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左华;黄永辉;徐晓峰

关键词:D-二聚体, 骨科创伤患者, 创伤评分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D-二聚体的动态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测定60例骨科创伤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创伤评分作比较,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D-二聚体值能更准确反映创伤反应,其中中度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水平高,持续时间长,与轻度创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方案的客观指标,D-二聚体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患者创伤越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头皮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全头皮撕脱与四肢皮肤撕脱伤不同,一般常见于女性,对人的外观美容影响较大.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撕脱头皮再植成活将极大地提高治疗的质量.1996~2003年,我科共收治头皮撕脱伤8例,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顾黎明;吴建林;黄军;沈泳;强力;吴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放射性肠炎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7例因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症而入院的患者外科治疗结果和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7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因伴肠梗阻、小肠穿孔、直肠出血分别行肠切除吻合、短路手术及Miles手术.2例病人术后早期并发肠外瘘,其余5例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手术治疗中肠切除吻合术是理想术式,但对一些腹腔粘连严重或手术风险性高的病人,短路手术是适宜的选择.

    作者:高鹏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9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拉米夫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3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4.5%.对照组有效21例,无效25例,有效率45.7%.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拉米夫定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戚园;杨珏;葛国洪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胆石病4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5例老年胆石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对45例老年胆石病患者的术前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术中稳定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体位及活动指导,出院后重点指导等方法.结果 45例患者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整体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宋祥春;马敏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包皮环切术的改进

    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无论是包茎或是包皮过长均影响小儿的阴茎发育和排尿功能,治疗都是以包皮环切为主,但传统的包皮环切术费时,拆线时痛苦,我们对传统的包皮环切术进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泽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60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症或许兰-享诺综合征,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粘膜免疫触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或食物、药物抗原后触发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过度表达,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系统和肾脏.

    作者:苗淑芳;毛丽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湿温汗下润三法忌宜浅析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疗湿温明确提出:禁汗、禁下、禁润.温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到:湿热郁遏肌表,忌辛温发汗,宜芳化辛开发表;湿热内蕴脾胃,忌峻剂猛攻,宜苦辛通降缓下;湿遏热伏三焦,忌柔润滋腻,宜甘寒凉润益阴.

    作者:沈宇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筛查宫颈癌700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1月期间700例TCT方法筛查宫颈癌的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700例TCT检查的患者中异常者85例,发生率12.14%,其中ASCUS为62例,占8.86%,LSIL 11例,占1.57%,HSIL 10例,占1.43%,SCC 2例,占0.29%,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74.12%,宫颈癌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TCT技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微创锥颅术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微创锥颅术是近来国内兴起的一种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已开展微创锥颅术200多例[1],观察了微创锥颅术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甲状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超敏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志雄;李康增;董军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体会

    笔者收集了我院2003年11月~2005年12月22例重度有机农药中毒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碧波;汪惠兰;李正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剂量DF方案持续滴注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护理

    对于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目前多采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5-Fu半衰期短,为周期特异性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使用优于短时间使用[1],所以目前多采用24小时持续给药法.我中心从2000年1月开始使用微电脑泵行5-Fu给药法,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忠美;顾汉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剂量F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剂量顺铂、氟脲嘧啶方案(小剂量FP方案)同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入组标准随机分成小剂量FP方案化疗+常规放疗组(试验组)和常规顺铂、氟脲嘧啶方案(常规FP方案)化疗+常规放疗组(对照组).常规放疗采用60Co或6MV X射线3野等中心照射,2GY/次,1次/天,5天/周,总剂量56-60GY/28-33次.对照组采用放疗同期使用常规FP方案化疗:顺铂(DDP)75~1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9天,氟脲嘧啶(5-FU)45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第29~33天.试验组采用放疗同期使用小剂量FP方案化疗:5-FU 250mg/m2/d采用微量输液泵静脉输注维持24小时,连续28天,DDP 5~7mg/m2/d静脉滴注1小时,每周用5天,共3~4周.结果 试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0.0%、33.3%.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33.4%、16.8%.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7个月与19.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FP方案同步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高、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建伟;刘俊;孙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疗效分析

    自2005.1~2006.1,我院采取灌肠、宫腔注入及激光照射三联法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6例,有效率98.46%,现交流如下:

    作者:李凤;付春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评价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紫杉醇60g/m2 d1.8.15,DDP25mg/m2 d1.8.15 ,5FU 500mg/m2 d1.8.15,四周为一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31例患者CR 1例,PR 12例,SD 11例,PD 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结论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DDP、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徐珍;孔颖泽;徐建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结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和CT检查价值

    结肠癌术后复发临床并不少见,若早期发现是局部复发还可以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的预后.笔者收集分析了2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探讨其临床和CT检查价值.

    作者:王鲁平;于卫中;刘力波;周相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人工破膜扩张宫颈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在产力、产道、胎儿各种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产妇受产时剧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改变,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出现胎儿窘迫.我院为了缩短产程,尽快结束分娩,采用了人工破膜扩张宫颈法,能迅速促进使宫口开全,胎先露下降,加速分娩,降低了手术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云华;谭建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可能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持续性异位妊娠多发生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与术前血β-hcG的水平有密切关系,术后动态监测血β-hcG,可早期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并尽早药物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结论 对于术前血β-hcG较高的患者,术中仔细、彻底清除妊娠组织,术中常规予近子宫端输卵系膜内注入MTX,可以有效避免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术后严密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及时肌注MTX,配合米非司酮和杀胚胎中药,可降低PEP的发生.

    作者:何美芳;左湘凌;皮连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以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而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医师治疗和研究的热点.笔者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46例,就其诊断、分级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姜峰;龚坚;黄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婴宝胎毒清1型处理新生儿脐带186例分析

    新生儿脐带脱落,黄疸消失,是每个产妇及家人关心的问题.我科对246例新生儿实行不同方法处理脐带,进行观察.观察组186例,用健婴宝胎毒清1型包扎脐带.对照组60例,用无菌纱布包扎脐带,进行对照,经t检验,P<0.01.胎毒清包扎脐带缩短了脐带脱落及黄疸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并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俊霞;刘素珍;陈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谈中医对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

    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宝贵的经验、独有的特点.实践证明,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的抢救与康复,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孙思维;张安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