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护理队伍中增设男护士的建议

冯胜萍

关键词:护理队伍, 建设和发展, 医疗队伍, 临床需求, 男护士, 折射, 医学, 史源, 人员, 配备
摘要:我国的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曾折射着光辉的里程,医疗队伍和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漫长的足迹,当今医疗和护理队伍也正一路雄风,然而,在护理队伍中人员的配备仍然存在着不适应临床需求的遗憾,提出这个大胆的构想和尝试:护理队伍中必须增设部分男护士.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隐睾检测中的应用

    出生时睾丸约有1%~7%未降,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内下降,小部分在几年内下降,至青春期睾丸尚未下降则就无自然下降的可能.隐睾肿瘤的发生率为正常人20~40倍,所以早期发现隐睾并行手术治疗尤为重要[1].现将43例隐睾患者的超声检测的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塞米松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探讨

    近年来,我院在剖宫产术前常规肌注地塞米松5mg,以防羊水栓塞,但同时却发现应用地塞米松后,产后出血却大大减少,尤其是术后2小时内失血量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广树;吴琳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病因素探讨

    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5年8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其中合并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9例,患病率为30.21%,现就发病有关因素探讨如下:

    作者:刘伟;迟景涛;张乐华;韩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队伍稳定

    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利益上的调整和择业观念上的改革,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上产生了种种担心和疑虑,导致思想上的不稳定.如何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保障队伍的稳定?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金侣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补足血钾以预防室颤的重要性探讨

    低血钾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复极,显著降低心肌的稳定性,易致严重心律失常,如恶性室早、严重Q-T延长、室速、室颤等,缺血缺氧或各种中毒受损的心肌尤易发生,这些,现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但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医疗环境下,无论从关爱病人生命还是从保护医务人员自己出发,采取尽可能多的方法预防病人猝死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黄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食管癌的CT检查价值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诊断方法主要是钡餐造影和食道镜检查.笔者收集了1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吴格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肠引流器的制作与应用

    在临床上,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由于负压不易控制,常使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因负压过大而损伤胃粘膜,导致出血;又由于容器量大,使引流量计量不准.为此,我院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胃肠引流器,经5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彩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护士与病人如何进行语言沟通

    护士是病人的守护神,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身为一名护士,不但要懂得护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护士应掌握如何运用语言、语气、语调,做到说话和气,态度热忱,以诚相待.

    作者:孙萍;张红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止血芳酸、止血敏、Vitk1联合使用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左上臂内侧肿块1年,于2005年11月5日到我院门诊进行肿块切除术.术前常规体查,胸片、ECG、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未发现异常,术后常规予患者10%G·S 250ml及止血芳酸0.3g、止血敏1.5mg、Vitk130mg三联止血药首剂静脉滴注,患者刚静注该组液体时,即出现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心跳均微弱,HR 45次/分,BP 60/40mmHg.立即停用该组液体,予患者平卧、吸氧、静注30mg地塞米松,肌注25mg非那根,静推1mg盐酸肾上脉素,换10%G·S 250ml静滴,患者约10分钟后意识清楚,面色红润,HR 68次/分,BP 110/65mmHg.

    作者:唐维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进行不孕不育筛查探讨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意义

    不孕不育对育龄夫妇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增加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难度,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做好生育、节育技术服务的同时,围绕不孕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育龄妇女的痛苦,也可以直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笔者认为:不孕不育的防治工作应该成为基层,特别是农村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蔡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20~4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4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注每日1次,连用14天.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艳茹;陈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疼痛是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可导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和不可预料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后果[1].疼痛常常是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谈一下疼痛的心理因素和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作者:梁素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听诊器清洁消毒在院内感染监控中的实施

    目的 研究一种符合院内感染消毒卫生标准且方便实施的听诊器消毒方法,确定合理的消毒时间.方法 对本科40个听诊器表面进行消毒及两种擦拭方法擦拭后的细菌培养.结果 40个听诊器消毒前后细菌数有显著差异(t=26.82,P<0.05).两种方法擦拭听诊器后,细菌数无显著差异(t=1,P>0.05).结论 听诊器的清洁消毒是非常必要可行的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酒精棉球消毒听诊器方便快捷符合标准,听诊器应随用随消毒.

    作者:赵俊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62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阴道分娩的1640例产妇,使用容积法和称量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62例,占3.17%.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妊娠合并症.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家族性多发恶性肿瘤(附29个家族75例报告)

    本文报告了永定县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集经临床病理诊断随访29个家族75例恶性肿瘤.病理系谱分析发病前五名依次为肝癌23例、胃癌11例、结肠癌10例、肺癌10例、食管癌4例.提示恶性肿瘤有家族遗传易感倾向.

    作者:赖庆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其中胎膜早破100例与胎膜未破700例作对照组.结果 在一般处理方法相同的条件下,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母儿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与母儿并发症如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

    作者:周冬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报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按Greenough和Fraser[1]等设计的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对治疗后下腰痛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经2~6个月随访,优75例,良29例,一般3例,差11例,优良率为88.1%.其中17例在快速注射过程中出现头昏、耳鸣、恶心等不适,停止注射后很快消失.1例出现月经紊乱,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 骶管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安全可靠,适应症选择正确,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适于基层医院及门诊治疗.

    作者:常峰;宋洁富;苏云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关于对公众医疗急救培训的思考

    现代化城市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培训的职责,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共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流程和模式.

    作者:李元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效果.方法 对28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脓肿切口改为小切口腓脓.结果 效果良好,术后未再产生新的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改为小切口排脓,对患者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康复后切口部位美观、无明显痕迹.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冰袋的革新与制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液态乙醇在零下117℃以上不会结冰的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冰袋,临床使用时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