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59例血清尿酸检测结果降低患者的分析

陆芳梅

关键词:血清尿酸测定, 尿酸检测, 尿酸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 现报告如下, 肾功能损伤, 住院患者, 诊断试验, 血清浓度, 痛风, 嘌呤代谢, 浓度增高, 临床, 可能原因, 机体, 还原物质, 人体内, 浓度低, 合并症, 酸性
摘要: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体内尿酸约有2/3由肾脏从尿液排出.血清内尿酸浓度增高可继发尿酸性痛风,故临床上血清尿酸测定常常作为痛风和肾功能损伤的诊断试验.血清浓度降低往往易被临床忽视,尿酸作为一种还原物质在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尿酸浓度降低不可忽视.现对我院59例血清尿酸浓度低于90μmol/L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讨论其降低的可能原因及合并症,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和CT在输尿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输尿管癌是泌尿系统中的少见肿瘤,由于其位置深,早期诊断困难.我们收集了8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的超声和CT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种方法治疗寻常疣258例临床观察

    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科采用了三种方法治疗寻常疣25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关于医院建立分级成本核算体系的设想

    医院目前大都已实现院级和科级两级核算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医院管理科学化的实际需要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导致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医院必须建立以收费项目为核算单位的第三级核算乃至以病种和病例为核算单位的第四级核算体系.

    作者:林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临床效果的分析

    宫颈是否成熟是晚期妊娠引产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丰;苏蕴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超短波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50例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超短波治疗效果,自01年至05年中应用超短波治疗50例疗效观察,疗效较优治愈率达75%.

    作者:王荔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探讨

    目的 了解胃肠破裂延期就诊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对76例胃肠破裂延期就诊患者进行诊治,并提出临床体会.结果 在76例延期就诊患者中,有4例严重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胃肠破裂是一种危急病症,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医生诊断明确后应早期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错过抢救良机.

    作者:黄永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内镜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分析

    急性食管粘膜损伤并非少见,但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研究报导不多.1994年~2005年我们在对18695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诊断急性食管粘膜损伤43例,现就其内镜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科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各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机体的代偿能力和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将直接影响骨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和术后的康复.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贾利敏;刘小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种不同术式切除大子宫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切除大子宫的三种术式特点及选择原则.方法 随机分组2004年7月~2005年12月159例子宫超过12孕周大小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AH)55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4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56例,进行对比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TAH组、LAVH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TVH组;术中出血量LAVH组比TVH、TAH组增多;术后镇痛率TAH组显著高于TVH组和LAVH组;术后病率TAH组显著高于TVH组和LAVH组;术后住院时间TAH组显著长于TVH组和LAVH组;术中并发症TVH组有一例膀胱损伤,术后TAH组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结论 大子宫切除术选择TVH和LAVH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但LAVH兼有TAH和TVH的优点.应根据各自术者的操作特长和具备的不同条件恰当选择三种术式,对于子宫如孕16周以下者LAVH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庆兰;黄华仪;刘永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阑尾炎穿孔并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引起腹膜炎在手术后很容易造成手术切口的感染,而延缓病人康复.我们对36例该类病人采取各有效措施,防治术后切口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剑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脾益肾法治疗肾病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肾病综合征一旦确诊即以激素作为主要药物.但激素往往引起许多副作用,发生柯兴氏综合征、感染、类固醇性溃疡、类固醇糖尿病、低钾血症、肌痛、肌病、精神失常、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而且停用激素或激素减量过程中疾病易复发.为此,我们于1996~2005年应用中医健脾益肾法自拟方为基本方,佐以辨证施治治疗肾病综合征48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少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通过对本组5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SLE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23~51岁,平均35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疼痛、咳嗽、胸闷、气促、蝶形红斑、蛋白尿,其中1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另一例并发严重的心脏病变而死亡.实验室检查5例抗核抗体阳性,血沉增快.5例临床均除外合并结核和细菌感染,且加强激素治疗有效.结果 1例表现为肺实变影,同时伴毛玻璃样改变,渗出性炎症改变,两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1例表现为两肺间质性炎症改变及大小不等结节状影,肺野透亮度下降,肺纹理增多、紊乱.另外1例表现为右上肺后段炎症渗出改变,其周围肺纹理紊乱.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部改变有某些比较典型的CT征象,结合临床和病理可以做出诊断.

    作者:霍毓平;范卡;庞井岗;陈明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单纯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故以化疗为主.口腔溃疡是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患者感染、发热并发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本文回顾分析了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滋养细胞肿瘤化疗6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探讨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原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朱沂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端粒酶、DNA异倍体、CA19-9与CEA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胸水比较

    目的 评估端粒酶、DNA异倍体、CA19-9指标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恶性胸水、结核性胸水、漏出性胸水应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端粒酶、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磁性抗体分离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A19-9及CEA,比较各指标的差别.结果 ①恶性组各指标的阳性结果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端粒酶、DNA异倍体、CA19-9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均优于CEA.②结核组和漏出液组也有少量的阳性结果,但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1).结论 端粒酶、DNA异倍体、CA19-9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均高于CEA.各指标对鉴别恶性与漏出性胸水的效果优于鉴别恶性与结核性胸水.

    作者:王秀蕊;薛承岩;卢云涛;杜新生;李桂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32例

    目的 应用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压疮患者32例,每三天更换一次敷料.结果 痊愈22例,创面干燥、分泌物减少9例,不良反应5例.结论 DuoDERM CGF凝胶敷料治疗压疮疗效快,使用方便.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合用尼莫地平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作为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应用于脑梗塞的治疗,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尚未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尼莫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经有了较深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我们使用依达拉奉合用尼莫地平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子瑜;孙立东;席炜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乳腺湿疹样癌6例诊治体会

    乳腺湿疹样癌又称为乳腺Paget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癌,本病发生率约占女性乳癌的0.7%~3.0%.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348例乳腺癌患者仅包括6例乳腺湿疹样癌.

    作者:樊艳;王丽;王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发挥医院党组织保障职能坚定以德治院路线不动摇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关怀,德治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客观要求的必然.本文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从讲政治的高度阐述了以德治院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探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做好真正服务于人民、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作者:杨怀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乏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保持肠道正常pH值对轮状病毒感染继发乳糖酶缺乏(LD)而腹泻的婴幼儿的影响.方法 我院儿科对2004年9月~2006年9月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大便还原糖阳性、大便pH小于7的腹泻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暂停含乳糖类饮食或低乳糖饮食.治疗组给35℃的1.4%碳酸氢钠灌肠,每公斤体重给5%碳酸氢钠5.6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3.4ml或注射盐水13.4ml,水溶加热至35℃,头皮针去掉针头,经肛门把直径约2mm的软管插入约15cm,每日一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经χ2检验及Kidit分析,婴幼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 碳酸氢钠灌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酶缺乏(LD),疗效可靠,经济方便,实用.

    作者:杨春富;陈雯微;温亚香;孙维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放腹水的体会

    腹腔穿刺放腹水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手段之一.我科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代替传统的腹腔穿刺放腹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腹部胀痛和腹水压迫引起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同时进行了腹腔内注射药物.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马湘云;严晓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