铵含漱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与0.5%聚维酮碘溶液的抑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0.5%聚维酮碘溶液组患者在疼痛持续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方面,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实验的数据说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与0.5%聚维酮碘溶液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临床试验的数据说明,0.5%聚维酮碘溶液组患者在疼痛持续时间、平均愈合时间方面优于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组的患者。

    作者:徐丽丽;王国权;葛永勤;李雪芬;刘敏;吕亚;何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院科两级随访体系中护士专业化健康教育的实践

    目的:充分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人才优势和技术力量,满足出院患者专业化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建立院科两级随访体系,院科上下联动,与基层社区医院互动,围绕患者康复及提高生存质量进行专业化健康教育,直接或间接满足患者康复需求。结果自院科两级随访体系构建以来,截至2014年12月1日共有效随访患者202630例次,帮扶培训基层社区工作人员20672例次,2013、2014年重庆市卫计委委托第三方调查的出院患者满意度中,我院满意度为89%、91%,连续2年蝉联第一。结论院科两级随访体系拓展了护士服务领域,既满足了出院患者的康复需求,又满足了基层医院的人才建设需要,有效发挥了重点专科护士的专业化健康教育作用。

    作者:武倩;赵庆华;肖明朝;魏小妹;王富兰;舒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功能性便秘患者肛管直肠测压不同检查体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体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技术,对20名健康志愿者及2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左侧卧位及坐位时进行检查,观察比较2种体位受试者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高压带长度、肛管大收缩压、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感阈值、急迫排便感阈值、大耐受量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同体位健康志愿者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便秘患者坐位不协调性模拟排便比例低于左侧卧位(P<0.05),其他肛管直肠测压参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卧位和坐位对高分辨率肛管直肠测压各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采取坐位检查且该体位更符合排便生理。

    作者:王莉慧;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吴嘉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相关因素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教育部参加健康讲座的93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36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低,尤以精神健康(69.12±17.24)分、精力(67.15±18.58)分、生理职能(65.86±39.83)分、一般健康(55.62±18.98)分显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月收入、婚姻、诊断年限和运动是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R2=0.637)。结论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有待提高,且受到经济水平、婚姻状况、诊断年限、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时,可多侧重乳腺癌患者配偶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患者的支持,多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芳宇;谢凤兰;余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婚姻调适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婚姻调适现状,探讨患者婚姻调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所三级甲等医院243对乳腺癌住院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使用 Locke-Wallace 婚姻调适测定量表( Marriage Adjustment Test,MAT)评估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婚姻调适情况,分别使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Breast Cancer Therapy, FACT-B)和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MADS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婚姻调适得分患者为(104.80±21.88)分,配偶为(106.45±23.79)分,患者婚姻失调者占34.2%,配偶婚姻失调者占32.8%,一致性检验显示夫妻双方婚姻调适评估结果一致性不可靠(Kappa值为0.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家庭状况、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婚姻状况为患者婚姻调适的影响因素(F=11.174,R2=0.250,P=0.000)。结论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夫妻婚姻调适较好,两者婚姻调适情况互相影响,但不能用一方评估结果代替夫妻双方评估结果。应重点关注社会/家庭支持较少、症状程度严重、再婚的患者。鼓励配偶参与照顾工作,将患者—配偶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干预,以提高其婚姻质量。

    作者:邾萍;王梅香;孙孟青;孟爱凤;董高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015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答案汇总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学报》编辑部提请读者作者谨防受骗的郑重声明

    作者:护理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某院253名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为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培训及提高 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53名ICU护士进行调查,从其对 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评估诊断、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适应证及干预方法5个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护士中 ICU获得性衰弱知识得分中位数为22.0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10.04分,11.5%的护士完全不知晓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仅8.7%的护士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60.9%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干预实践认知较差,23.7%的护士近一次获取相关知识是在1个月内,且 ICU护士获取护理新知识主要途径来源于同事间交流(占93.0%)及教科书(占67.6%)。结论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情况不理想,临床对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实践较少,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更新观念以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提高对 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水平。

    作者:冯金华;田永明;聂孟珍;李卡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基于患者结局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研究框架,以护理结局分类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临床调研、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确认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11项二级指标(老年核心护理问题)和54项三级指标的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老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核心和关键,同时结合我国老年患者的需求,以规范化的护理术语构建了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是与国际同行接轨,进行老年专科护理领域护理数据元素探索的有益尝试。

    作者:朱小佳;罗迎霞;程维;刘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级护理15班、16班为研究对象,2个班级均实行“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抽签法选出15班(49名护生)采取传统授课模式,16班(50名护生)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开设前,利用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课程结束后,再次通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并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翻转课堂教学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翻转课堂教学组92%的学生认为视频教学、网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不会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80%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结论在“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临床资源与学校教学资源,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从课堂“静听者”变为学习的主导者,提升了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作者:冯蓉;许红;何曙芝;张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术后护理

    总结83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注意避免术侧颞浅动脉受压;做好脑缺血发作、高灌注综合征、癫疒间、失语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工作;积极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等。8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脑缺血发作3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一过性言语功能障碍1例,颜面部水肿2例。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伤口感染及死亡病例。出院时78例患者缺血症状较术前有改善,术后3个月随访,81例患者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

    作者:祁军;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