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护理体会

段磊;余欢;吴莎丽

关键词:糖尿病, 母亲, 新生儿, 低血糖, 加强护理, 及早治疗, 生长发育, 控制血糖, 护理体会, 围生期, 死亡率, 妊娠期, 患病率, 高危儿, 并发症, 孕妇, 预防, 特征, 胎儿, 妊期
摘要:糖尿病孕妇如在妊娠期未能有效控制血糖,妊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将出现一些特征性改变,并将有较高的围生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此类新生儿按高危儿处理而加以重视,应加强护理和及早治疗,密切监护,预防各种并发症.我科于2005年4月份收治1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特点,对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科1991~200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有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RA 9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的RA患者中病程>2年者占83.3%,RF滴度≥30IU/ml者占73.9%,年龄>40岁者占88.5%,少数民族患者38.5%,女性患者72.9%,92.7%患者PLT≤300×109/L,40.6%患者Ig增高≥2克隆.结论 我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特点为:大多为女性、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RF滴度较高,汉族病人多于维吾尔族病人,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既有单克隆,又有多克隆,绝大多数患者PLT≤300×109/L.这提示,对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缩短病程有利于预防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武丽君;史冉庚;库尔班江;米克拉依;滕玉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早产儿鼻胃管喂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产儿鼻胃管喂养的方法.方法 对两组40例早产儿分别于生后24小时内及生后3天内给予鼻胃管喂养,监测早产儿自行吸吮时间、体重开始增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喂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生后24小时内比生后3天内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自行吸吮时间早、体重开始增长时间早、黄疸消退时间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等.结论 不能吸吮的早产儿应尽早进行鼻胃管喂养.

    作者:周利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运用PDCA循环法开展手术访视

    新的护理理念确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使病人得到优质的、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手术访视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人文护理.我科在2005年7月起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访视工作质量控制,提高了访视工作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的血管造影表现与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的发生与脑动脉造影的表现及血管变异的关系,从病因上找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机理,从而有效地预防与治疗.方法 21例脑血管造影病例,其中20例均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及全脑血管造影,1例经左侧颈内动脉穿刺造影,采用日本岛津MH-200S大型C臂DSA经多体位造影,发现脑动脉瘤11例,观察与分析脑动脉瘤的发生、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结果 21例脑血管造影病例,其中13例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造影证实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共11例.其他病例:动静脉畸形2例,脑梗塞1例,烟雾病1例,未发现病变者4例,且11例脑动脉瘤患者中有9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由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且与CT表现部位相符合,2例未找到动脉瘤.结论 利用大型C臂DSA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有效的发现脑动脉瘤,而且对血管变异造成的后果及其他与动脉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从而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解释了脑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国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C在角膜碱性烧伤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共收治角膜碱性烧伤10例14眼,治疗中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C早期结膜下注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萍;张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止血芳酸、止血敏、Vitk1联合使用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左上臂内侧肿块1年,于2005年11月5日到我院门诊进行肿块切除术.术前常规体查,胸片、ECG、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未发现异常,术后常规予患者10%G·S 250ml及止血芳酸0.3g、止血敏1.5mg、Vitk130mg三联止血药首剂静脉滴注,患者刚静注该组液体时,即出现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心跳均微弱,HR 45次/分,BP 60/40mmHg.立即停用该组液体,予患者平卧、吸氧、静注30mg地塞米松,肌注25mg非那根,静推1mg盐酸肾上脉素,换10%G·S 250ml静滴,患者约10分钟后意识清楚,面色红润,HR 68次/分,BP 110/65mmHg.

    作者:唐维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关于对公众医疗急救培训的思考

    现代化城市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培训的职责,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共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流程和模式.

    作者:李元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效果.方法 对28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脓肿切口改为小切口腓脓.结果 效果良好,术后未再产生新的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改为小切口排脓,对患者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康复后切口部位美观、无明显痕迹.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预防麦氏切口感染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0.54%,明显低于单一措施的效果.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照海;姬丽萍;刘建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方法探究

    目的 探讨高热患儿物理降温的方法及原理.方法 对我院儿科自2003年3月~2005年4月住院高热患儿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 多种物理降温方法均可以达到目标体温.结论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比更经济,降温快,简便易行,安全易控制.

    作者:杨贺美;梁雪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的临床合理应用

    硝酸甘油系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是临床抗心绞痛,解除血管痉挛而增加供氧的特效首选基本药物.其起效快,毒副作用小,但半衰期短,为其临床使用取得更佳疗效,临床应做到合理应用.

    作者:王芳芬;冯明芬;肖庆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复杂,病程缠绵,常反复发作.自1998年8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微波加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比单用微波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肠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上,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由于负压不易控制,常使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因负压过大而损伤胃粘膜,导致出血;又由于容器量大,使引流量计量不准.为此,我院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胃肠引流器,经5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彩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工人,因乙醇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于2006年4月8日12:30分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疸、心肺正常、肝大压痛、少量腹水;B超:肝功能均提示乙醇性肝硬化.给水溶性维生素针、丹参针及促肝细胞生长素针分组输液治疗,14~20分给缓慢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80mg+10%GS 250ml时,1分钟患者诉胸闷弊气、咳嗽、咽痒,查颜面微红,予调慢滴速,2分钟后患者出现口唇发绀、颜面苍白,胸闷、气促加重,查T:36.8℃、P:110次/分、R:25次/分、BP:60/4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本品,给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针1mg、非那根25mg肌注、静推50%GS 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氢化可的松针200mg+10%GS、多巴胺20mg+5%GNS 250ml.经以上处理,患者2小时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正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针吸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浅析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目前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方法很多,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是一种利用活检针或注射器对乳腺肿块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方法.F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独特价值.目前,FNAC已成为重要的乳腺肿块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李启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新型制剂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期血栓性静脉炎根据炎症范围大小选择合适的消炎透皮贴,每天一次,观察十五天,判断疗效.结论 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庆;刘建华;夏兆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洛赛克联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剂量洛赛克及垂体后叶素.结果 采用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 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00~2004年郑州市新生儿死亡原因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利用郑州市健全的儿童保健网,按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五年中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予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62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阴道分娩的1640例产妇,使用容积法和称量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62例,占3.17%.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妊娠合并症.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的严重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重型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224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53例,占23.66%,死亡7例,占并发症的13.2%.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伍民诚;宁鸿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