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婕;李晓玲;陈增蓉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 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与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 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作者:高少茹;刘莉;钟小晶;谭杏贤;刘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 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作者:章央儿;童建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针对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本科护生(2005级-2008级)进行普查.评判性思维得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民族本科护生之间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少数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是(283.65±26.75)、(279.92±30.71)、(266.94±27.99)、(266.40±30.82)、(270.70±18.80)分.汉族与维吾尔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析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回族与维吾尔族、回族与哈萨克族除在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本科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较高,不同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宗教信仰、民族个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整个护理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护理院校针对不同民族护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各民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少鹏;罗满;张艳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塞药加擦洗在妇科手术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妇科已婚择期手术患者,分为阴道塞药加擦洗组、阴道擦洗组和阴道灌洗组各40例.3组患者分别在阴道准备前后取宫颈拭子送细菌培养,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3组患者阴道准备后宫颈细菌培养的阳性例数均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准备前后3组患者宫颈细菌培养阳性例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的效果相当.结论 阴道塞药加阴道擦洗法在妇科术前准备的应用中达到满意消毒效果,且减少了术前阴道擦洗次数.
作者:王晓慧;孙亦珍;谷丽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孢呋辛钠为第2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青霉素的基本结构相似,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1],具有高效、抗菌谱广等特点.近年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过敏反应较轻,引起过敏性休克更是少见[2].
作者:张云琴;李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加温输液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09年每年1-3月住院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83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3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均将20%甘露醇加温至25~35℃后以每125 ml不超过15 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注射冲管,即每推注1 ml暂停1 s,再推1 ml,如此反复,直至推完,然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常规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延长.结论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降低甘露醇输注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林华瑶;王惠莹;王秋杏;蚁泽宜;黄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30例患者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术后出现血运障碍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后第1个24 h内每30 min严密观察皮瓣1次,主要观察颜色、温度、毛细血管的充盈反应以及肿胀情况;24 h后每1 h观察皮瓣1次,至术后3 d;3 d后每4 h观察皮瓣1次.本组有5例患者术后2~6 h内出现动脉供血不足,25例患者术后22 h内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均在30 min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应用地塞米松后每15 min观察皮瓣1次,并仔细记录用药后皮瓣的反应,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做好体位护理:5倒皮瓣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患肢平放于床上,以利于动脉血流;25例静脉回流障碍患者,患肢抬高10~20 cm,以利皮瓣静脉及淋巴回流.同时做好敷料管理,术后伤口敷料底层保持湿润,以利于伤口生长及减少敷料干燥对皮瓣形成压迫.经精心治疗与护理,30例出现血运障碍的皮瓣,完全成活27例,大部分成活2例,1例大部分坏死,改行其他皮瓣治疗.认为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在皮瓣血运障碍可疑的情况下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能有效改善逆行岛状皮瓣血运障碍.
作者:李晓莲;刘东昕;林镇荣;黄晓晖;杨峰涛;曾润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行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前后的的护理经验.术前重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加强手术前的宣教,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及胃肠道准备,有效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注意切口、胃管、引流管等管道的护理,同时重视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患儿术后14例胆汁排出通畅,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反流性胆管炎1例,手术后1例胆瘘行二次手术,经积极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随访3~3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肝功能正常.
作者:陈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 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 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 h后拆除绷带.结果 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 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 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作者:宁清秀;李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17例新生儿期患儿采用经导管介入方法治疗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的护理.患儿人室前完善各监护仪、抢救物品及药品的准备,认真核对患儿术前各项检查结果,控制室温27~29℃,并对手术床进行加温;患儿人室后用小枕协助置合适体位,并根据季节需要选用加温的布类包裹四肢固定后,设置射频打孔发生器于备用状态,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本组术中4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心包积血,1例低氧血症,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发现及时,积极干预后均预后良好.17例患儿介入治疗均获成功,存活16例,1例术后1 d突发病情变化猝死.
作者:黄小梅;袁静;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protein 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由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状况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透析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欧美6个透析中心的联合评价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3%有轻至中度营养不良,8%为重度营养不良[2].
作者:潘惠芳;吴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行出院后上门随访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出院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上门随访组和电话随访组各50例.电话随访组出院后定时电话随访,了解患者饮食、肢体活动、皮肤情况、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电话指导.上门随访组出院后分别由2位专科护士实施连续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意识、心理、肢体活动、管道护理是否正确、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并进行实地指导.比较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上门随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电话随访组为46%,上门随访组明显低于电话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给予上门专科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并且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沈泉妹;贾亚平;金钰梅;朱明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5月-2008年6月重叠综合征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同护理措施,观察组出院后由无创通气专科护理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半年,电话随访第1个月每周1次,以后每个月1次,上门指导前2个月每半月1次,后4个月每月1次,患者若出现疑问或不适则随时电话咨询、门诊随诊,必要时上门指导;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指导,即1周内由责任护士电话回访1次,以后由医生确定下次复查时间,不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家庭无创通气治疗6个月时血气分析值、肺功能检测值、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长低通气时间、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Epworth嗜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次数、住院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叠综合征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认识程度,保证无创通气技术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沈国娣;冯学仁;李晓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分析4例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原因有:导管长度测量及读片误差,PICC异位到右心房致心律失常3例;导管维护不到位,PICC外露部分滑入体内,导管末端至右心房,致右心房附壁血栓1例.均经积极处理后PICC继续正常使用.针对原因提出护理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PlCC置管过程,减轻其心理紧张感;采用一字型测量法等,穿单件病号服或暴露患者穿刺侧肢体,准确测量PICC长度;规范X线片申请单书写要求,并仔细阅读X线片;做好PICC规范化维护及记录;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PICC置管技术,以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解敏君;陈芳;邢晓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应用6 min步行试验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动耐力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根据每分钟心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依据制定活动计划,观察组采用依据6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的个体化活动计划对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结果 锻炼3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完成率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应用6min步行试验结果制定运动锻炼计划可较好地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活动耐力.
作者:宋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容量负压玻璃吸引瓶在持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0例持续膀胱冲洗患者按入院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持续膀胱冲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引流袋接尿管持续引流;观察组采用大容量负压玻璃吸引瓶持续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凝血阻塞例数、膀胱痉挛例数、尿细菌培养结果、尿红细胞计数、人均冲洗液量、人均耗材、人均持续冲洗时间、人均护理时数.结果 两组尿细菌培养均无阳性病例,无尿路感染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尿红细胞计数、人均冲洗液量、人均材料消耗、人均持续冲洗时间、人均护理时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大容量负压玻璃吸引瓶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省时、省力,能减少术后出血、凝血阻塞及膀胱痉挛的发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郑秀云;吴伟仙;郑建萍;郑巧燕;李倩倩;程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永秀;袁晓妮;朱静;胡小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循证医学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和模式,如同整体护理一样,现正逐渐渗入到护理的各个领域.随着循证护理的产生和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EBN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对于临床护理研究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新田;刘雅莉;杨克虎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