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护士离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敏;张平;徐晨

关键词:门诊护士, 内部服务质量, 工作满意度, 离职意向,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工作满意度等对门诊护士离职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内部服务质量调查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对深圳和武汉2市15家三级甲等医院355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内部服务质量得分和工作满意度得分的门诊护士离职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内部服务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职称、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是门诊护士离职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和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对于降低其离职意向有重要意义。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爱丁堡大学护理专业《健康和社会》教学模式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启示

    介绍爱丁堡大学护理本科一年级必修课《健康和社会》课程的教学模式。该课程无固定教材,教学内容实时更新,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方式介绍健康相关理论与政策,探讨影响健康的环境、社会以及政治因素,注重健康人群的卫生保健。课程依托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采用多学科背景成员协作教学以提高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应参考和借鉴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采用协同式教学手段,注重培养护生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突出护理学科的人文性与整体性特点,以提高护生综合能力。

    作者:章莹;付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学报》第15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ICU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3年1-5月患者身体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设立目标及制定整改措施,与201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约束缺陷事件从活动前的24.7%降低至活动后的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ICU约束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石泽亚;杨丹;秦月兰;袁平;唐四元;周煦;潘小季;甘小庆;徐芙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变频工作制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变频工作制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医院门急诊输液室为对象,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变频工作制实施前实施后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在相同配置的情况下,通过资源的变频调节,输液高峰时段患者等候时间由(46.32±10.16)min缩短为(28.79±8.92)min,患者满意度由80.3%上升至90.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6.7%上升至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频工作制应用于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终提高护士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敬芳;林洁;纪奕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从2012年9月1日起,《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编辑部订购)只接收银行账号汇款,不接收邮局地址汇款,请各位读者、作者务必按以下要求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汇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42例重度脊柱侧凸患者术中俯卧位摆放及护理

    重度脊柱侧凸由于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国内开展此手术的医院较少。术中体位多采用俯卧位,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患者需多次变换体位,术中较易出现护理问题。为此,笔者总结本院42例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中俯卧位护理经验,通过术前体位摆放及对身体受压部位防压伤处理,术中根据手术操作及时观察并调整患者受压部位棉垫及调整手术床改变患者体位等护理措施,不仅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完成畸形矫正,而且无1例出现压伤及其他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术中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刘平;刘珂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探索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119例大肠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其一般资料、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状态量表、简易疲乏量表。结果本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3.58±2.32)分,疲乏对生活的影响得分(2.37±2.13)分,疼痛得分(2.17±2.26)分,抑郁得分(3.01±3.06)分,疲乏发生率为89.1%。癌因性疲乏各因子及对生活的影响均与疼痛、抑郁成显著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疼痛、抑郁、性别、肿瘤分期、化疗不良反应,可解释癌因性疲乏总变异的59.6%。结论大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疲乏程度多为轻中度疲乏,疼痛、抑郁、性别、肿瘤分期、化疗不良反应成为其主要预测变量,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患者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萍;张静;王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开辟“国际护理论坛”促进护理学术交流欢迎订阅2014年《护理学报》

    《护理学报》由国家重点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主办,广州南方医院承办,半月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集护理科研、教学、管理和临床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为一体的综合学术性杂志。创刊19年以来,一贯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铸品牌”的办刊理念,具有科学、新颖、实用、规范、严谨等特点,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物管理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后服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药物管理训练,观察研究3个月,并于出院半年、1年时进行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后、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比较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8、0.19、1.02,P>0.05)。药物管理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30),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t=3.03、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54,P>0.05)。1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字2=7.62,P<0.05)。结论药物管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疾病长期预后及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周湘梅;马莹;吴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用小儿防坠床护板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安全是十大安全目标之一,为了解决患儿在院期间卧床的安全问题,我科设计了一种由树脂材料面板制成的医用小儿防坠床护板,其由背板、面板、床栏卡扣和引流管槽组成。使用时,将医用小儿防坠床护板背板插在病床与病床护栏的缝隙中,背板上的床栏卡扣卡在病床护栏上即可。该医用小儿防坠床护板可根据患儿随身携带的各种管道调节安放的位置。经1年的临床使用,未出现坠床及碰伤事件,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保障了患儿的住院安全。

    作者:罗凯燕;靳锐;徐瑞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运动训练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由于身体消耗大,加上长期绝对卧床,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和呼吸肌肌力下降[1]。研究显示,在完全卧床期间,肌肉重量每周减少5%,其中骨骼肌强度每天以1.0%~1.5%的速度下降[2]。COPD患者容易出现脱机困难,造成长期依赖呼吸机的现象。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常出现大量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肌肉萎缩甚至自理能力的下降、抑郁或焦虑等[3]。因此,有研究者提出,机械通气患者如果在48 h内不能撤机,应尽快启动肺康复程序[4]。肺康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07年,美国胸科医生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和美国心血管肺康复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CCVP)更新的《肺康复的循证医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肺康复方案中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就是运动训练[5]。运动训练是综合肺康复方案的基础[6],是提高COPD 患者运动耐受的佳方法[7]。运动训练在COPD稳定期中的康复效果和科学性已被证实[8-10],但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将运动训练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朱顺芳(综述);张卫珍(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控制血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对非内分泌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非内分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生进行会诊治疗,专科护士对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护理会诊的常规方式;而观察组由医护一体化糖尿病专科管理团队管理血糖,团队成员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技能,对分散在医院各科室的高血糖患者实施规范的糖尿病护理。比较会诊后第1、第2、第3天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睡前的血糖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会诊后第1、第2、第3天空腹血糖、餐后2 h及睡前的血糖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高血糖和严重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糖尿病专科管理团队有利于控制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知识。

    作者:樊敏华;袁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耳科手术患者术前备皮方法改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对耳科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耳周备皮法满足患者需求。方法选择耳科行手术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患侧耳周剃除头发备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备皮方法,即患侧耳周不剃除头发,按切口设计编发辫,消毒头发及头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结果;备皮时头皮损伤程度;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及术腔感染发生率;患者自我形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两组头皮损伤、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形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耳科术前备皮方法,对耳科手术患者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术前皮肤准备的质量,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好,无头皮损伤且不剃除头发能满足患者的爱美需求,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满意度。

    作者:赵琦;董菊;曲亚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63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筛查分析

    目的:了解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以供临床护士参考。方法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69例,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和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得分水平的差异。结果4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33.2%有焦虑症状,45.3%有抑郁症状,25.6%合并焦虑和抑郁症状。1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27.8%有焦虑症状,44.3%有抑郁症状,21.7%合并焦虑和抑郁症状。69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36.2%有焦虑症状,66.7%有抑郁症状,30.4%合并焦虑和抑郁。3种功能性胃肠病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分组组内差异显著,小学及以下学历者的焦虑、抑郁阳性率高(P<0.01或P<0.05)。结论1/3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近1/2有抑郁症状,焦虑合并抑郁者占1/4,学历低患者的焦虑、抑郁阳性率高。提示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和学历低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更应重视心理检测;对于伴有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除了对症治疗护理外,应给予抗焦虑、抗抑郁和心理辅助治疗及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张华娟;沙卫红;王华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某校114名护理本科生救灾准备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救灾准备水平和期望在灾害救援中承担的责任,为高等护理教育阶段研究如何进行防灾、减灾相关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分别使用救灾准备水平问卷,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对大学四年级的11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受试的护理本科生普遍缺乏对灾害的预警防备,77.2%的护理本科生谈论过如何应对灾难,但仅36.8%的护理本科生在学校、10.5%的护理本科生在家进行过灾害逃生演习,34.2%的护理本科生在灾难发生时有个人自救逃生计划,10.5%的护理本科生知道及储备过备灾所需的水和食物,21.0%护理本科生知道灾害发生后如何相互联系。在参加灾害救援工作时,44.7%期望协助其他专业人士,37.7%希望负责伤员的伤口护理,36.0%愿意从事伤员的基础护理。在救灾时,希望被督导的人员是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占42.1%,护理教师占40.4%,医生占27.2%。在选择灾害救援期间期望参加的社团组织时,分别有48.2%、39.5%、28.9%希望参加到红十字会、医疗护理急救队、参与救援的军队等。结论护理本科生的防灾、减灾知识及救灾准备水平较低,但救灾积极性较高,教育工作者可契合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优势,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救灾准备水平的提高。

    作者:臧爽;刘富强;齐丽;王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精神科患者口服抗精神病药加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回顾分析43例精神科患者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加量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提出护理对策。护理措施包括:护士掌握当天增加药量的患者名单,提前做好预见性护理;将首次住院的患者床位安排靠近护士站,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身体状况及内心活动,重点关注其精神症状以及用药前后症状的变化;发药时注意检查患者的口腔及杯子,防止藏药、吐药,做好服药的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入。认为精神科患者由于症状及疾病的影响,大多数不会主动诉说身体的不适,需要护士细心观察和反复询问。

    作者:赵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护士离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工作满意度等对门诊护士离职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内部服务质量调查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短式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对深圳和武汉2市15家三级甲等医院355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内部服务质量得分和工作满意度得分的门诊护士离职意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职称、内部服务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职称、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是门诊护士离职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医院内部服务质量和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对于降低其离职意向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敏;张平;徐晨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4年新生儿深部动静脉置管临床应用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同伴教育在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对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联合肝段切除手术且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患者16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先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疼痛专科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连续3次的同伴教育,包括成立同伴教育小组、选择和培训同伴教育者、组织同伴教育活动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镇痛泵相关知识得分、镇痛评分及镇痛泵使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能显著提高镇痛泵的使用效果,改善其使用效率。

    作者:李娜;张捷;刘洋;曹晶;倪嫦君;赵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清瘟败毒饮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总结42例清瘟败毒饮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对策与效果,护理重点有:注重心理护理,灌肠的护理,包括灌肠管的选择、药液温度、灌肠液注入速度与深度、灌肠体位等,密切观察病情,提高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42例患儿治疗5 d、10 d、15 d后进行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81%、91%和100%。

    作者:姚洁;王国全;董博;王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