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萍;万昭君;魏梅;张军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运动操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0例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从放疗即日起在主管护士的指导下,进行颞颌关节运动操功能锻炼,放疗结束出院后继续自行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放疗健康教育,按传统张口运动法进行锻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和放疗后1年、2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齿距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1)放疗1年时,观察组98例发生张口困难Ⅰ级12例,Ⅱ级4例,Ⅲ~Ⅳ级0例,共16例(16%);对照组97例发生张口困难Ⅰ级30例,Ⅱ级4例,Ⅲ级0例,Ⅳ级1例,共35例(36%),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疗2年时,观察组发生张口困难Ⅰ级16例,Ⅱ级4例,Ⅲ~Ⅳ级0例,共20例(20%);对照组发生张口困难Ⅰ级25例,Ⅱ级14例,Ⅲ级1例,Ⅳ级1例,共41例(42%),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坚持做颞颌关节运动操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何少丽;温玉玲;陈简兴;黄惠明;高冬梅;周佩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02例门诊F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FC患者自我效能总分(62.13±16.68)分,其中73.5%(75例)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14.7%(15例)处于低水平,仅有11.8%(12例)处于高水平;(2)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40.6±8.9 vs 37.2±12.6,50.5±9.2 vs 41.9±10.6,P<0.01);(3)自我效能总分与焦虑、抑郁评分负相关(r=-0.343、-0.388,P<0.01).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且与自我效能水平负相关,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FC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改善其心理状况.
作者:王燕;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周丽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老年患者血糖代谢指标的水平及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OSAHS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指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OSAHS,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
作者:孙丽凯;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患者,而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健康人群自愿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轻负面因素,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慧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给门诊患者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中引入护理专业警惕性概念:只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均需注意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在抗菌药物静脉使用过程中,包括不用皮试、皮试阴性、连续使用者还有隔段时间再用同种药物者,都有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存在.在门诊进行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中,护士要保持护理专业警惕性,包括详细了解抗菌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知识;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把护理专业警惕性融入抗菌药物使用的每个细节上;克服麻痹大意的心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姚阳;林汉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人群患病率高达7%~13%[1].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是目前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包括对夜间多种生理参数的同步记录,用于评价睡眠的时相、觉醒、呼吸和心脏功能和睡觉时体位等.
作者:沈国娣;徐玲芬;崔恩海;吕小英;陶冬梅;邱国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总结34例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期,注重心理护理及伦理咨询,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得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治疗周期;移植期护理注意注射超促排卵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准确无误,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工作及严格双人查对制度;移植后注重健康宣教、及时随访及饮食护理.本组34例患者经过精心有效护理,19例获得妊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萍;万昭君;魏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总结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分析目前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一套由专职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新工作模式,内容包括:选拔设立专职的、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担任术前访视护士;应用专家咨询法确立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内容;按照规范流程实施术前访视.专职护士术前访视新模式使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100%,提高术前访视的效果,满足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赖英桃;何惠芬;彭玉红;王勇;韩书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设问卷对广州、深圳6家医院234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情况,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和执行力,影响执行的因素等.结果 临床护士接受医院感染防控培训较少,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其中对医院感染的概念和涉及人群得分仅(1.89±0.69)分.在执行力方面,消毒隔离执行力较好,平均分均超过2.50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相对薄弱,手卫生依从性差,洗手时间超过15 s的护士仅占57.1%.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不足、专业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储备不足是影响医院感染执行力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总体水平较好,部分环节仍需加强.应设法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提高执行者的认知水平,利用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提升医院感染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丽辉;史瑞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使用诺和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每餐固定胰岛素注射部位:每日注射2次者,早晨进行腹部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每日注射4次者,早晨和下午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上臂注射,睡前进行臀部注射.对照组随机选择注射部位.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P=0.00).结论 规范胰岛素注射部位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使患者血糖早日达标.
作者:胡鹏;于晓霞;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治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0例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予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外贴,对照组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外涂.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第5、第7天的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第2天,显效率为94%(33/35),患者主诉局部红、肿、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方法起效快;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第5、第7天试验组局部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方法缓解局部疼痛效果明显.结论 舒康博水凝胶敷料治疗PICC所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较好,并能有效减轻局部疼痛.
作者:何丽娟;朱雁;齐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广州亚运村医疗门诊部服务岛护士的组织管理与护理实践,为大型群体性国际交往活动的护理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亚运村医疗门诊部服务岛接诊分诊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护理经验.赛前提前集中培训护士的英语、急救、服务礼仪、药品管理、文化习俗和宗教常识,并建立考核制度,实施演练;运动会期间遵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合理安排护士班次和职责.结果 亚运门诊部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圆满完成6 223例病人的接诊任务,其中运动员2 828例,外籍病人3 338例,病人涵盖了来自全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岛护士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无1例投诉.结论 护理服务的对象呈现多元化,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差异影响各国人员就医的护理需求和护理内容,就医需求多种多样,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和合理分诊能力,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是顺利完成接诊工作的关键.
作者:凌冬兰;陈文清;陈春苑;顾玉琴;林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碘伏浸泡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 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严格控制血糖,配合消炎、扩血管、活血化淤、换药等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创面给予中药联合碘伏泡脚,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60,P<0.001);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4,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下肢远端血运,促进溃疡愈合具有更佳治疗效果.结论 中药联合碘伏浸泡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苏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非计划性拔管率已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据文献报道:在危重患者中约有20%~30%的患者有意或无意拔除治疗或监测管道,给治疗护理带来严重干扰[2].
作者:陈仁英;曾秋萍;江雪琴;林显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和常规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入院后次日清晨,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深咳嗽排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设认知因素调查问卷,在采集痰液标本后和报告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后2个时间点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230例患者有5个认知因素与焦虑正相关,包括担心用力咳嗽排痰损伤肺部、担心痰液不符合培养要求、担心疾病无法治愈、担心药物损害身体和担心医疗费用增加(r为0.665~0.753,P<0.01).观察组在2个时间点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5个认知因素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有利于减轻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焦虑.
作者:何佳莉;吴惠蝶;陈伟君;张立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自我揉压天枢穴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社区顽固性便秘患者80例.按患者入选先后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干预组60例(按同样随机方法将干预组分为按揉组、按压组和揉压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便秘常规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按揉、按压和揉压天枢穴,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4周.记录比较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以及粪便性状.结果 除对照组外,干预组内3个亚组干预前后排便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论按揉、按压或者揉压均可缩短排便周期;各组干预前后每次排便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干预前后排便性状变化比较,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干预组内3个亚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按揉、按压以及揉压天枢穴均可显著改善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的症状,缩短排便周期,软化粪便,其效果依次为揉压>按压>按揉.自我揉压天枢穴操作简单、舒适,易于学习和掌握,便于社区推广.
作者:来纯琴;张冉;林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总结30例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今又生)的护理.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消除恐惧心理,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操作前做好充分准备,今又生需保存在-20℃冰箱内,使用时于室温静置融化,切忌反复冻融;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合医生进行瘤组织局部多点注射,注射完后予按压,用纱布铺盖固定,以免脓液渗出污染衣被;行瘤体多点注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溃、肿胀,今又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一过性自限性发热,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注射后加强床边巡视,密切观察注射局部皮肤反应及体温变化,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对症处理.30例患者中7例出现发热,体温38.3~39.2℃,且均发生在注射今又生后3~5 h,经消炎痛栓剂纳肛、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均恢复至正常.
作者:马小延;俞新燕;朱丽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四子散热奄包腹部穴位外敷促进腰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腰椎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四子散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禁食、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止血、抗炎、心理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四子散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四子散热奄包外敷腹部穴位.监测两组腹胀、肠鸣音、排气排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腹胀、肠鸣音、排气排便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子散热奄包外敷能温经、通络、止痛,使腰椎术后患者疼痛减轻,缩短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轻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陈敏玲;廖惠莲;伍慧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观察组107例肿瘤患者实施PICC综合干预措施:将护理再教育作为科室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在置管后给予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涂,带导丝行X线辅助导管定位,大化消毒屏障管理等;对照组129例肿瘤患者采取PICC常规干预方法,比较两组PICC置管后异常情况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PICC置管后异常情况6个指标总发生率分别为40.3%和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5,P<0.01),观察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和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PICC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显著减少肿瘤患者置管后异常情况的发生.
作者:郑艳;赵敏丽;蒋恽;朱燕;邵文娟;施浩婷;张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NICU患儿的父母进行认知和行为干预,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后焦虑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父母均存在焦虑(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得分下降不明显.结论 NICU患儿父母存在焦虑情绪,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取得实效.
作者:李莹;孙一勤;陈三妹;朱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