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卫中;杨建秀;吴格升
混合性脑卒中是在不同部位(同侧或对侧)同时或相继发生不同病因所致的出血和梗死灶并存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2098例中,其中混合性脑卒中6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艾华婷;张凤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疼痛是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可导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和不可预料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良后果[1].疼痛常常是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十分重视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谈一下疼痛的心理因素和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作者:梁素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气分析是综合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的判断程度的指标,能准确检测到动脉血中氧、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pH值、实际碳酸氢和剩余碱等[1].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快速与准确,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节约时间,也可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采用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是我科广泛应用于心肺疾患引起的呼衰、心衰等的治疗手段,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2]目前,我院使用了一种由上海勇煜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卫特新动脉血气针进行动脉血气的采样,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昌雪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诊断方法主要是钡餐造影和食道镜检查.笔者收集了1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吴格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长期以来,医患矛盾、患者投诉日渐增多.随着医疗市场化,医疗服务纳入消费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尝试把换位思考的理念渗透到护患交流的每个环节,克服了既往护患交流中的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富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重型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224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53例,占23.66%,死亡7例,占并发症的13.2%.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伍民诚;宁鸿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氧饱和度测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伤性连续的经皮监测血氧水平的手段,它能很直观而准确地反映缺氧情况,对指导临床氧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颅脑损伤病人,可根据监测的血氧饱和度值,及时有效的给氧,从而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和脑损伤,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血氧饱和度监测在神经外科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俊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出生时睾丸约有1%~7%未降,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内下降,小部分在几年内下降,至青春期睾丸尚未下降则就无自然下降的可能.隐睾肿瘤的发生率为正常人20~40倍,所以早期发现隐睾并行手术治疗尤为重要[1].现将43例隐睾患者的超声检测的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化城市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培训的职责,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共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流程和模式.
作者:李元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肺炎性假瘤多发于肺实质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缺乏特异性,与肺癌鉴别困难.1 临床资料本组9例肺炎性假瘤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男5例,女4例,年龄19~72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8例,1例无明显症状,3例有发热史.曾经X线摄片和CT检查.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
作者:翟学君;于卫中;杨建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院自2000年至2005年共收治角膜碱性烧伤10例14眼,治疗中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C早期结膜下注射,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萍;张继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优势、不足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80例CPH患者,包括肝功能Child A级41例,B级32例,C级7例,随机分为LC研究组(38例)、OC对照组(42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构成等方面均具可比性.正常对照组为40例同期接受LC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对以上各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2例,中转率5.3%,余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6±15.2)min,术中出血(75.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8.3±6.5)h,5例(13.2%)发生并发症7例次,术后平均住院(4.6±2.4)d.OC对照组手术时间(60.5±17.5)min,术中出血量(112.5±2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44.2±10.5)h,12例(30.0%)发生并发症15例次,术后平均住院(8.5±3.5)d.正常对照组40例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36.5±11.5)min,术中出血(33.0±1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6.5±5.0)h,1例(2.5%)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3.0±1.5)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C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中出血增多.与OC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LC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CPH患者的LC属于困难的手术,有较高的中转率,术中出血是主要的问题.同时,该类手术也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较OC有明显的优越性.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家林;嵇武;李令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新型制剂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期血栓性静脉炎根据炎症范围大小选择合适的消炎透皮贴,每天一次,观察十五天,判断疗效.结论 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庆;刘建华;夏兆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普外科出院病历428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428份出院病历中,392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头孢菌素类居首,林可霉素类次之,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 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黎康发;李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更给社会、家庭带来了较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做好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暴发和流行是保障社会健康及控制疫情的关键.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集体宿舍住宿的人数多,集体食堂就餐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传播和暴发流行,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勇;文琴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科53例维吾尔族A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62.5%,明显功能障碍比例71.6%,外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13.2%,眼炎的发生率3.8%,髋关节受累21%,肌腱端炎的发生率28.3%,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32%,继发间质性肺炎发生率5.7%,活动期血小板增高15.1%.结论 维吾尔族患者HLA-B27阳性率低,关节及关节外内脏的受累均较少;HLA-B27与关节受累及内脏的损害可能有一定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可能存在种族的特异性.
作者:武丽君;史冉庚;米克拉依;滕玉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发现左上臂内侧肿块1年,于2005年11月5日到我院门诊进行肿块切除术.术前常规体查,胸片、ECG、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未发现异常,术后常规予患者10%G·S 250ml及止血芳酸0.3g、止血敏1.5mg、Vitk130mg三联止血药首剂静脉滴注,患者刚静注该组液体时,即出现心慌、胸闷、恶心、面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心跳均微弱,HR 45次/分,BP 60/40mmHg.立即停用该组液体,予患者平卧、吸氧、静注30mg地塞米松,肌注25mg非那根,静推1mg盐酸肾上脉素,换10%G·S 250ml静滴,患者约10分钟后意识清楚,面色红润,HR 68次/分,BP 110/65mmHg.
作者:唐维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患者在治病过程中渴望获得高水平防治的同时对高质量的护理需求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护理工作在继承传统护理的优点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我们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在今年年初实施了整体护理.
作者:谭小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协调是指消除管理诸要素之间以及管理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相互间的配合,达到均衡发展的管理过程.协调医护关系是取得优良医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室是一个开放场所,接触面广、人员密集、信息交流快,极易造成人员摩擦、矛盾,甚至发生正面冲突.手术室又是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工作被动,风险高,要求所属人员能应急,会配合.医生与护士相互之间对对方专业职责缺乏全面不解或沟通不良,容易发生医护冲突,导致医护关系紧张.手术室管理者是协调上述诸多因素矛盾的中心,其能力的强弱将对手术室工作的完成、学科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实现都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丽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中膀胱破裂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1例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膀胱破裂均为严重多发伤病例,30例行膀胱修补术,其中合并后尿道断裂2例同时行尿道会师术,其他相关科室手术22例,27例抢救成功,恢复排尿.1例术前死亡,2例术后死亡,死亡病例均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和严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结论 膀胱灌注试验辅以床边膀胱逆行造影检查是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主要诊断方法,确诊后宜及早手术,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作者:邵雪峰;蒋挺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