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怡与洛赛克存在配伍禁忌

高早琼;鲁丹丹;黄友梅

关键词:丹怡, 洛赛克, 配伍禁忌
摘要:2007年5月,笔者在配制静脉输液的液体时,发现丹怡(止血药,5 ml/支,化学名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洛赛克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房基础护理班次改革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改革基础护理班次和工作流程,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 某老年病房自2007年6月将传统的基础护理展晚班(6:00-10:00,18:00-22:00)和中午班(8:00-15:00)改革为基础护理早班(6:00-14:00)和晚班(14:00-22:00),并调整工作流程.使用基础护理质量效果评价表对护士完成的基础护理工作进行评价.结果 基础护理质量得分由改革前的(94.68±1.38)分提高至(97.70±1.43)分(t=10.75,P<0.01).结论 基础护理早班和晚班的设立,满足了老年患者对基础护理的需求.

    作者:张俊红;王阳;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聚丙烯网片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护理

    报道22例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改良的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加聚丙烯网片阴道前壁加固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前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和预后;术后严密观察排尿情况,做好导尿管护理,做好网片侵蚀护理、便秘及会阴体疼痛护理;康复期以盆底肌功能训练为重点,认真详细地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18个月,疗效满意.

    作者:李小萍;徐肖文;邱笑飞;吴娇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例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结4例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重点预防并发症,进行营养调理,并通过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嗅觉刺激、发音刺激、味觉刺激、家庭支持性护理等措施进行促醒.通过个体化的护理,促进了4例患者意识的恢复,阻止了病情的恶化.认为控制各种并发症、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是延长小意识状态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促进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

    作者:张晓燕;张雅静;赵春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8-9月拟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208例患者为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课堂进行健康教育;2006年6-7月同类患者203例沿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为对照组,采用问卷分别对干预组(在课后)、对照组(术前1 d)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在介入诊疗期间,管床护士对两组的配合性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介入诊疗期间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课堂,患者遵医行为程度、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健康教育课堂是一种好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裴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制消毒包布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危重症病人常要进行深静脉置管,以保证液体的输入、中心静脉压的监测,由于输液种类多,深静脉导管末端需要连接多个三通管和肝素帽,以连接多条输液管道,这些连接部位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作者:张艳;魏红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三级乙等医院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2007年10月对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4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单个随机考核.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结果 合格率在80%以下的项目是加药液时不浪费、解释沟通、固定牢固、穿刺后交代事项及安置病人、静脉推注时(或更换时)杜绝空气进入、凝血机制差的病人按压.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穿刺成功率、调节滴速等项目合格率为80%~85%.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工作责任心未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心理素质不稳定,操作技巧有待摸索提高.结论 要从职业道德、安全、人文关怀意识和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着手加强教育,规范操作程序,细化操作流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不断探索输液操作技巧,提高技能.

    作者:张园芳;马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透视下经皮注射博莱霉素碘油乳剂治疗眶内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眶内静脉畸形患者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局部注射博莱霉素碘油乳剂的护理经验.患者术前多存在自卑心理,予加强心理疏导.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尤其是影像学检查.患者术后局部肿胀明显,术后协助取高枕位,以利头部静脉回流;做好患者术后局部胀痛及患侧头痛的护理;患者术后眼球突出明显.眼睑闭合不全,存在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的危险,指导患者外出时戴上深色眼镜或加盖眼罩保护,加强角膜保护,鼓励患者多食含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加强角膜上皮营养,眼部水肿较重者,予50%硫酸镁湿敷,必要时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结果 所有患者未发现眼眶内出血、皮肤坏死、异位栓塞和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

    作者:冯建宇;周春兰;陈勇;许小立;杨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回顾分析22例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共发生早期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脂肪液化裂开3例,肠梗阻2例,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储尿囊漏各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治疗处理均痊愈.认为加强围手术期全方位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术前训练深呼吸、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及保护切口的技巧,积极治疗合并症,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切口的观察与护理、呼吸道管理及腹部体征的观察;经常挤压引流管,保持气囊导尿管和新膀胱造瘘管引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若新膀胱造瘘管周围溢尿应考虑气囊导尿管和新膀胱造瘘管堵塞,应及时膀胱冲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给予饮食、活动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解答其疑虑,是增强患者对手术的生理和心理顺应Ζ性、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婕;袁龙梅;黄玲;张善艳;丁蓉;熊金红;胡婷;黎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报道69例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针对脑外伤引起的意识障碍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对神经症、类精神分裂症者,运用暗示、共情、认同等心理治疗手段,保护患者的安全,稳定患者的情绪,再进行药物治疗;对智能和记忆障碍者,尽早给予康复训练,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本组治愈46例,好转20例,3例转院治疗.

    作者:陈锁红;倪小英;刘兴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器械保护卡在金属医疗器械包装中的应用

    常规金属器械,如拆线剪、组织剪、止血钳、小手术刀等,因其体积小、方便存放,广泛被临床采用,但这些小件金属器械常因尖锐部件未加保护卡,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尖锐部戳出损坏包装袋,破坏了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而影响临床使用.

    作者:任珊娜;郭彩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个人数字助理在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人数字助理(PDA)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2005年5月开始在临床6个病区试用.2006年9月在全院71个病区全面应用PDA于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床旁采集患者体征数据,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简化医嘱执行流程,同步记录护理操作耗材,共享信息生成交班报告.结果 护士从大量繁琐、低效的工作环节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1名护士中午采集体温、脉搏、呼吸等各项体征数据并绘制体温单由原来平均需1 h缩短为0.5 h;原来需要2 h左右才能书写完成的交班报告,通过护理记录的信息共享0.5 h即可生成;护理工作向无纸化和信息化发展,使病区纸质护理表格使用量较前减少了13%;为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增加.提高了患者满意率(2005年为97.96%,2006年为99,50%,2007年为99.66%);护理文书合格率由2005年的97.82%上升到2007年的99.78%.结论 PDA可优化临床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工作效率、护理安全性和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皮红英;魏畅;王建荣;张黎明;程艳爽;陈运奇;施征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报道1例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外循环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大,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注意呼吸深度、频率,针对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短期内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的问题,指导并督促患者做深呼吸,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保证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做好体位护理,为避免气管过度牵拉,影响吻合口愈合,将其下颌与胸前皮肤缝吊,保持头低颈前屈30°,以防止颈部过度后仰致张力过高,造成吻合口断裂;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胸腔引流管护理及出院指导,患者于术后12 d康复出院.随访症状消失,呼吸正常.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吻合口愈合良好.

    作者:高林春;闵家新;何月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教育理论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成人教育理论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先评估学员学习需求,根据评估调整教学内容;课堂学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课后学习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性自主研究性学习;教师为学员提供更多帮助及学习资源.结果 93%学员对开展成人教育理论的课程满意,95%学员认为培训中应用成人教育理论能满足学习需求,教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结论 应用成人教育理论使专科护士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李惠萍;王维利;房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定期复查、什么情况下就诊、就诊是否需人陪同及影响定期复查的因素等.结果 定期复查的患者仅占16%,出现症状即来就诊者占41%,症状严重或自服药物无效后才就诊者占43%.不能定期复查的主要原因有:认为定期复查没有必要、就诊需人陪同、就医不便、经济负担重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年限、经济状况影响患者是否能够定期复查.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突出,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患病年限短、经济状况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定期复查、及时就医的必要性;采取措施.方便患者就医,降低治疗费用;开展社区护理,建立随访制度,通过电话咨询、家庭访视及时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巧防留置针和输血器脱离

    留置针套管柔韧,可以避免手术中病人体位改变和躁动时引起针头脱出、渗漏、堵塞等故障.同时.留置针流量大,可保证病人大量失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因此,在手术室,留置针已完全取代了头皮针穿刺.

    作者:陶在平;矫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在临床实施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的做法与体会

    为了使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实际,2006年1月以来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改在临床患者身上进行.具体方法是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申报考核项目,拟定操作程序及考核标准,结合健康教育实施月考核,年统考,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评优考核.结果 :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后2007年各项护理指标同实施考核前的2005年相比有明显提高,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由97%上升为99%,健康教育知晓率由98%上升为99%,2007年3月玉溪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玉溪市调查队对我院的调查显示,公众对护理技术好的评价占99%,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结合临床考核相应的专科操作,对培养专科护士大有好处,有利于加强护士的整体护理意识.对培养护士的科学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实战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很大的促进.

    作者:李长琼;蔡德芳;张树萍;段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正压通气拔管法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两种拔管方法对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心血管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4例心内直视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在两组患者均达到撤机拔气管插管(简称拔管)指征,采取同样的拔管前后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边吸引边拔管方法,观察组在患者吸气期给予0.5~1.5 kPa(5~15 cmH2O)正压通气,于呼气时拔管.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基础值,监测拔管后1 min、5 min、10 minMAP、HR、SpO2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拔管后MAP、HR上升明显,持续到拔管后10 min仍高于基础值水平(P<0.05),SpO2下降,拔管后10min仍低于基础值水平(P<0.05);观察组拔管后1 minMAP、HR均有所增加(P<0.05),至拔管后5 min基本恢复到基础值水平,且到拔管后10 min始终保持在基础值水平(P>0.05),SpO2在各时点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正压通气拔管法拔管后MAP、HR、SpO2等心血管指标更为平稳,提示该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拔管方法.

    作者:蔡柔妹;宋义英;周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2005年7月-2007年7月住院治疗的653例急性白血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填写统一的个案登记表.其中386例为医院感染组,267例无任何感染者为非医院感染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59.1%,多因素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5项,分别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肛周疾患、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结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肛周疾患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量及血小板计数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徐慧颖;李亚洁;赵洁;廖晓艳;谭琳玲;钟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不同尿管牵引重量止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尿管牵引止血的有效牵引重量.方法 186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各用200 g、350 g、450 g重量牵引尿管,观测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发生尿管堵塞的情况,评价牵引的效果.结果 术后48 h,用20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其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多,平均每高倍视野52个,发生尿管堵塞9例;用350 g和45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分别是25个和23个,尿管堵塞发生率均为0.在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方面,200 g牵引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50 g牵引组和450 g牵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牵引尿管止血的效果不是随牵引重量增加而提高,其佳牵引重量为350 g.

    作者:卢玉贞;王燕红;林云;林硕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发副肿瘤天疱疮的护理

    副肿瘤天疱疮是伴发肿瘤的特殊类型的天疱疮,因伴发白血病需定期化疗,故天疱疮症状难以显著缓解,护理难度大.本例患者年龄大、病情反复,皮肤症状严重,表现为腋下、会阴部皮肤水疱,口腔黏膜和舌水肿、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眼结膜、肠黏膜糜烂等.认为加强皮肤、黏膜的针对性换药和局部观察,及时清除分泌物是关键;帮助患者勇敢面对现实,建立强大的心理支持是重点;观察免疫抑制剂、激素的不良反应,防止低血钾,加强营养支持等是保障.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本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