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君;史冉庚;米克拉依;滕玉芬
烧烫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损伤,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配的烧烫伤散治疗各种烫火烧伤,疗程短,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渊;黄光明;刘晚英;谢玲;陈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管理不仅有科学性还有艺术性.作为病区的护士长,既是病区护理技术的领头人,又是病区管理的责任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区的护理质量.笔者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向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作者:刘素芬;尹桂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钦州市南区人民医院2000~2005年住院的48例糖尿病并发AMI和53例非糖尿病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AMI的不同.结果 伴糖尿病AMI组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56.3±7.2)岁,无痛型AMI为58.33%,心衰发病率为64.58%,多支病变为62.50%,室性心律失常为47.92%,死亡率为27.08%;不伴糖尿病AMI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为(63.2±6.8)岁,无痛型AMI为20.75%,心衰发病率为33.96%,多支病变为35.84%,室性心律失常为24.52%,死亡率为9.43%.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常呈无痛型,梗死面积大,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唐维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5年8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其中合并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9例,患病率为30.21%,现就发病有关因素探讨如下:
作者:刘伟;迟景涛;张乐华;韩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疼痛是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可导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和不可预料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后果[1].疼痛常常是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谈一下疼痛的心理因素和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作者:梁素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利用郑州市健全的儿童保健网,按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五年中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予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的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曾折射着光辉的里程,医疗队伍和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漫长的足迹,当今医疗和护理队伍也正一路雄风,然而,在护理队伍中人员的配备仍然存在着不适应临床需求的遗憾,提出这个大胆的构想和尝试:护理队伍中必须增设部分男护士.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从文化建设入手,营造宽松环境,增加精神食粮,提高文化品味.坚持医院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战略,努力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满足广大职工和患者不同文化层次需求、健康向上和科学文明的新型文化形态,以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
作者:张肆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呼吸衰竭等病人的重要措施及技术.气管插管既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解除呼吸道梗阻,又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但由于气管插管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易出现气道干燥、痰痂形成、吸痰困难及合并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气道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以减少痰痂形成,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研究的课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沐舒坦及传统湿化液来进行气道湿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陈以纯;廖振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切除精索神经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精索上神经切除组(n=6)、精索下神经切除组(n=6).解剖显微镜下建立睾丸去神经支配大鼠模型,于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脱氧核搪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SP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生殖细胞凋亡与睾丸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1个月各手术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大量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发生凋亡,Leydig细胞Fa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精索神经对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Fas基因参与对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Leydig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作者:龚永光;张炜;顾民;殷长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从2002年11月至2006年5月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共计427例.结果 胆管损伤3例,胆管残端瘘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中转开腹,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LC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孙弢;张长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防治早立儿的感染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具有防治感染的良好效果.笔者观察我科一年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立儿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燕;李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喉梗阻、昏迷者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呼吸功能减退、下呼吸道异物,以及呼吸停止时行正压人工呼吸的抢救[1].
作者:郭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方法 使用ATL超四超声诊断仪,3.0MHz,扇形探头.仰卧位.常规左室长轴切面(二维),M型取样为二尖瓣腱索水平.结果 切面见二尖瓣前瓣运动活跃,呈连枷样改变.M型见二尖瓣前叶震颤,左房内见腱索回声.结论 二尖瓣腱索断裂临床上极易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混淆,及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病人提示瓣膜置换术的有利时机;以此,进一步证实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变诊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作者:黄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全球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医疗费用的增长,包括对药物的利用和依赖的研究,也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其中药品费用是主要推动因素.目前,我国药品费用的增长同样成为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而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的频频发生也是其重要原因.我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年老病人居多,为了保证合理用药,提示医生注意用药的有效、安全、经济,笔者对115例次老人的出院带药处方进行了调查.
作者:曹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新的护理理念确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使病人得到优质的、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手术访视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人文护理.我科在2005年7月起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访视工作质量控制,提高了访视工作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比较了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和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辅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0.54%,明显低于单一措施的效果.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照海;姬丽萍;刘建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出生时睾丸约有1%~7%未降,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内下降,小部分在几年内下降,至青春期睾丸尚未下降则就无自然下降的可能.隐睾肿瘤的发生率为正常人20~40倍,所以早期发现隐睾并行手术治疗尤为重要[1].现将43例隐睾患者的超声检测的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行深静脉穿刺置血液透析导管138例,其中颈内静脉65例,锁骨下静脉26例,股静脉47例;男性55例,女性83例;年龄小的12岁,大的85岁.
作者:田世川;杨海蓉;张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