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田;刘雅莉;杨克虎
目的 比较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建立针对不同民族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彭美慈等修订的评判性思维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1-4年级本科护生(2005级-2008级)进行普查.评判性思维得分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民族本科护生之间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少数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是(283.65±26.75)、(279.92±30.71)、(266.94±27.99)、(266.40±30.82)、(270.70±18.80)分.汉族与维吾尔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汉族与哈萨克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析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回族与维吾尔族、回族与哈萨克族除在认知成熟度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本科护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较高,不同民族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宗教信仰、民族个性、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整个护理教育过程息息相关,护理院校针对不同民族护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各民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少鹏;罗满;张艳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商品名:泰能)为一种广谱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前的早期治疗.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商品名:乐凡命)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对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以及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可静脉输注本品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作者:胡飞;凌晓红;郑碎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1例先天性valsalva窦动脉瘤破裂与房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心力衰竭的预防和观察,发热、胸痛护理等.及时抽取静脉血做培养,耐心解释每次抽血的目的 ,减轻患者的焦虑;高热多在午后和晚上发生,定时观察和降温;用药期间勤监测肾功能;给予营养护理和焦虑的心理护理.本例患者病情稳定转外院手术治疗.
作者:王含芝;吴燕;何蕾;余美飞;罗飞;田文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沿海地区城市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情况,为家庭护理的进一步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需求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台州市2所老年大学共7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调查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有一定的需求,需求前3位项目依次为:血压监测、健康咨询和饮食指导;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基本相同;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有不同的需求.结论 台州市老年居民对家庭护理有一定的需求,但不同群体需区别对待,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黄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塞药加擦洗在妇科手术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妇科已婚择期手术患者,分为阴道塞药加擦洗组、阴道擦洗组和阴道灌洗组各40例.3组患者分别在阴道准备前后取宫颈拭子送细菌培养,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3组患者阴道准备后宫颈细菌培养的阳性例数均明显下降,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准备前后3组患者宫颈细菌培养阳性例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的效果相当.结论 阴道塞药加阴道擦洗法在妇科术前准备的应用中达到满意消毒效果,且减少了术前阴道擦洗次数.
作者:王晓慧;孙亦珍;谷丽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开始早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相关原因,为统一康复训练实施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6年9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9例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的抗炎、消肿、银杏叶针活血及短波、低频脉冲治疗;均于术后0~6周采用肩关节制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于术后第1天始按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对照组按传统保守方法于术后第6周开始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肩的功能状况.结果 除术后第4周两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第8周、第12周、第16周、第20周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在无痛原则下,肩关节的功能锻炼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作者:张荣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压疮、压疮不同部位的温差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测温仪每天同一时段测量354例骶尾部Ⅱ-Ⅳ期压疮中心温度、压疮边缘温度与旁开5 cm正常皮肤温度,计算3个部位的温差.结果 不同分期压疮中心、边缘、周边正常皮肤温度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90,P<0.001),不同分期间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29,P=0.009),分期与部位间具有交互作用(F=3.006,P=0.019),说明不同分期的压疮及压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 各期压疮疮面温度均高于正常皮肤温度,认为炎症反应等因素可使局部温度升高.为避免局部温度升高增加组织代谢的氧负荷,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压疮治疗中不宜应用热疗设备进行热疗.
作者:高少茹;刘莉;钟小晶;谭杏贤;刘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保肛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使用欧洲癌症协会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及结直肠癌专用问卷,对58例行前切除保肛术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出院后首次门诊随访时(术后第4周)、术后第3个月(化疗中期)、术后第6个月(化疗结束)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术后总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性功能、性满意度及对预后的期望及疼痛、泌尿道症状及男性性功能在术后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随时间延长逐渐好转;而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症状、排便问题与体质量下降问题在术后3个月内变化不明显,术后第6个月则明显减轻.结论 本组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患者总的生存质量在术后6个月内是动态变化的,从术后4周、术后3个月至术后半年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需根据前切除保肛术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
作者:杨婕;李晓玲;陈增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依从性.方法 将59例将进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随机选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院时就臆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3 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 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咳嗽排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 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作者:刘利智;姜雅萍;胡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孢呋辛钠为第2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青霉素的基本结构相似,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1],具有高效、抗菌谱广等特点.近年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过敏反应较轻,引起过敏性休克更是少见[2].
作者:张云琴;李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胃管与鼻空肠管2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住院号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胃管,另一组采用鼻空肠管.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2、第5、第10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及吸人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人住监护病房的时间,分析经济与效益的关系.结果 置管后第5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第10天鼻空肠管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反流率低于胃管组;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鼻空肠管组预后优于胃管组;鼻空肠管组比胃管组人住监护室的时间短: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使用鼻空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木冬妹;张美芬;杨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4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 本组患者抑郁评分是(55.56±9.68)分,高于国内常模(t=22.95,P=0.000),抑郁发生率86.4%.生活质量得分是(58.21±12.87)分.其中病程>15年者、年龄≥60岁者、有并发症者、糖化血红蛋白>7%者、下岗无业者、每天不参加体育锻炼者、重度抑郁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均较高,提示其生活质量相对较差.病程、工作状态是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B分别是1.025、3.315).结论 糖尿病患者86.4%存在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低,病程、工作状态是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根据病程、工作状态、年龄、并发症、日常活动等具体情况,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安诺;李惠萍;周利华;郑红英;沈大洋;曾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15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行胆囊切除、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前后的的护理经验.术前重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加强手术前的宣教,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好皮肤护理及胃肠道准备,有效避免皮肤损伤及感染;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合适的营养支持,注意切口、胃管、引流管等管道的护理,同时重视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反流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患儿术后14例胆汁排出通畅,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反流性胆管炎1例,手术后1例胆瘘行二次手术,经积极治疗护理均治愈出院,随访3~36个月,患儿生长发育好,肝功能正常.
作者:陈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的初期阶段进行总结评价,为核心能力培训的开展提供可借鉴资料及进一步整改依据.方法 根据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框架,自2008年11月开始对人员进行定级、定岗、定职责,分别实施各层级个性化培训,采取护士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手术医生评价3方面综合的方法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所有护士均认为该培训方法能迅速提高临床工作能力,92.3%认为增强了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使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90.6%的护士认为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86.7%手术医生认为护士的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有很大提高.结论 核心能力培训是符合专科发展趋势、可操作性强的在职教育方法,其实施已初见成效,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评价.
作者:林岩;潘丽芬;谭淑芳;彭刚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伴随循证医学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和模式,如同整体护理一样,现正逐渐渗入到护理的各个领域.随着循证护理的产生和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EBN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对于临床护理研究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新田;刘雅莉;杨克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 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 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 h后拆除绷带.结果 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 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 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作者:宁清秀;李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甘露醇加温输液加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导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2009年每年1-3月住院经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83例,按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3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均将20%甘露醇加温至25~35℃后以每125 ml不超过15 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观察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式注射冲管,即每推注1 ml暂停1 s,再推1 ml,如此反复,直至推完,然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常规组在甘露醇药液输完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较常规组延长.结论 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降低甘露醇输注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林华瑶;王惠莹;王秋杏;蚁泽宜;黄志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总结报道36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应用PICC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对策,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因神经损伤、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功能训练等原因,36例使用PICC的患者发生了插管后局部渗血、脱管、导管堵塞、静脉炎、贴膜过敏、穿刺部位感染等护理问题,针对每个护理问题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君桂;周春兰;刘芳;蒋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冲洗引流法在下肢开放性损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3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常规中心负压吸引,观察组进行人工皮封闭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加中心负压吸引(简称冲洗引流法).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通畅、感染、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引流效果比较,观察组引流通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和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开放性损伤行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时,采用冲洗引流法能促进引流通畅、减少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缩短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所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永秀;袁晓妮;朱静;胡小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