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冲管预防鼻肠管堵管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冲管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冲管方法基础上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管。观察比较2组患者留置鼻肠管期间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定期、规律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管,降低鼻肠管堵塞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郭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改进住院病区血标本采集流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界定核心流程,分析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查检执行流程中的不合格问题,并分析导致不合格原因,制定改进计划,通过多维度控制使流程固化,比较改进前后血标本采集执行流程的不合格问题和改进前后3个月内相关不良事件的数据。结果分析出9个环节中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改进,随机抽取改进前后各1周进行对比,改进后8个节点及总数不合格次数减少(P<0.05)。改进后1个季度的不良事件也较改进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六西格玛管理可明显提高住院病区血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作者:汤莉;刘国红;唐迎红;张翠琼;俞玲娜;周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利用ICU电动床专配的床头输液架,借助直角三角形函数理论,使用三角尺和角度测量仪进行计算,分别在输液架上描计10°、15°、25°、30°、45°、60°对应的水平线刻度。通过设立床头角度描记线,规范床头抬高的精确性,为患者实施精确性体位护理。该方法简单直观,便于操作,杜绝了护士的随意性操作,规范了护理行为。有效保证床头抬高的精准及体位护理精确性。
作者:刘冬莲;程薇;王建新;熊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总结1例长达18.3 cm的巨块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梅毒的患者的护理难点与特色。在保证常规护理的同时,护理重点包括:患者术后多切口、大切口,为了减轻疼痛,保证睡眠质量,制定无痛方案;应用创新的胃管固定方法与技术,确保术后胃管长期留置与维护;采取藻酸银离子条局部换药,促进术后大切口的良好愈合;预见性应用抗菌药物,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加强术后早期锻炼,应对手术时间长、创面大带来的术后感染高风险。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本例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王海燕;胡玲;朱碧丽;王丽;李玉梅;莫亚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由于疾病导致能量消耗、机体代谢增加以及食欲下降等,COPD患者常会出现体质量下降和去脂体质量丢失的问题[2]。研究表明,约25%~40%COPD患者处于营养损耗状态[3]。COPD患者的体质量丢失与其病情恶化、活动能力下降等方面相关,低体质量指数是中度到重度COPD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4-5]。因此,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在COPD的综合治疗中十分重要,选择快速、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能帮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COPD患者的营养问题。目前,临床上医护人员未能主动去发现和重视COPD患者的营养问题,关于营养评估工具的选择也较为局限。近年来,临床主要使用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来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笔者对该两方面指标对COPD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思嘉(综述);郭爱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脊柱外科患者需求和获得的出院指导内容情况,为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出院指导内容量表,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160例患者的出院指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居住和付费方式的脊柱外科患者需求的出院指导内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方式和疾病类型的脊柱外科患者获得的出院指导内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外科患者需求的出院指导内容总分为(47.84±12.26)分,获得的出院指导内容总分为(40.98±14.68)分,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指导内容量表各条目及总分比较,需求的得分均高于获得的得分(P<0.05)。结论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指导水平处中等,脊柱外科患者获得的出院指导内容远不满足需求的出院指导内容。根据脊柱外科患者疾病类型及手术方式不同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尤其加强独居、椎管狭窄术后患者的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出院指导质量。
作者:李佩芳;宁宁;刘欢;陈佳丽;张馨予 刊期: 2015年第19期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完成98例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造口还纳前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肠道准备符合手术要求,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完善专科检查;通过扩肛避免吻合口狭窄;注重肠道准备和造口周围皮肤护理,以降低造口还纳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指导患者尽早开始进行提肛训练,注重肛周皮肤护理,避免失禁性皮炎的发生。还纳后患者控便能力理想,无失禁性皮炎发生,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甄莉;叶连风;温海飞;朱木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对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82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观察2组患者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时,对糖尿病认知、胰岛素注射能力掌握,出院3个月时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胰岛素注射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蒋蓉;陈敏;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总结1例全肺术后综合征患者行气管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抢救护理。本例全肺术后综合征患者起病隐匿,并且心电监护所示生命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通过对意识及呼吸型态的正确评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本例患者经过治疗过程中高风险气道介入治疗术的护理,以及机械通气下多次转运时的安全护理并及时抢救,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钱慧敏;丁君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于老年高干病房护士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名老年高干病房护士,实施为期8周的正念认知疗法干预。运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和干预8周后进行测评,比较得分的差异。结果8周后15名护士抑郁、焦虑量表得分降低,5个因素正念度量表得分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高干病房护士的负性情绪。
作者:于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在职护理人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为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结构式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11名在职护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96.5%的护士认为自己适应当前的护理工作,对工作胜任能力自评得分为(88.79±7.72)分,工作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71±8.68)分。89.7%的受访对象具有不同意向的职业发展规划,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晋升职称(64.5%)、提高学历教育(55.9%)、成为临床护理专家(31.5%)。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士在有无职业规划意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前3位职业规划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大多数护士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充满自信,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较清楚的认识,职业发展目标主要集中在晋升职称、提高学历教育和做临床护理专家方面。医院管理部门需根据不同特征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护士分层次培养机制和岗位设置与管理。
作者:刘丽萍;赵庆华;肖明朝;刘捷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员离职意愿、社会支持及其两者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开展养老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宁波市8家养老机构246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总分为(14.59±4.45)分,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35.17±7.06)分,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895,P<0.01);社会支持各维度均进入回归模型,其中客观支持对离职意愿影响大(B=-0.729,P<0.001)。结论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偏高,社会支持对其影响较大,提示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养老护理员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其离职意愿。
作者:苏吉儿;方仕婷;夏雅雄;王凤;何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量化卡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床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对每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放自制早期床上功能锻炼量化卡,并口头宣教及康复指导;对照组仅按常规给予口头健康宣教及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第2—第7天,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功能锻炼量化卡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早期床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黄小琴;陈思妮;李习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报道12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行Ⅰ期Norwood术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生给予患儿行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时确诊;术前做好前列腺素药物护理,遵医嘱合理给予氧流量,严格控制出入量;术后做好心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合理使用肝素及血管活性药物,做好输血护理。本组12例患儿中有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入复苏室48 h内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因无法撤离体外膜患儿父母放弃治疗终死亡,1例术后第8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8例治愈或病情好转出院。在治愈或好转的8例患者中,2例在1岁时行Glenn术,在4岁时行改良Fontan术,目前生活状态良好;4例患儿在1岁时行Glenn术,目前未达3期手术时机;2例患儿未满1岁,未达Ⅱ期手术时机。
作者:夏幸阁;刘晓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我国大学生对实施、学习和传播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CPR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自制电子问卷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网上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04份。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结果显示76.0%的大学生愿意实施院外CPR,89.1%愿意只做胸外按压;97.8%的大学生愿意学习并掌握CPR的知识和技能;95.0%的大学生表示若自己学习并掌握了 CPR则愿意向周围的人普及CPR的知识和技能;60.9%的大学生认为CPR的培训课程应该列为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实施CPR能力自评影响大学生对实施院外CPR(胸外按压加人工呼吸)的态度;实施CPR能力自评、性别、心脏病史、家庭居住地影响大学生对实施院外胸外按压的态度;实施CPR能力自评、目睹别人晕倒的经历、为医务工作者的家人影响大学生对学习 CPR的态度;实施CPR能力自评、自觉健康状况、目睹别人晕倒的经历、性别影响大学生对传播CPR的态度。结论大学生对学习和传播CPR的态度积极,对实施CPR的态度较为积极。影响大学生对实施、学习和传播CPR态度的因素众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陆翠;靳英辉;马雯靖;史晓彤;孙文茜;王云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营养干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选取我院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分组,2014年1—6月收治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4年7—12月收治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给予营养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放疗6周末自我效能水平、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放疗6周末观察组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营养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及上臂肌围等测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营养干预,可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对营养支持的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韦燕萍;陈柳云;吴庆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老年患者健康行为与家庭功能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49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组脑梗死老年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2.54±0.34)分,其中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和角色功能均分较高。(2)本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条目均分为(2.56±0.39)分,其中压力管理、自我实现、健康责任感维度得分较低,而营养与体育锻炼得分较高。(3)家庭功能总分与健康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562,P<0.05)。结论脑梗死老年患者的健康行为与家庭功能水平均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患者家庭功能中的沟通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功能,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提高,尤其是在自我实现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陆广美;邓小岚;谢士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