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桂芝;曲世家
目的 观察肝素钠抗凝血浆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51例肝素钠抗凝血浆急诊生化项目测定,并将测得结果与常法分离的血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中的氯、尿素、肌酐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钾、钠、钙、二氧化碳、葡萄糖、总蛋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肝素钠抗凝血浆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选择性地测定急诊生化项目.
作者:王庆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病人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相应的上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视功能和生存质量.常因玻璃体反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致盲,而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可挽救大多数患者的视力,因患者代谢功能障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通过对56例患者的护理,总结了相关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多少的量变关系.方法 按美国国家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3(ATP Ⅲ)标准入选60岁以下MS 40例,根据MS组分多少分组,分析各组之间MS组分多少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crp水平在MS组中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S组分越多crp水平越高.结论 crp水平与MS组分多少密切相关.
作者:任春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麻疹(measles rubeola)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病率高.自1978年实行计划免疫措施,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发病,但长期免疫接种疫苗的结果导致临床的不典型性并且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逐步增多.我区近几年共收治麻疹患者118例,年龄满15周岁及以上年龄的病例为成人麻疹,共56例,占发病人数的47.5%,现将成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6年5月28日,南安市某村发生一起以呕吐、全身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证实为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叶文迪;柯金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产力、产道、胎儿各种因素均正常的情况下,产妇受产时剧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情绪改变,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出现胎儿窘迫.我院为了缩短产程,尽快结束分娩,采用了人工破膜扩张宫颈法,能迅速促进使宫口开全,胎先露下降,加速分娩,降低了手术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云华;谭建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由专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结果 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能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张丽珍;赵月玲;武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对杀鼠药中毒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通过70例杀鼠药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呼吸道损伤占42.7%(30/70),合并心肌损伤占35.7%(25/70),合并肾小球损伤占21.4%(15/70),治愈率91.7%,死亡率5.7%.结论 杀鼠药属强毒类,引起急性中毒时可造成多器官损害,对杀鼠药中毒除及时抢救外,对其他系统损害进行相关治疗也属必要,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风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25例.结果 25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诊,随诊时间为10~7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6个针道出现表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钟家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胃瘘是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5%,死亡率为57.5%,由于消化道液大量丢失,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引发肾衰、营养不良与严重感染,其病程长,死亡率高.我院曾收治1例食道中段癌术后并发胃瘘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骨科手术一般为无菌手术(除开放性骨折外),术后切口并发症相对较少,但由于骨折多发于四肢,血循较差,且外伤多合并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加之近年来高频电刀的普遍使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转变,肥胖体质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的影响,致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院骨科2002~2005年间共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1例.现分析如下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的措施.
作者:郑松柏;汪洪;付德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过敏有关,其致敏原因可能为食物、药物、花粉等,因误服外用药所致发病的报道及少.现将近两年作者接诊治疗的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文;王绍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4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51例行钩钢板手术治疗的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6~25个月.结果 术后采用Dawson肩关节手术评分系统[1]评定患者术后疗效.本组51例患者中,优49例,良2例,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正常愈合,无畸形愈合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符合AO治疗原则,可避免内固定物体的松动脱出,并且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或减少克氏针固定等经关节手术所造成的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该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闫铭;邓路娟;韩月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方法 对本院2001~2004年间施行56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钛网成形术89.2%(50/56)疗效满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颞部咀嚼不适或疼痛.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对手术后1年内患者随访45例,无感染、修补物外露修补移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多与操作有关.
作者:钟小军;史丹;邵弘;杜洪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新生儿脐带脱落,黄疸消失,是每个产妇及家人关心的问题.我科对246例新生儿实行不同方法处理脐带,进行观察.观察组186例,用健婴宝胎毒清1型包扎脐带.对照组60例,用无菌纱布包扎脐带,进行对照,经t检验,P<0.01.胎毒清包扎脐带缩短了脐带脱落及黄疸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并且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俊霞;刘素珍;陈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间,将异丙酚用于6~8周人工流产术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例受术者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结核病及阴道炎等病史.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岁,体重45~60 kg,平均52 kg.妊娠6周60例,7周70例,8周70例,初孕者100例.全组受术者均为心脏功能1级,选同期200例早孕人流患者作为对照组,基本条件相同,术者未用任何镇痛药.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但其费用高.在基层医院的今天,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仍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医源性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率,并且价格低廉,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相当的手术方法,仍然是基层外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我院自1999年6月~2006年6月设计了2.5~3.0cm微创口胆囊切除术,手术80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手术切口、方法、设备要求以及适应证作一探讨.
作者:何树群;王文立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施行微创手术,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疾病,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对58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术.结果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0 min,出血量平均120 ml,无手术并发症,均为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2年,均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间,共收治胎儿宫内窘迫72例,均采用给孕妇吸氧、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150ml,静脉推注25%葡萄糖液40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1g,结果10分钟内胎心好转者14例,占观察总数的19.44%,10~20分钟胎心好转38例,占观察总数的27.78%,胎心好转后,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结束分娩或保胎治疗,产时产后给新生儿进一步促肺泡成熟和纠正酸中毒治疗,抗感染和防止颅内出血治疗,结果72例患者无一例围产儿死亡.据此,笔者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病理生理特点,对72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说明本文中处理方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防治作用.
作者:成兰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护理学也将随之产生,新的护理技术的开展、各种自动化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将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护理队伍的现状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