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麻疹56例临床分析

李萍

关键词:成人麻疹, 发病年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情况分析, 发病率, 免疫措施, 麻疹疫苗, 麻疹患者, 接种疫苗, 不典型, 应用, 临床, 控制, 果导, 病人, 病例, 病毒, 报告
摘要:麻疹(measles rubeola)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的小儿发病率高.自1978年实行计划免疫措施,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的发病,但长期免疫接种疫苗的结果导致临床的不典型性并且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逐步增多.我区近几年共收治麻疹患者118例,年龄满15周岁及以上年龄的病例为成人麻疹,共56例,占发病人数的47.5%,现将成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并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200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6月间,将异丙酚用于6~8周人工流产术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例受术者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结核病及阴道炎等病史.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岁,体重45~60 kg,平均52 kg.妊娠6周60例,7周70例,8周70例,初孕者100例.全组受术者均为心脏功能1级,选同期200例早孕人流患者作为对照组,基本条件相同,术者未用任何镇痛药.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B超监测下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B超提示直径不超过5 cm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其疗效及术中、术后反应的情况.结果 肌瘤直径≤3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7%、100%,肿瘤直径为3.1~5 cm者治愈率和有效率为45.5%、72.7%.5例术中出现轻度恶心、呕吐,16例术后阴道少量流血,均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 射频热凝治疗子宫肌瘤时间短、疗效高、费用低,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25例.结果 25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诊,随诊时间为10~7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6个针道出现表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复杂性胫骨骨折,能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钟家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23例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对2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结果 随访痊愈19例,好转4例.结论 膈下逐瘀汤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作者:毛开奇;张方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法复苏技术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体会

    目的 观察新法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216例新生儿窒息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71例,死亡22例.对照组:245例新生儿窒息应用传统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89例,死亡38例.结果 新法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2.64%降至8.26%.结论 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是适合各级医院应用的适宜技术.

    作者:张永琼;王明仙;陈月灵;高惠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对重症抢救病人家属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重症病人入院时往往病情危急,我们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护理时往往忽视了病人家属的心理.其实,由于病情危急,无论患者还是家属同样有严重的恐惧、焦虑和忧郁的心理,有的甚至在病人死亡后相继病倒.因此,护士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不仅要准确、及时地抢救病人,而且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鼓励他们战胜心理危机,也是护士职责之一.

    作者:张巧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防范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循征护理的工作方法对防范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具有明显暴力行为的分裂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循征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循征护理组除此以外,针对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上网检索查询护理方法后,严格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循征护理组NORS量表暴力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循征护理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房内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其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提高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何玉兰;李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小儿外伤后基底节区脑梗塞27例儿内科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成因、诊疗方案及预后,为没有小儿外科的基层综合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益尝试.方法 对2000~2005年间住院的27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进行诊断、治疗、随访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8.9%),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2例(均有伤前脑容量不足史),转院1例(因三代单传而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早期诊断(头颅CT)、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蔡保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处理及分析

    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5年7月间,共收治胎儿宫内窘迫72例,均采用给孕妇吸氧、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150ml,静脉推注25%葡萄糖液40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 1g,结果10分钟内胎心好转者14例,占观察总数的19.44%,10~20分钟胎心好转38例,占观察总数的27.78%,胎心好转后,根据孕妇及胎儿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结束分娩或保胎治疗,产时产后给新生儿进一步促肺泡成熟和纠正酸中毒治疗,抗感染和防止颅内出血治疗,结果72例患者无一例围产儿死亡.据此,笔者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病理生理特点,对72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说明本文中处理方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积极防治作用.

    作者:成兰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泛福舒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泛福舒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38例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儿,口服泛福舒3.5mg.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及随访.结果 总有效率78.2%.结论 泛福舒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减轻症状均有明显疗效,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唐燕;韩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1431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评价

    笔者分析了2003~2006年我院剖宫产指征构成,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可行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共分娩2997例产妇,其中剖宫产1431例,剖宫产率为47.7%.在1431例中,初产妇1266例(88.5%),经产妇165例(11.5%);孕周31+5~43周,平均39+2周;年龄20~47岁,平均29.4岁.

    作者:尹华;赵宇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形势下基层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索新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方法 自2004年6月起,建立并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组织,加大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论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者:申存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困难胆囊切除的病人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5.2%(68/1286),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亮;张奇勇飞;王兴明;张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筛查宫颈癌700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1月期间700例TCT方法筛查宫颈癌的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ASCUS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700例TCT检查的患者中异常者85例,发生率12.14%,其中ASCUS为62例,占8.86%,LSIL 11例,占1.57%,HSIL 10例,占1.43%,SCC 2例,占0.29%,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74.12%,宫颈癌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TCT技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马亚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骨科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D-二聚体的动态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测定60例骨科创伤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创伤评分作比较,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D-二聚体值能更准确反映创伤反应,其中中度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水平高,持续时间长,与轻度创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方案的客观指标,D-二聚体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患者创伤越重.

    作者:左华;黄永辉;徐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曲马多、利多卡因气管内用药预防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

    目的 探讨曲马多和利多卡因经气管内联合给药预防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 60例吸入全麻患者随机分入Ⅰ组(对照组)、Ⅱ组(利多卡因组)、Ⅲ组(曲马多组)和Ⅳ组(曲马多+利多卡因组),每组15例.自主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4 ml/kg时给予气管内用药.记录术前、拔管时、拔管后2、5分钟的SBP、DBP、MAP、HR,记录术后发生躁动例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的HR、曲马多组的MAP和曲马多+利多卡因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与术前比较,曲马多组的HR和对照组的HR、MAP在拔管即刻和拔管后2 min差别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的MAP在拔管即刻差别显著,P<0.05.四组躁动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曲马多1 mg/kg和利多卡因1 mg/kg气管内联合给药能较好地控制吸入全麻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刘安林;黄波;李春华;姚虹;林小玲;苏和平;王艳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误服降糖药致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

    1 病例摘要患者,王某,男性,71岁,农民,文盲.因发热3天伴反复抽慉,意识障碍1天被当地卫生所在夜间送入我院.该患缘于3天前劳累受凉后开使出现鼻塞,咽痛,发热,全身关节疼痛.曾自服药物(家人诉为感冒药),症状无缓解,病情渐加重,1天前开使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患者有思维紊乱,谵忘,意识丧失,间断性昏迷.

    作者:修飞;李倩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红霉素与阿齐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独阿齐霉素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红霉素25~30mg(kg*d),静滴1次/d,3~5d,体温正常即改为阿齐霉素10mg/(kg*d),1次/d,静滴3d停4d,进入序贯治疗,对照组静滴阿齐霉素10mg/(kg*d),1次/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1%,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临床上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联合阿齐霉素序贯治疗较单用阿齐霉素治疗退热时间短,疗效高,且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徐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过敏性紫癜60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症或许兰-享诺综合征,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粘膜免疫触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或食物、药物抗原后触发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过度表达,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系统和肾脏.

    作者:苗淑芳;毛丽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50例,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3min,术中出血均少于100ml,平均住院时间4d,无1例中转开腹;无器官损伤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筱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