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脑血管意外致足部功能障碍者,他们在生活、功能锻炼中由于没有一双适合的鞋,导致诸多不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此类病人穿的鞋,此鞋的应用将解决患者的困难,也解决患者家属的困难,同时还起到保健、养脚的作用;它还适合风湿病、足部循环不良的病人应用,也适合健康人的保健需要.
作者:李红英;赵英;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但其费用高.在基层医院的今天,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仍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医源性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率,并且价格低廉,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相当的手术方法,仍然是基层外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我院自1999年6月~2006年6月设计了2.5~3.0cm微创口胆囊切除术,手术80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手术切口、方法、设备要求以及适应证作一探讨.
作者:何树群;王文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小儿机械通气(MV)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06年我院呼吸机治疗的148例危重小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发生率为39.2%;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4.7%),革兰阳性球菌次之(23.1%).结论 在治疗VAP时,经验用药除了要考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外,还必须注意耐药葡萄球菌感染.
作者:黄木营;黄小丽;赖坤生;张穗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肝脏疾病常引起毗邻的胆囊受累,导致其声像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非胆囊本身炎症所致.笔者收集2000~2005年相关病例342例,分析其胆囊声像图变化.
作者:王菊娣;赵桂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病人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相应的上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常因玻璃体反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致盲,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因患者代谢功能障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对56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医院竞争的焦点在于人才竞争,因为,医院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多年的改革实践、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医院发展之本.医院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和关键性人才对医院的发展有极端的重要性,医生的水平就代表着一个学科,甚至医院的水平,如何留住人才,管好人才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单位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分子的任用;二是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三是知识分子群体功能的发挥;四是对知识分子如何做好扬弃性指导.知识分子的激励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分子的管理,也就成为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激励理论原理,就知识分子激励问题略谈一管之见.
作者:吕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系统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造影时患者仰卧位,腹部加固定压迫器,静脉注射76%泛影萄胺40 ml,30 min去掉压迫器.检查时间长,年老体弱者及儿童特别是-些有腹部疾患的病人,不宜压迫,检查受到限制.近年来我院应用透视下做了18例非压迫静脉肾盂造影,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姚利华;蔡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间,共收治胎儿宫内窘迫72例,均采用给孕妇吸氧、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150ml,静脉推注25%葡萄糖液40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1g,结果10分钟内胎心好转者14例,占观察总数的19.44%,10~20分钟胎心好转38例,占观察总数的27.78%,胎心好转后,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结束分娩或保胎治疗,产时产后给新生儿进一步促肺泡成熟和纠正酸中毒治疗,抗感染和防止颅内出血治疗,结果72例患者无一例围产儿死亡.据此,笔者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病理生理特点,对72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说明本文中处理方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防治作用.
作者:成兰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国正处于艾滋病及HIV感染的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的增多使医务人员接触此类患者的机会大大增加.据统计,近年HIV职业暴露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指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都有可能出现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李玲;赵彦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冠心病心衰伴快速房颤为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疾病,多数病例经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处理后心衰改善,心室率下降,但亦有部分病例虽经上述处理,心衰无好转,心室率甚至更快.笔者在2000年8月至2005年3月期间对24例此种病例应用艾司洛尔一次静脉注射后,心室率明显下降,心功能改善,且血压无明显下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银福;刘建林;沈康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利多卡因经气管内联合给药预防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吸入全麻患者随机分入Ⅰ组(对照组)、Ⅱ组(利多卡因组)、Ⅲ组(曲马多组)和Ⅳ组(曲马多+利多卡因组),每组15例.自主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4 ml/kg时给予气管内用药.记录术前、拔管时、拔管后2、5分钟的SBP、DBP、MAP、HR,记录术后发生躁动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的HR、曲马多组的MAP和曲马多+利多卡因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曲马多组的HR和对照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的MAP在拔管即刻差别显著,P<0.05.四组躁动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曲马多1 mg/kg和利多卡因1 mg/kg气管内联合给药能较好地控制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安林;黄波;李春华;姚虹;林小玲;苏和平;王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3例喘息性疾病与254例下呼吸道感染对比,了解两者患佝偻病的情况.再将喘息性疾病分为3组,第1组19例,伴有佝偻病,加用维生素AD(V-AD)和钙剂治疗,第2组18例,也伴有佝偻病,不用V-AD和钙剂,第3组36例,为单纯喘息,也不用V-AD和钙剂,观察3组疗效.结果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伴有佝偻病的比例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第1、3组优于第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第1组不如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与喘息性疾病有关,佝偻病导致喘息性疾病恢复更慢,加用V-AD和钙剂治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黄照国;林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青年人胃癌33例分析其确诊前的诊治过程,从中发现不足,汲取经验和教训,提供进一步早期诊断的方法,改善青年人胃癌的预后.建议:对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和工作饮食不规律的青年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及早做内镜检查以除外诊断.对除外以上情况的青年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不确定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也应做内镜检查.对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气钡双重造影和CT等影像学检查大限度的代替内镜检查而明确诊断.
作者:徐燃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严重者可威胁新生儿生命.本文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28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克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护理学也将随之产生,新的护理技术的开展、各种自动化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将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护理队伍的现状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4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51例行钩钢板手术治疗的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6~25个月.结果 术后采用Dawson肩关节手术评分系统[1]评定患者术后疗效.本组51例患者中,优49例,良2例,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正常愈合,无畸形愈合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符合AO治疗原则,可避免内固定物体的松动脱出,并且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或减少克氏针固定等经关节手术所造成的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该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铭;邓路娟;韩月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570例手术后患者观察与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患者手术后的病情动态观察,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重视术后患者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患者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是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福荷;漆成军;苏宝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50例,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3min,术中出血均少于100ml,平均住院时间4d,无1例中转开腹;无器官损伤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筱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7例胫腓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随访6~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胫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作者:杨侃;孙永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争取早期诊断.方法 对87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①生后感染比产前、产时感染高,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②以发热或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皮肤黄疸症及腹胀为主的临床表现;③血培养阳性率低.结论 ①新生儿败血症表现不典型;②对疑诊病例要高度重视;③采用综合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④注意新生儿皮肤、脐部护理及呼吸道感染,降低该病发病率.
作者:曾国华;徐星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