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法复苏技术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体会

张永琼;王明仙;陈月灵;高惠敏

关键词:新法复苏技术, 新生儿窒息, 死亡率, 脑损伤
摘要:目的 观察新法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216例新生儿窒息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71例,死亡22例.对照组:245例新生儿窒息应用传统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89例,死亡38例.结果 新法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2.64%降至8.26%.结论 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是适合各级医院应用的适宜技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致全身性高凝状态,如高脂血症引起血浆粘滞度增加,血小板异常聚集促使凝血因子XI激活等,有血栓形成倾向.既往用普通肝素或潘生丁等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不佳.精制蝮蛇抗栓酶是蝮蛇毒中的提取物.我院于近年来采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抗凝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了依据.并与单用肝素激素与丹参等治疗的50例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健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3例喘息性疾病与254例下呼吸道感染对比,了解两者患佝偻病的情况.再将喘息性疾病分为3组,第1组19例,伴有佝偻病,加用维生素AD(V-AD)和钙剂治疗,第2组18例,也伴有佝偻病,不用V-AD和钙剂,第3组36例,为单纯喘息,也不用V-AD和钙剂,观察3组疗效.结果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伴有佝偻病的比例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第1、3组优于第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第1组不如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与喘息性疾病有关,佝偻病导致喘息性疾病恢复更慢,加用V-AD和钙剂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癌与胃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消耗性疾病(肝癌、胃癌)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癌组32例,胃癌组36例,健康对照组60例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 肝癌组血清PA为(208.7±40.9)mg/L;胃癌组血清PA浓度为(212.3±44.6)mg/L,健康对照组血清PA浓度为(336.7±52.8)mg/L,表明消耗性疾病血清PA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测定是消耗性疾病低蛋白状态和营养评价很好的指标.

    作者:周纪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病人下肢手术的应用

    肥胖病人可出现严重生理改变及并发相关疾病,且肥胖引起的解剖异常也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因此,麻醉方法常常难以选择.近年来我们对肥胖病人下肢手术应用单间隙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EA)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会;蔡红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一周内开始行康复训练,包括保持良姿位、关节活动训练、床上移动训练、ADL训练,并配合舒博士F2-3型中风康复治疗仪治疗.四周后按Bare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康复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严姣娥;陈爱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剂量F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顺铂、氟脲嘧啶方案(小剂量FP方案)同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入组标准随机分成小剂量FP方案化疗+常规放疗组(试验组)和常规顺铂、氟脲嘧啶方案(常规FP方案)化疗+常规放疗组(对照组).常规放疗采用60Co或6MV X射线3野等中心照射,2GY/次,1次/天,5天/周,总剂量56-60GY/28-33次.对照组采用放疗同期使用常规FP方案化疗:顺铂(DDP)75~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9天,氟脲嘧啶(5-FU)4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第29~33天.试验组采用放疗同期使用小剂量FP方案化疗:5-FU 250mg/m2/d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输注维持24小时,连续28天,DDP 5~7mg/m2/d静脉滴注1小时,每周用5天,共3~4周.结果 试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0.0%、33.3%.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33.4%、16.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7个月与19.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FP方案同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高、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建伟;刘俊;孙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评价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紫杉醇60g/m2 d1.8.15,DDP25mg/m2 d1.8.15 ,5FU 500mg/m2 d1.8.15,四周为一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1例患者CR 1例,PR 12例,SD 11例,PD 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结论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徐珍;孔颖泽;徐建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慢性溃疡的换药护理

    静脉曲张引起溃疡是常见的并发症,创面久治不愈,局部换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1].针对换药难度大、病程较长的问题,我院依据创面修复过程的不同分期,采取相应的换药措施,疗效显著.

    作者:温桃容;刘大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外科术后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本文介绍了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570例手术后患者观察与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患者手术后的病情动态观察,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重视术后患者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患者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是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福荷;漆成军;苏宝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微创锥颅术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微创锥颅术是近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已开展微创锥颅术200多例[1],观察了微创锥颅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甲状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超敏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志雄;李康增;董军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9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3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4.5%.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25例,有效率45.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戚园;杨珏;葛国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独阿齐霉素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红霉素25~30mg(kg*d),静滴1次/d,3~5d,体温正常即改为阿齐霉素10mg/(kg*d),1次/d,静滴3d停4d,进入序贯治疗,对照组静滴阿齐霉素10mg/(kg*d),1次/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床上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联合阿齐霉素序贯治疗较单用阿齐霉素治疗退热时间短,疗效高,且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徐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衰伴快速房颤24例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衰伴快速房颤为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多数病例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处理后心衰改善,心室率下降,但亦有部分病例虽经上述处理,心衰无好转,心室率甚至更快.笔者在2000年8月至2005年3月期间对24例此种病例应用艾司洛尔一次静脉注射后,心室率明显下降,心功能改善,且血压无明显下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银福;刘建林;沈康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09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鲍颖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体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AHH)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在体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组(ANH);Ⅲ组为AHH.观察心肌缺血45 min及再灌注180 min时SOD、MDA含量变化、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及Bax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Ⅲ组再灌后SOD活性增加,凋亡指数和Bax含量减少,Bcl-2含量增加(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损伤减轻.Ⅱ、Ⅲ组间比较,各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AHH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和调节Bcl-2及Bax表达来减轻I/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程明华;方雄水;林拥华;杨普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阿替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进行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5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服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光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X线诊断漏误诊原因探讨

    多原发癌指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两个恶性肿瘤经证实两者不相连续;重复癌指发生在同一部位或者不同部位的两种组织来源不同的恶性肿瘤,两者均是临床较少见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同时性多原发癌或重复癌指两种癌瘤发生时间相隔在6个月以内,临床更少见.其术前诊断相当困难,作为胃肠道常规检查手段即胃肠道X线造影检查,其漏误诊率相当高.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我们搜集1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消化道多原发恶性肿瘤,对其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漏误诊原因,总结如下: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62例弱视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索传统弱视治疗方法在弱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62例弱视儿童均用1%阿托品眼水散瞳.采用网膜检影法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同时用遮盖及精细目力训练(均未使用弱视治疗仪).每月复诊一次,根据视力调整遮盖比例及精细目力训练的具体方法,每半年验光一次,据客观验光度数及眼位情况,调整眼镜度数.结果 传统弱视治疗方法,效果良好,经济适用.结论 弱视治疗疗效与患儿就诊的年龄、弱视的类型及程度有关.

    作者:庞慧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基层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方法 自2004年6月起,建立并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组织,加大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论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申存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开展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以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 MPCNL 治疗的26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单侧肾结石17例,双侧肾结石3例,双肾结石及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结果 24例行一期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85%,手术时间平均2.5h;术后有明显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因术中出血多,肾盂穿孔,通道迷失而中转改开放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1d.结论 MPCNL是一种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适应于具备一定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应东;侬锦富;王宏;乐立虎;王代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