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静脉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的临床研究

傅丽琴;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

关键词:危重患者, 静脉回流障碍, 动静脉脉冲泵,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动静脉脉冲泵(artery vein impulse pump,A-V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非创伤性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抬高患肢方法消肿,观察组采用A-V脉冲泵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程度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2组患者患手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程度恢复和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好转不明显(P>0.05)。结论 A-V脉冲泵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手肿胀和手掌指关节活动度。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绷带镜提高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对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进行问卷量表评分,比较眼部疼痛程度,观察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感、烧灼感、眼部刺痛、流泪、睁眼困难等不舒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32例(64%),3 d内愈合者18例(36%),对照组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16例(32%),3 d内愈合者34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时间较短。结论联合角膜绷带镜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促进角膜创面愈合。

    作者:黄淑馨;高丽萍;陈晓虹;陈海金;陈尧;夏志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按置管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采用3M微孔通气型胶带常规方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58例,采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部受压情况、患者舒适度及两组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长时间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运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有效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且护理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应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总结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住院患者的护理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观察。对患者着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加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观察、相关知识及依从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本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好转出院41例,2例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4例死亡。

    作者: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李莎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管理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制定系统化的脑卒中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对90名患者家属实施干预,分别在入院24 h内、课程宣教后、发病后1个月、3个月进行脑卒中知晓度测评;在入院时、发病14 d、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测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经过宣教,在课程宣教后(入院1周)、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知识评价的答错项目数,由入院时的31.34下降到7.57、7.15和9.54(F=10.254,P=0.001);慢性期患者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优于急性期患者家属(P<0.05)。在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明显好转(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家属的系统化疾病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顾巧华;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按照入院时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48例使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留置胃管,即将冷冻后胃管置入10~15 cm时,助手向上提拉双侧下颌角,托起舌根部,向下压下颌,置管护士感觉阻力消失,即旋转胃管180°,使管端偏离气管,胃管头端弯曲的方向指向咽后方,管端沿着咽后壁滑行,轻柔地将胃管插入。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可有效地提高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丽琴;苏冰莲;谢月霞;邱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

    总结80例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术前通过讲解给予心理调适,加强会阴部护理及术前准备,指导进行会阴部收缩及放松训练;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渗血、血肿情况,处理可能的阴道脓性并带臭味的分泌物;加强疼痛评分及镇痛护理,严密观察尿液性状及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术中膀胱损伤,对尿潴留患者重新放置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成功,除1例出现切口轻度渗血、1例出现尿潴留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燕;翁丽;陈影洁;苏园园;韩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洗等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能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黄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开辟“国际护理论坛”促进护理学术交流欢迎订阅2014年《护理学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直接溶栓的护理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腔内导管直接溶栓,术后严防滤器移位,做好导管溶栓及患肢护理;监测实验室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15例患者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血栓全部溶解,出现溶栓导管穿刺点出血5例,导管移位1例,消化道出血1例,小隐静脉切开处皮缘发黑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15例患者随防5~28月无静脉血栓复发。

    作者:钟淑萍;金伟飞;王兴木;董学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信息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间护理信息交流日益增多,学科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标准化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标准的护理信息表达方式是护理信息发展的关键[1]。国际护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和国际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NANDA)都倡导以标准化的护理语言规范护理实践,以体现护理角色的重要性[2]。国际护理协会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化语言,护理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作用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和重要性也不会得到认识和回报[3]。因此,使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护理语言成为当今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奥马哈系统就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综合的标准化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4],是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12种国际标准化护理语言之一[2]。但奥马哈系统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应用阶段,目前未见有其在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本文旨在对奥马哈系统在国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目前在国内发展的状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系统在国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梦晶;刘娜(综述);朱雪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了解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胃肠道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8.7%,总分为(1.34±0.34)分,其严重程度大多为“轻微”和“轻度”。在18~44岁的青年患者中,反流、腹痛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45~59岁的中年患者中,反流、腹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8.7%存在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程度大多较轻,但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婷;胡丽萍;陈伶俐;张力;周宏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择期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至术后30 min使患者平躺于保温毯上(温度为38℃)。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 4个时点产妇体温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产妇寒颤发生情况并调查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产妇体温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寒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保温毯的应用可有效维持产妇围术期体温恒定,降低术中寒颤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冷蔚蔚;周素玲;张维峰;殷国平;王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指南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循证指南的认知现状,以期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护士有关VAP预防认知水平,为开展VAP预防的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的61名护士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评分为(4.4±1.5)分,其中对呼吸机回路更换频率、密闭式吸痰管更换频率及气道湿化装置类型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23%、21%、13%。结论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水平不高,应加强VAP循证护理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作者:田莹;马雪芩;李莎莎;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39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广东省内10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43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压力源的水平差异、总体压力源水平及其与工作时间和主观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高于男性护士(t=3.67,P<0.01);不同职称、不同编制、不同职务的ICU护士,在工作压力源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从事 ICU工作时间与工作压力源总分呈一定正相关(r=0.163,P<0.01);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一定负相关(r=-0.191,P<0.01)。结论 ICU护士中,女性、护师、护士长和在编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年限、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工作压力感受有一定关系,重视上述人群和针对有关因素进行干预可望调节ICU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魏红云;高钰琳;杨雪岭;傅卫军;蔡淑敏;冯现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质量管理与科研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

    介绍一种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在普通腹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腹带腹面布内面包扎伤口处缝1个18 cm×14 cm的夹层口袋;夹层口袋外缝制3条长6~8 cm弹性布条;腹带左、右弹力带上留有2个引流管通道,并各缝制2个(共4个)粘扣;腹面布、腰面布下面均垂直缝制2条连接带,连接带下面再水平连接2条大腿固定带,末端安上魔术贴。术后当日用腹带包扎伤口,将沙袋置于腹带腹面内面夹层口袋内,拉上拉链,将沙袋或中药袋和腹带结为一体进行有效固定,防止腹带移位。

    作者:孙平;任金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体外测量法在29例肥胖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介绍针对肥胖患者PICC置管的体外测量改良方法。选择29例拟行PICC置管术的肥胖患者,在传统的体外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其体表所测量的数值减去3 cm。置管成功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29例肥胖患者的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的理想深度,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理想深度的准确率达100%。

    作者:应晓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静脉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静脉脉冲泵(artery vein impulse pump,A-V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非创伤性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抬高患肢方法消肿,观察组采用A-V脉冲泵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程度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2组患者患手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程度恢复和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好转不明显(P>0.05)。结论 A-V脉冲泵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手肿胀和手掌指关节活动度。

    作者:傅丽琴;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创伤骨科择期行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120例,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双次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每组40例。单次给药组在常规术后镇痛的基础上于术前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双次给药组在单次给药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增加口服塞来昔布400 mg 1次;常规给药组不进行超前给药,只使用常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芬太尼使用总量以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术后8 h开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镇痛,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由于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在疼痛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单次给药组在给药次数及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方面有其优势,笔者建议临床使用单次给药的方式。

    作者:宋慧娟;陈谊;贺艳;陈丽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5名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分析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状况并做特征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手术室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护士的心理韧性得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平均为93.87分,处于中等水平;男护士坚韧、力量2个维度分和总分高于女护士(P<0.01);在坚韧维度、总分方面,不同学历组组内、不同工作年限组组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工作10年以上护士、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得分低。结论总体来说,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中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特征的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性别、学历、工作年资方面的差异,应结合此特征制定干预对策。

    作者:张俊杰;张圣洁;徐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