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防治体会

胡明进;朱洪祥;洪克胜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尿道狭窄, 尿道扩张, 经尿道狭窄环冷切开(TUDS)
摘要:目的 探讨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108例TURP术后患者8例发生尿道狭窄,其中5例为前尿道狭窄,3例为后尿道狭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狭窄部位治疗措施及预防重点.结果 适当的术前尿道扩张及适合的镜鞘粗细是预防前尿道狭窄的重要措施,过高的电切温度是导致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之一,尿道扩张及TUDS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办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在早期诊断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窒息组48例(轻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20例)、对照组20例,生后1、5、10d测定血清CK-MB和cTnI水平.结果 窒息组生后1d血清CK-MB和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均<0.01),治疗后呈逐渐下降.生后5d血清CK-MB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K-MB和cTnI均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但cTnI窗口期更长,更具有特异性,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颈动脉灌注术治疗急性期脑梗塞37例观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灌注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尿激酶或降纤酶、地塞米松、维生素C、20%甘露醇、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灌注液,进展性脑梗塞用含尿激酶配制液,非进展性脑梗塞用含降纤酶配制液,经病灶侧颈动脉灌注治疗37例;对照组32例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 颈动脉灌注治疗组37例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效果显著,无无效病例.结论 颈动脉灌注术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好、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无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吴仕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尹铁汉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经验

    尹铁汉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及妇科疑难杂症.笔者侍诊师侧,多蒙教诲,现将先生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尹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钙拮抗药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绞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等血管疾病的治疗,此文简述了钙拮抗药的主要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观荣;刘黎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连续24小时食道下pH值<4并持续在15秒以上,食道钡剂造影检查对Ⅰ~Ⅳ级的诊断标准胃食管反流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后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用小剂量红霉素,对照组用西咪替丁,两组观察呕吐、拒乳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有肝损害发生.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肯定,安全、经济.

    作者:黄国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序贯透析抢救急性心衰肺水肿的观察护理

    序贯透析是指在一次治疗中,透析和超滤分开进行[1].超滤的动力是跨膜压(TMP),即膜内正压、膜外负压之差,超滤可以在透析之前、中、后进行[1].患者多由于无尿而入量过快,透析不充分或透析间期水入量控制不严,使体内潴溜过多水分,导致心脏急性容量负荷过重而失代偿心衰.我院1998.8~2006.8抢救急慢性肾衰引起的急性心衰、肺水肿患者58例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恋;齐淑琴;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温阳益气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多年来笔者以温阳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汤方治疗以心阳气虚为主要证候的冠心病,获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青;邱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

    重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传统治疗首选麦角胺咖啡因,但该药对特殊性血管神经头痛不适用,适用者其有效率只有60%,有其局限性,采用安定和甘露醇治疗方案,则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于瑞才;李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复明行动中超声乳化晶体植入的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连台手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历年复明行动中大批量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及确保手术连贯、快捷、顺利进行的护理措施进行操作并分析.结果 历年复明行动中,未因准备不足、配合不当而延误手术.结论 小组护理配合是使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红梅;于晓;张素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初发和再发阑尾炎周围血象差异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初发和再发阑尾炎患者周围血象差异及手术时机.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336例,分为初发组和再发组,观察其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和术中阑尾病理改变.结果 初发组的血象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和术中阑尾病理改变与再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好的方法,再发性阑尾炎因容易发生坏疽或穿孔,更应尽早手术.

    作者:吴安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双介入治疗18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86例ANFH患者的340髋先经大转子向股骨头方向直接钻孔股骨头坏死区内,降低髓内压力,注入灯盏花素注射液10~20 mg,然后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直接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灌注股骨头供血动脉,使高浓度药物迅速发挥作用,改善股骨头的供血情况.结果 186例340髋获随访1~6年,根据1995年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拟订的100分标准,Ficat Ⅰ~Ⅱ期优良率92%,Ficat Ⅲ~Ⅳ期优良率75%.结论 双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副作用、疗效高等优点.

    作者:曹培刚;金明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记录单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我们医院在2004年实行了该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访视记录不全面、叙述繁琐等不足.为此,我们设计了简单的访视记录单,自2005年使用至今,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飞;关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方法改进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方法枝术改进.对36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36例病人均无胰漏的发生.结论 改进后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安全、简单、可靠.

    作者:杨隆劭;毛维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痹痛型颈椎病的治疗

    目的 报道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3.2至2005.12共治疗痹痛型颈椎病106例,运用外治与内治相结合,辨证论治,以按摩牵引为主,配以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结果 106例中优48例占45%,良32例占30%,好18例占17%,差8例占8%,总有效率达92%.结论 祖国医学治疗颈椎病是以整体观念为主,根据病情辨证论疗效确切.

    作者:张梓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脂血症中药治疗前后的血脂分析

    通过对132例高脂血症患者的分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分析的检测,发现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有年青化的趋势,患者对常规的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是十分显著,但中药治疗后则降脂效果显著提高,可以达到明显的疗效.

    作者:赵波;张梦萍;龚兆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治疗

    我院儿科于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28例,经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水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护理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角色定位

    护生实习阶段,是课堂教和学的延续与深化,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是护生从事护理职业的引导者,一次成功的带教取决于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相互角色认识,取决于他们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与相互理解.下面对带教老师与护生的角色认识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杨淑琴;刘金锷;沈秀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胸腔积液肺功能改变8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 对8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肺功能改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不同量胸水对肺功能的影响有差异,大量胸水的肺功能普遍异常,而少量胸水的肺功能测定均基本正常.结论 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胸腔积液的容量,而且与肺实质受压迫状况有关,且胸腔积液对肺功能的影响是可逆的,随胸腔积液减少而逐渐恢复.

    作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对比分析(附20例报告)

    目的 对比分析肺部孤立性结节在X线胸片与CT上的表现.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3.5cm肺内孤立性结节20例,全部病例先摄X线胸片再做CT扫描,对2cm结节再做薄层扫描.结果 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诊断有帮助:母子灶,结节连缘分叶、棘状突起和毛刺征、空泡征、肺结节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而小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3cm病灶如出现空洞都以良性病变为多见.结论 通过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例常规X胸片与CT进行分析探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以提高本病例的认识、了解.

    作者:赵桂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巨大外生性肝囊肿的CT诊断(文献复习及4例报导)

    目的 提高外生性巨大肝囊肿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4例直径超过14cm的巨大外生性肝囊肿的CT表现及MPR特征.结果 4例患者中,3例位于肝左叶内侧段下方,1例在右后叶下段的后下部,囊肿大20cm、小14cm.结论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肝囊肿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向明;周永生;苏锦权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