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病例报道

刘启英;周曼;韩悦

关键词:宫颈环状断裂, 并发症, 预防
摘要:宫颈环状断裂为产科少见并发症,见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在强烈的宫缩下,远端血流量减少,致宫颈缺血坏死,终发展成为宫颈环状断裂,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加强护理,处理不及时可能因病情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现报道1例自然分娩后发生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患者的处理过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坐浴对混合痔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坐浴对混合痔 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 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激光坐浴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激光坐浴+红外线灯照射(20~30 min)+外涂太宁药膏,普通坐浴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普通温水坐浴+红外线灯照射(20~30 min)+外涂太宁药膏。治疗5 d为1个疗程,记录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疼痛及水肿等情况,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结果1个疗程后,激光坐浴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坐浴组( P=0.001);激光坐浴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坐浴组(P=0.000)。结论混合痔Milligan-Morgan术后通过激光坐浴,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水肿、疼痛及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邓颖辉;马冬花;姚秋琼;吴霞;陈晓志;阮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39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广东省内10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43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压力源的水平差异、总体压力源水平及其与工作时间和主观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高于男性护士(t=3.67,P<0.01);不同职称、不同编制、不同职务的ICU护士,在工作压力源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从事 ICU工作时间与工作压力源总分呈一定正相关(r=0.163,P<0.01);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一定负相关(r=-0.191,P<0.01)。结论 ICU护士中,女性、护师、护士长和在编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年限、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工作压力感受有一定关系,重视上述人群和针对有关因素进行干预可望调节ICU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魏红云;高钰琳;杨雪岭;傅卫军;蔡淑敏;冯现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学报》第12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吴玉琴;金瑛;苏琴;陈霞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

    总结80例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术前通过讲解给予心理调适,加强会阴部护理及术前准备,指导进行会阴部收缩及放松训练;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渗血、血肿情况,处理可能的阴道脓性并带臭味的分泌物;加强疼痛评分及镇痛护理,严密观察尿液性状及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术中膀胱损伤,对尿潴留患者重新放置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成功,除1例出现切口轻度渗血、1例出现尿潴留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燕;翁丽;陈影洁;苏园园;韩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直接溶栓的护理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腔内导管直接溶栓,术后严防滤器移位,做好导管溶栓及患肢护理;监测实验室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15例患者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血栓全部溶解,出现溶栓导管穿刺点出血5例,导管移位1例,消化道出血1例,小隐静脉切开处皮缘发黑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15例患者随防5~28月无静脉血栓复发。

    作者:钟淑萍;金伟飞;王兴木;董学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5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状况并做特征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手术室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护士的心理韧性得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平均为93.87分,处于中等水平;男护士坚韧、力量2个维度分和总分高于女护士(P<0.01);在坚韧维度、总分方面,不同学历组组内、不同工作年限组组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工作10年以上护士、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得分低。结论总体来说,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中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特征的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性别、学历、工作年资方面的差异,应结合此特征制定干预对策。

    作者:张俊杰;张圣洁;徐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118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更换胶布耗时、鼻胃管滑脱率、鼻胃管压疮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较长,更换胶布耗时较短,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不易发生压疮,降低护理耗时和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鼻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钟彩棠;李小华;刘伟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指南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循证指南的认知现状,以期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护士有关VAP预防认知水平,为开展VAP预防的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的61名护士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评分为(4.4±1.5)分,其中对呼吸机回路更换频率、密闭式吸痰管更换频率及气道湿化装置类型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23%、21%、13%。结论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水平不高,应加强VAP循证护理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作者:田莹;马雪芩;李莎莎;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例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8例肩关节镜下巨大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并给予及时消除肿胀、复温保暖、营养神经、胸部物理疗法等措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组患者术后发生肩关节肿胀8例,体温不升1例,腋神经损伤1例,肺部感染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经过及时治疗护理均得到满意效果。

    作者:郑丹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专案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人员、物品、方法、环境四方面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将改善目标设定为: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在4%以下。高危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如:组织理论讲座,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规范高危压疮上报流程,设高危压疮患者管理档案,使用新型的防压工具及材料等,并且评价效果。结果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7.3%,降低到活动后的0.4%,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

    作者:单妙航;卢婉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病例报道

    宫颈环状断裂为产科少见并发症,见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在强烈的宫缩下,远端血流量减少,致宫颈缺血坏死,终发展成为宫颈环状断裂,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加强护理,处理不及时可能因病情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现报道1例自然分娩后发生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患者的处理过程。

    作者:刘启英;周曼;韩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32)分,6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精神紧张(3.32±0.56)分,热情丧失(3.02±0.65)分,行为消极(2.67±0.51)分,情感淡漠(2.80±0.65)分,能力怀疑(2.63±0.55)分,斗志丧失(2.74±0.53)分。不同护龄、年龄、用工性质与急诊岗位的急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总体同情心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45岁以上、急诊护龄>10年、合同聘用、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明显较高。提出制定干预对策时宜将其做为重点关注对象,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管理、筛查与支持等。

    作者:陈炜;吴茜;田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

    介绍一种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在普通腹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腹带腹面布内面包扎伤口处缝1个18 cm×14 cm的夹层口袋;夹层口袋外缝制3条长6~8 cm弹性布条;腹带左、右弹力带上留有2个引流管通道,并各缝制2个(共4个)粘扣;腹面布、腰面布下面均垂直缝制2条连接带,连接带下面再水平连接2条大腿固定带,末端安上魔术贴。术后当日用腹带包扎伤口,将沙袋置于腹带腹面内面夹层口袋内,拉上拉链,将沙袋或中药袋和腹带结为一体进行有效固定,防止腹带移位。

    作者:孙平;任金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信息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间护理信息交流日益增多,学科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标准化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标准的护理信息表达方式是护理信息发展的关键[1]。国际护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和国际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NANDA)都倡导以标准化的护理语言规范护理实践,以体现护理角色的重要性[2]。国际护理协会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化语言,护理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作用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和重要性也不会得到认识和回报[3]。因此,使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护理语言成为当今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奥马哈系统就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综合的标准化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4],是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12种国际标准化护理语言之一[2]。但奥马哈系统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应用阶段,目前未见有其在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本文旨在对奥马哈系统在国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目前在国内发展的状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系统在国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梦晶;刘娜(综述);朱雪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择期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至术后30 min使患者平躺于保温毯上(温度为38℃)。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 4个时点产妇体温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产妇寒颤发生情况并调查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产妇体温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寒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保温毯的应用可有效维持产妇围术期体温恒定,降低术中寒颤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冷蔚蔚;周素玲;张维峰;殷国平;王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洗等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能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黄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静脉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静脉脉冲泵(artery vein impulse pump,A-V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非创伤性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抬高患肢方法消肿,观察组采用A-V脉冲泵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程度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2组患者患手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程度恢复和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好转不明显(P>0.05)。结论 A-V脉冲泵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手肿胀和手掌指关节活动度。

    作者:傅丽琴;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移动医疗领域智能手机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与生物医学技术革命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医疗健康模式--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1]。近年来,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和重视移动医疗的研究[2]。移动医疗是指一种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医疗保健模式[3]。手机作为移动医疗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卫生保健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对移动医疗领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健康管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春岚;王园园;刘砚燕;王婧婷(综述);袁长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