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伟;刘俊;孙娟
目的 比较慢性胰腺炎所致胰源性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机率.结果 胰源性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机率明显低于1型糖尿病病人.结论 胰源性糖尿病患者较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胰高血糖素是导致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
作者:霍桂芝;曲世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病人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相应的上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常因玻璃体反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致盲,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因患者代谢功能障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对56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头癌的CT征象.结果 25例胰头癌中,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边缘均出现类似环状强化,门静脉期边缘较模糊且呈相对低密度.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外胆管和胰管扩张.结论 胰头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更有诊断价值.
作者:陈筛扣;王忠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对于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目前多采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5-Fu半衰期短,为周期特异性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使用优于短时间使用[1],所以目前多采用24小时持续给药法.我中心从2000年1月开始使用微电脑泵行5-Fu给药法,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忠美;顾汉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other,IDM)的围生期并发症.方法 对17例IDM围生期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IDM围生期并发症主要有巨大儿、低Apgar评分、低血糖、低血钙及高胆红素血症等,经相应临床处理,除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IDM围生期的医疗保健工作,可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困难胆囊切除的病人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5.2%(68/1286),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亮;张奇勇飞;王兴明;张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巨大卵巢囊腺瘤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简称MPR)在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直径超过25 cm的巨大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MPR特征.结果 螺旋CT扫描MPR重建能较清楚的显示囊肿的大体轮廓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向明;周永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NF-κB是重要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参与多种基因表达的调控,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及凋亡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凋亡控制关系密切.目前发现,NF-κB在多种泌尿系肿瘤中均有表达.笔者就NF~κB在膀胱肿瘤中的抗凋亡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懿;罗春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爱好越来越广泛,要求越来越高,双重睑手术是单眼皮者改变外貌的常见手术.通过手术不但改变了爱美者的容貌,还给他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大多数患者惧怕疼痛,惧怕眼部疤痕及因手术带来的生活工作不便.我院自1994年开始采取新式埋线法施行重睑手术上百例,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金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方法 对本院2001~2004年间施行56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钛网成形术89.2%(50/56)疗效满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颞部咀嚼不适或疼痛.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对手术后1年内患者随访45例,无感染、修补物外露修补移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多与操作有关.
作者:钟小军;史丹;邵弘;杜洪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以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治疗和研究的热点.笔者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46例,就其诊断、分级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姜峰;龚坚;黄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放腹水静脉补充白蛋白联合腹腔注射多巴胺、速尿在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放腹水静脉补充白蛋白联合腹腔注射多巴胺、速尿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有效33例,总有效率94.29%,对比单纯放腹水静脉补充白蛋白治疗2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61.5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治疗后血肌酐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放腹水静脉补充白蛋白联合腹腔注射多巴胺、速尿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见效快,简便,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双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前在医疗行业医院竞争的矛盾、医患矛盾频繁,收受红包等问题在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身上屡有发生,如何消除这些问题,使医疗工作者真正作到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医疗事业,开创让人民满意的医疗事业,关键要看医院党员队伍的建设能否建立起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本文结合医疗行业工作的实际,从不同的侧面探讨医疗行业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关问题,以期建立起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为做好真正服务于人民、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奠定政治和组织保证.
作者:杨怀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进一步探讨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 服药对象第1、2天于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口服米非司酮75mg,第1~9天对象于上午10点左右和晚餐后分别服用宫血宁胶囊3枚,第3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留院观察4~6小时.结果 出血量与月经量相似者(87.10%),显著多于对照组(75.86%),出血量比月经量多少于一倍的,宫血宁组(9.67%),显著少于对照组(18.96%),两组出血量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血天数两组相似无统计学差异.月经恢复时间两组相似.结论 药物流产同时加用宫血宁胶囊虽不能提高流产效果或减少出血天数,但能使流产后阴道流血量显著减少,能使近90%行药物流产的妇女产后出血量少于或与月经量相似.
作者:朱国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深静脉穿刺置管由于快捷、安全、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员抢救、中心静脉压监测、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等.但深静脉置管所引起的感染并发症是危重病患者罹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一;安永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甲氰咪呱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对症支持、加强口腔护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甲氰咪呱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41.07%,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显效率18.00%,总有效率72.0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甲氰咪呱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安全、药源充足、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福建;刘道颖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独阿齐霉素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红霉素25~30mg(kg*d),静滴1次/d,3~5d,体温正常即改为阿齐霉素10mg/(kg*d),1次/d,静滴3d停4d,进入序贯治疗,对照组静滴阿齐霉素10mg/(kg*d),1次/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床上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联合阿齐霉素序贯治疗较单用阿齐霉素治疗退热时间短,疗效高,且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徐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血液灌流术是利用活性碳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中的毒物吸附并排出体外,主要用于各种急性药物中毒和一些免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易发生凝血堵塞现象,所以在治疗中应用一定量的肝素钠抗凝.为了更好地避免发生凝血堵塞现象,我院血净化中心在进行透析加灌流时,采用肝素钠分解应用法给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齐淑琴;王文峦;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心先安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治疗的患者50例,给予心先安(徐洲万帮药业生产),剂量为120 mg,每日一次,疗程为14天,观察应用心先安前后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内径、心搏血量、心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应用心先安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后与治疗前比较在左室及舒张张压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心搏出量、心脏指数及心功能分级上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心先安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疗效可靠,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旭;王艳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570例手术后患者观察与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患者手术后的病情动态观察,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重视术后患者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患者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是保证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福荷;漆成军;苏宝锋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