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医疗行业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思考

杨怀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 长效机制, 制度创新
摘要:目前在医疗行业医院竞争的矛盾、医患矛盾频繁,收受红包等问题在一些医务工作者的身上屡有发生,如何消除这些问题,使医疗工作者真正作到以病人为中心,高质量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医疗事业,开创让人民满意的医疗事业,关键要看医院党员队伍的建设能否建立起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起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队伍.本文结合医疗行业工作的实际,从不同的侧面探讨医疗行业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有关问题,以期建立起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为做好真正服务于人民、让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奠定政治和组织保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病患者胆囊声像图变化

    肝脏疾病常引起毗邻的胆囊受累,导致其声像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非胆囊本身炎症所致.笔者收集2000~2005年相关病例342例,分析其胆囊声像图变化.

    作者:王菊娣;赵桂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鲁南欣康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8例

    原发性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血压,关注健康.本文观察18例难治性高血压联合应用鲁南欣康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刘景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困难胆囊切除的病人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5.2%(68/1286),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亮;张奇勇飞;王兴明;张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经骶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15例

    随着近代肛肠动力学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引起便秘这一症状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从其发病机理来看,外科介入便秘的治疗是必然趋势.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是导致顽固性便秘常见的一组疾病,又称盆底肌功能不良(PFD)[1].我院自2000年1月年12月对15例因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应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切除术47例分析

    为评价采用保肛低位吻合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回顾分析47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47例手术成功率为100%,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3%(2/47),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吻合口出血1例,局部复发率为8.5%(4/47).结果表明,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并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

    作者:周海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就尿液分析仪而言,由于它的检测法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且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是不可以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的检测.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也就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因此,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试验,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对尿液的显微镜检测法的重要性做个人见解.

    作者:陆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肥胖病人下肢手术的应用

    肥胖病人可出现严重生理改变及并发相关疾病,且肥胖引起的解剖异常也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因此,麻醉方法常常难以选择.近年来我们对肥胖病人下肢手术应用单间隙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EA)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会;蔡红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浅析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的改善愈加重视.本文对这种医患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了沟通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提出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要重视沟通技巧,注意语言使用的通俗性和医护人员本身的示范性.

    作者:李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BUS)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胆囊隆起性病变(≤2.5cm)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76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小结节型胆囊癌11例,胆囊息肉51例,腺瘤9例,腺肌增生5例)的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恶性组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半定量、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均高于良性组.如果以Vmax≥20 cm/s作为判定恶性的指标,其敏感性为81.81%,特异性为98.46%,准确性为96.05%;若以RI≥0.6作为判定恶性的指标,其敏感性为72.72%,特异性为98.46%,准确性为94.74%.结论 联合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鉴别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怡;郑敏;单丽君;梁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46例疗效探讨

    目的 总结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经验.方法 1996年8月~2003年12月,全麻、支气管双腔插管下完成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46例,术中采用电凝毁损双侧第二交感神经节.结果 39例术后手汗立即消失,5例手汗减少,2例一侧失败,3例一侧复发.结论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的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其手术技巧和解剖定位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莉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628例危重创伤急诊救治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四位,且青壮年居多,成为青壮年的第一杀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如何提高救治水平,是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我院自2001年1月成立急救中心以来,急救水平不断提高.现将2004年6月~2006年5月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乐平;耿亚琴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糖尿病母亲婴儿的临床特点及处理(附1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母亲婴儿(Infa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other,IDM)的围生期并发症.方法 对17例IDM围生期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IDM围生期并发症主要有巨大儿、低Apgar评分、低血糖、低血钙及高胆红素血症等,经相应临床处理,除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外,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做好IDM围生期的医疗保健工作,可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可能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持续性异位妊娠多发生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与术前血β-hcG的水平有密切关系,术后动态监测血β-hcG,可早期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并尽早药物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术前血β-hcG较高的患者,术中仔细、彻底清除妊娠组织,术中常规予近子宫端输卵系膜内注入MTX,可以有效避免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术后严密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及时肌注MTX,配合米非司酮和杀胚胎中药,可降低PEP的发生.

    作者:何美芳;左湘凌;皮连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CT扫描在四肢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四肢关节骨折利用其一般表现和特有体征结合X线检查绝大部分能够诊断清楚,但仍有一部分不完全性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性骨折通过X线检查也很难发现,以至于一部分患者漏诊,影响预后.笔者将2000年至今我院接诊的高度怀疑骨折但X线检查未发现的患者,及时进行了CT扫描,从而诊断为骨折的这些病例,进行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阮珍义;陈卫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结果 随访痊愈19例,好转4例.结论 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作者:毛开奇;张方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附76例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9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22例,好转30例,总有效例数52例(68.4%).对照组显效6例,好转10例,总有效例数16例(48.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於学军;张园海;申悦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袋装输液器导致空气栓塞1例教训

    袋装输液器应用于临床上,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使护理人员有较多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但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空气栓塞的发生.我科曾发生一例因放液不当所导致的空气栓塞,因发现及时,措施得当,使病人转危为安,未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救治教训总结如下:

    作者:聂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正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总结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探讨其超声表现.

    作者:翟学君;杨建秀;程松玲;马园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35例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用氨氯地平治疗5~10 mg,治疗4周.结果 氨氯地平有显著降压作用,有效率94.2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氨氯地平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适用性广泛、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刘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肝癌与胃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消耗性疾病(肝癌、胃癌)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癌组32例,胃癌组36例,健康对照组60例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 肝癌组血清PA为(208.7±40.9)mg/L;胃癌组血清PA浓度为(212.3±44.6)mg/L,健康对照组血清PA浓度为(336.7±52.8)mg/L,表明消耗性疾病血清PA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测定是消耗性疾病低蛋白状态和营养评价很好的指标.

    作者:周纪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