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0例超声造影患者的护理

侯新华;王丽;姚兰辉

关键词:超声造影,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总结45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造影前进行健康宣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注入造影剂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不良反应,对7例经心理安抚后仍存在血压升高的患者,造影护士给予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后血压基本恢复至正常;造影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静脉穿刺部位情况。本组患者中存在造影前心理障碍者57例,造影中血压升高者25例,酒精过敏者2例,造影中及造影后眩晕并心慌者2例。经予相关处理后,均顺利造影,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丁卡因胶浆局部涂抹缓解小儿包皮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缓解小儿包皮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小儿包皮手术治疗的患儿356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76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丁卡因胶浆涂抹包皮手术部位。评估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内躁动反应,苏醒后1h内的创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后,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苏醒后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小儿包皮术后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王峥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不同温度CO2气腹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动脉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度分别为37℃、22℃、15℃的CO2气腹,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动脉血 pH、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影响。方法将71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37℃的CO2气腹组(37℃组)、22℃的CO2气腹组(22℃组)、15℃的 CO2气腹组(15℃组),37℃组23例患者,22℃组22例患者,15℃组26例患者。测量3组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中10 min、30 min、60 min动脉血pH、p(CO2)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腹腔充气后,各组组内在3个时间点的pH、p(CO2)结果比较表明,动脉血pH逐渐降低,p(CO2)逐渐升高(P<0.01)。在术中60 min时,pH值下降幅度小且p(CO2)升高少的是15℃组(P<0.01),该组的pH、p(CO2)分别为(7.38±0.05)、(42.54±2.31);pH值下降幅度大且p(CO2)升高多的是37℃组(P<0.01),其 pH、p(CO2)分别为(7.33±0.03)、(47.43±2.64)。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CO2气腹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患者动脉血中的 pH值下降得越多,且p(CO2)升高得也越多;而温度越低则患者动脉血中的pH值下降越少、p(CO2)升高得也越少。 CO2气腹的温度在预防患者术中、术后发生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有积极的作用,对手术室的护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田雪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开辟“国际护理论坛”促进护理学术交流欢迎订阅2014年《护理学报》

    《护理学报》由国家重点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主办,广州南方医院承办,半月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集护理科研、教学、管理和临床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为一体的综合学术性杂志。创刊19年以来,一贯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铸品牌”的办刊理念,具有科学、新颖、实用、规范、严谨等特点,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费用误差率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开展品管圈对降低住院患者费用误差率的效果。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经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实践后,将实践证明的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费用误差率的措施进行整理汇总,终制定住院患者费用的处理流程。结果品管圈实施前(2013年3月1日-4月30日)与实施后(2013年5月1日-6月30日)比较,实施后患者住院费用误差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利用品管圈对住院患者费用的误差可进行管理控制,可以降低住院患者费用的误差率;通过品管圈,可以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作者:宋翠燕;刘卫;孙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腧穴艾灸对晚期胃癌疼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特定腧穴艾灸治疗对晚期胃癌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定腧穴艾灸,每日1次,2周为1疗程。治疗前及1疗程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3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特定腧穴艾灸可减轻患者躯体疼痛及抑郁、焦虑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玉华;曹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种方法促进ICU高龄水肿患者Ⅱ期压疮愈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中、重度水肿合并Ⅱ期压疮患者2种压疮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4例高龄中、重度水肿患者24处Ⅱ期压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12处压疮常规采用康惠尔泡沫敷贴覆盖,潮湿后及时更换;观察组12例12处压疮持续暴露,采用红外线烤灯每日照射创面2次,每次30 min,至结痂形成后撤烤灯。治疗2周时采用统一标准评价两组压疮疗效,统计两组压疮治疗总费用。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愈合率及疗效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换药次数及换药时间、换药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高龄水肿患者Ⅱ期压疮用红外线烤灯照射+暴露是有助于该类压疮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骆梅;谢艳芳;吴丽;姚瑞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塞吸氧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氧疗是指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1],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缺氧的基本手段,目前常用的吸氧疗法有鼻塞、鼻导管和面罩吸氧法,其中鼻塞吸氧法以其简单轻便、氧疗效果肯定、不影响咳痰和进食、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成为临床常用的吸氧方式[2],被广泛应用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心功能不全、中毒、昏迷或外科术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鼻塞吸氧法起初在国内外应用中均采取湿化吸氧的方式,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鼻塞吸氧法的湿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国外鼻塞吸氧法多采用非湿化吸氧的方式,国内仍应用湿化吸氧的方式。现将国内外鼻塞吸氧法湿化与非湿化方式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红琢;班佳佳;蒲小金(综述);张彩云(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8例心脏原发嗜铬细胞瘤根治术患者的手术配合

    总结8例心脏原发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施行根治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术前访视和物品、特殊器械以及手术间的准备工作;术中维持患者体温的相对恒定,以促进术后机体的恢复和伤口的愈合;保持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避免压伤;注意维持出入量平衡,以免引起肺水肿及心衰。本组8例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嗜铬细胞瘤根治术,手术顺利,无围术期死亡,无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贺蕾;魏丽伟;张圣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副作用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目的: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治疗副作用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和临床工作自制CPAP治疗副作用自评量表,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重测信度法检测量表的信度;采用专家评议,选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作为效标并结合因子分析法测量量表效度。结果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25,重测信度为0.687;内容效度指数为0.870,量表与TESS、HAMA、SF-36显著相关(P<0.0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7.271%,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0.4。结论 CPAP治疗副作用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应用于OSAHS患者CPAP治疗副作用以及其对依从性影响的评估。

    作者:贾雯碧;杨希;曾继红;余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JCI六大安全计划在产后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JCI评审标准,制定产后病房六大安全计划,即安全保卫计划、有害物质管理计划、医疗设备维护计划、消防安全计划、公共设施安全计划、紧急事件计划。通过对六大安全计划的实施,病房安全管理更加细节化和规范化。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了病区全面、科学、有序的管理,保证了病区环境的安全,更好地诠释了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者:吴穗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保健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保健干预效果。方法成立教育培训小组,对本社区某幼儿园62名3岁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教育及刷牙行为干预,为期3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和《刷牙评分标准》进行测评,评价刷牙行为和刷牙正确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本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均有所改善,刷牙正确率从干预前的57%上升到干预后的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保健干预能改善社区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提高刷牙正确率,促进儿童建立良好口腔卫生行为。

    作者:徐轶虹;江长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在冠心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1月住院的1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药按传统方法发放,由药房药剂师按照医嘱,把住院患者当天需服用的口服药按早、中、晚、睡前等不同时段,分别摆在相对应不同颜色的药杯里,护士核对药物无误,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将2011年2-6月住院的1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药房药剂师按照医嘱把住院患者当天需服用的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药袋上标注病区、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医嘱类型,服药时间等详细信息,护士核对药物无误,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比较两组患者服药缺陷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方式及服药时间错误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服药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药单剂量包装发药应用于冠心病老年患者,能更好地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黎丽;彭迳英;潘艳;杜惠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从2012年9月1日起,《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编辑部订购)只接收银行账号汇款,不接收邮局地址汇款,请各位读者、作者务必按以下要求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汇款。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肉豆蔻粉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肉豆蔻粉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患者10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肉豆蔻粉敷脐治疗。比较1个疗程(3 d)结束时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1,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29/50)。结论肉豆蔻粉敷脐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胀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玲;吴利娅;舒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例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致婴儿中度发热的报道

    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为阿托品类扩瞳药,作用机制是阻断M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驰,形成扩瞳,主要用于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前的散瞳、验光配镜屈光度检查的散瞳。用药后可能发生皮肤、黏膜干燥,发热,颜面潮红,心动过速等现象,多为一过性。我科2013年5月1例婴儿使用该药散瞳检查眼底致中度发热,经及时对症自理,体温恢复正常,报道如下。

    作者:佘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例配方奶致婴儿过敏性休克的护理启示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仅10%患者症状起于30 min以后,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1]。婴幼儿食物过敏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牛奶蛋白作为配方奶中主要成分,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但其引发的过敏症状,极易被忽视[2],临床表现以湿疹、呕吐、腹泻多见,发展为过敏性休克者较为少见。我科于2012年8月收治1例配方奶致过敏性休克的患儿,经积极救治,已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冬梅;关丽丽;邢平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足浴按摩治疗糖尿病0级足血管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治疗糖尿病0级足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泡足和足部按摩,疗程为14 d。结果治疗前后干预组足部经皮氧分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足部经皮氧分压和足部症状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浴按摩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经皮氧分压和足部症状,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

    作者:李艳;杨郁文;罗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

    总结69例肾细胞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本组术后出现氮质血症1例,尿瘘2例,肾创面出血1例。护理重点是:加强肾功能和尿量的监测,合理用药和补液,指导出院后的余肾功能的保护和肾功能的复查;严密观察肾周引流管和导尿管的引流量,确保双J管的引流通畅;严格卧床1~2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红蛋白的动态监测;加强卧床期间的体位护理和压疮、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等。本组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69例均获随访,1例出现肺、肝脏等多处转移,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肾功能正常。

    作者:谢玲女;陈亚萍;高微微;温春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心内科特检单及时落实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心内科特检单未及时落实率中的应用。方法由8人成立品管圈组织,分析特检单未及时落实的原因有:轮转医生或实习生开单,未经过正规培训;无相关特检单发放流程制度,责任不明确;宣教不到位;患者多,工作人员少。采取相应措施:护士长与各组医生负责人沟通,对轮转医生和实习生入科后组织如何正确填写各种特检单的培训;重新优化排班,制定特检单落实的流程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宣教;合理安排检查,加强与辅助科室沟通。结果特检单未及时落实率从36.05%降低到1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特检单的未及时落实率,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周爱芽;杨素;曾静妮;梁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6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挫伤患儿的急救护理

    总结26例小儿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挫伤的急救护理经验。小儿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挫伤患儿病情重、变化快,需全面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注意液体管理,做好全面评估,严密病情观察,做出预见性评估,提供迅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尽早发现合并伤,给予快速有效的处理。本组患儿经急诊处理后病情稳定转病房进一步治疗,20例恢复良好,4例有不同程度后遗症,2例死亡。

    作者:夏淑娇;田伟珍;张晔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