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高林春;闵家新;何月霞

关键词:体外循环, 气管肿瘤切除术, 护理
摘要:报道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外循环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注意呼吸深度、频率,针对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短期内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的问题,指导并督促患者做深呼吸,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保证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做好体位护理,为避免气管过度牵拉,影响吻合口愈合,将其下颌与胸前皮肤缝吊,保持头低颈前屈30°,以防止颈部过度后仰致张力过高,造成吻合口断裂;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胸腔引流管护理及出院指导,患者于术后12 d康复出院.随访症状消失,呼吸正常.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吻合口愈合良好.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在护理管理中引入员工帮助计划的初步设想

    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是一项由组织为其成员设计的系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它通过给员工提供生理、心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维护员工身心健康,帮助员工协调关系和处理危机事件,从而实现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目标[1].

    作者:陈树芬;洪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病人性生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后病人性生活的影响.方法 将2005年3月-2006年2月行子宫全切术者62例作为对照组,将2006年3月-2007年3月59例同类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妇科常规护理及宣教,如入院宣教,手术后护理配合,指导恢复性生活时间和随访时间等;干预组由经培训的专科主管护师在病人人院后第1-第2天、术前一天、出院前I~2 d、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第6个月对病人夫妻双方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和手术知识教育、性生理知识教育、术后性生活技巧、性生活频率指导、饮食指导.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在术后第4、第5、第6个月性生活满意情况,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4个月、第5个月病人的性生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阴道干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个月性交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第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子宫全切术病人术后性生活满意率,降低性交疼痛、阴道干涩发生率.

    作者:常俊丽;王爱云;梁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例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结4例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重点预防并发症,进行营养调理,并通过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嗅觉刺激、发音刺激、味觉刺激、家庭支持性护理等措施进行促醒.通过个体化的护理,促进了4例患者意识的恢复,阻止了病情的恶化.认为控制各种并发症、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是延长小意识状态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促进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

    作者:张晓燕;张雅静;赵春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报道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外循环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注意呼吸深度、频率,针对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短期内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的问题,指导并督促患者做深呼吸,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保证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做好体位护理,为避免气管过度牵拉,影响吻合口愈合,将其下颌与胸前皮肤缝吊,保持头低颈前屈30°,以防止颈部过度后仰致张力过高,造成吻合口断裂;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胸腔引流管护理及出院指导,患者于术后12 d康复出院.随访症状消失,呼吸正常.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吻合口愈合良好.

    作者:高林春;闵家新;何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防留置针和输血器脱离

    留置针套管柔韧,可以避免手术中病人体位改变和躁动时引起针头脱出、渗漏、堵塞等故障.同时.留置针流量大,可保证病人大量失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因此,在手术室,留置针已完全取代了头皮针穿刺.

    作者:陶在平;矫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龙血竭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鼻咽癌患者按湿性皮炎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从出现放射性湿性皮炎开始用龙血竭粉末外涂皮损区.用药后暴露创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上敷料,每天涂1~2次,7 d为1个疗程,直到创面愈合;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将纱布浸湿后湿敷创面30 min,每天2~3次,7 d为1个疗程,直到创面愈合.第1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放疗平均中断时间.结果 龙血竭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放疗平均中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部放射性湿性皮炎患者使用龙血竭涂抹局部刨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放疗中断时间.

    作者:侯再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暂时封管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上,经常需按时用药,在输液量不多时,输液结束与需严格按时用药的时间距离又短,若拔针则需再次静脉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又增加护理工作.本科室从2006年10月起,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做短暂封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戴显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配合穴位按摩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症状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通常具有急性上腹痛和血清胰酶升高.大多数患者为轻型,以胰腺水肿为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而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认知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认知现状和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动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和发展、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116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对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情况,护理人员对临床开展心理护理的意见和需求.结果 认同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占95.7%,认同做好心理护理需要具备系统的护理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占84.5%;认为自己缺乏护理心理学知识,不会运用心理护理技术的占45.7%,从未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的占83.6%,只有21.6%护理人员曾经系统学习过护理心理学知识;52.6%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论 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缺乏,临床心理护理应用情况不甚乐观.应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心理学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教育力度,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心理护理工作模式,以进一步推动心理护理落实.

    作者:姚小群;叶丽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妇科患者家属全程参与式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 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方法 160例妇科患者住院期间,在进行每一阶段的健康教育时,让其家属全程参与,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采用自设问卷评价教育前、后的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与往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160例患者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前对各知识面的知晓率为20.6%以下,教育后均达到85.6%以上;工作满意率与往年相比,提高了25.1%.结论 家属全程参与健康教育后,提高了宣教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礼香;吕巧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红花酒精湿敷结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会阴淤肿的疗效观察

    我科2006年9月-2007年10月在治疗产妇会阴淤肿时采用红花酒精湿敷结合红外线灯照射的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三级乙等医院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对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4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单个随机考核.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结果 合格率在80%以下的项目是加药液时不浪费、解释沟通、固定牢固、穿刺后交代事项及安置病人、静脉推注时(或更换时)杜绝空气进入、凝血机制差的病人按压.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穿刺成功率、调节滴速等项目合格率为80%~85%.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工作责任心未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心理素质不稳定,操作技巧有待摸索提高.结论 要从职业道德、安全、人文关怀意识和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着手加强教育,规范操作程序,细化操作流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不断探索输液操作技巧,提高技能.

    作者:张园芳;马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定期复查、什么情况下就诊、就诊是否需人陪同及影响定期复查的因素等.结果 定期复查的患者仅占16%,出现症状即来就诊者占41%,症状严重或自服药物无效后才就诊者占43%.不能定期复查的主要原因有:认为定期复查没有必要、就诊需人陪同、就医不便、经济负担重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年限、经济状况影响患者是否能够定期复查.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突出,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患病年限短、经济状况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定期复查、及时就医的必要性;采取措施.方便患者就医,降低治疗费用;开展社区护理,建立随访制度,通过电话咨询、家庭访视及时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

    总结了83例应用国产的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详细询问患者是否伴有皮肤病或高度皮肤过敏史、有无明显周围血管病变史;术后及时、正确地松解和解除止血器;观察局部并发症.本组5例出现穿刺点少量出血,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使用本器械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是患者成功止血和顺利康复的保证.

    作者:马玲玲;侯春霞;谢欣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持续性呃逆1例

    锁骨下静脉穿刺可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反复浅静脉穿刺的痛苦,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外周血管不好、需输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危重患者抢救等.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其静脉解剖位置复杂、静脉深、操作难度大,置管过程中可损伤邻近器官,临床上曾有气胸、血肿、血胸、淋巴管损伤、气体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而我科于2007年12月发生1例因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持续性呃逆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奥;唐红;朱慧娟;乔爱珍;窦紫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的研究

    目的 提高骨科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骨科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通过成立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小组.采取书写、修改、临床应用、再修改、定稿的方式完成了共性与专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及落实检查登记单.结果 经临床试用,每种疾病的路径表针对性强,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有利于患者的学习,也对护士的工作起指导作用,一方面提高教育的知晓率,另一方面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研制科学、统一的骨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内容,能够为护士提供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为骨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杨骏;吴丽心;杨芳;陈培能;李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的实践进展

    由Kolcaba氏首先提出概念、台湾萧氏继而制定模式的舒适护理,其目的是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

    作者:雷陈丽;申黎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丹怡与洛赛克存在配伍禁忌

    2007年5月,笔者在配制静脉输液的液体时,发现丹怡(止血药,5 ml/支,化学名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洛赛克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高早琼;鲁丹丹;黄友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透视下经皮注射博莱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眶内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眶内静脉畸形患者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局部注射博莱霉素碘油乳剂的护理经验.患者术前多存在自卑心理,予加强心理疏导.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尤其是影像学检查.患者术后局部肿胀明显,术后协助取高枕位,以利头部静脉回流;做好患者术后局部胀痛及患侧头痛的护理;患者术后眼球突出明显.眼睑闭合不全,存在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的危险,指导患者外出时戴上深色眼镜或加盖眼罩保护,加强角膜保护,鼓励患者多食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加强角膜上皮营养,眼部水肿较重者,予50%硫酸镁湿敷,必要时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现眼眶内出血、皮肤坏死、异位栓塞和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作者:冯建宇;周春兰;陈勇;许小立;杨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卡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家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在术后2~3周出院,术后的功能康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各种疑问又常常难以及时解决,所以在家庭康复训练时,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各种并发症.

    作者:韦颖屏;唐宝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