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康发;李芳
不孕不育对育龄夫妇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增加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难度,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做好生育、节育技术服务的同时,围绕不孕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育龄妇女的痛苦,也可以直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笔者认为:不孕不育的防治工作应该成为基层,特别是农村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蔡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后人们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其心理压力大大加重,由于时间紧张,不可能人人到医院救治,为保持社区人群的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不仅需要生病之后的医院内的护理,而更需要便捷、贴近生活的社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常晨霞;崔玉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0.54%,明显低于单一措施的效果.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照海;姬丽萍;刘建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根据临床静脉输液拔针按压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护士工作时间,既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拔针按压方法,增长知识,提高自理能力,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沈翠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混合性脑卒中是在不同部位(同侧或对侧)同时或相继发生不同病因所致的出血和梗死灶并存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2098例中,其中混合性脑卒中6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艾华婷;张凤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又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由于对疼痛估计不足,处理疼痛知识不够及病人不愿报告疼痛,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而对癌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也不够重视,致很多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评估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杜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诊断方法主要是钡餐造影和食道镜检查.笔者收集了1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CT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吴格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脊柱转移瘤的低场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分析29例脊柱转移瘤的MRI图像.结果 表现为溶骨型者65.5%,成骨型者10.3%,混合型者24.1%,附件破坏者高达69%,椎管受累者69%,椎间孔狭窄者58.6%,椎体病理性骨折者79.3%,椎旁肿块或软组织受侵者44.8%.结论 椎体转移瘤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作者:杨红军;姜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对23例患者2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并运用松质骨螺钉和可塑形钢板等进行内固定,其中9例一期植骨.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Maryland Foot Score评价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9,良13,可3,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适应性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也非常重要.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协调是指消除管理诸要素之间以及管理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相互间的配合,达到均衡发展的管理过程.协调医护关系是取得优良医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室是一个开放场所,接触面广、人员密集、信息交流快,极易造成人员摩擦、矛盾,甚至发生正面冲突.手术室又是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工作节奏快,意外情况多,工作被动,风险高,要求所属人员能应急,会配合.医生与护士相互之间对对方专业职责缺乏全面不解或沟通不良,容易发生医护冲突,导致医护关系紧张.手术室管理者是协调上述诸多因素矛盾的中心,其能力的强弱将对手术室工作的完成、学科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实现都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丽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目前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方法很多,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是一种利用活检针或注射器对乳腺肿块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方法.F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独特价值.目前,FNAC已成为重要的乳腺肿块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李启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共发生产后出血28例,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关于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作者:熊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为机体高代谢消耗性疾病,且常累及多个重要器官[1].临床上,SAP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有较长时间在胃肠道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所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及适当营养支持在SAP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科自2003年8月~2006年元月共收治58例SAP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营养支持,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我院在剖宫产术前常规肌注地塞米松5mg,以防羊水栓塞,但同时却发现应用地塞米松后,产后出血却大大减少,尤其是术后2小时内失血量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广树;吴琳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工人,因乙醇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于2006年4月8日12:30分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疸、心肺正常、肝大压痛、少量腹水;B超:肝功能均提示乙醇性肝硬化.给水溶性维生素针、丹参针及促肝细胞生长素针分组输液治疗,14~20分给缓慢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80mg+10%GS 250ml时,1分钟患者诉胸闷弊气、咳嗽、咽痒,查颜面微红,予调慢滴速,2分钟后患者出现口唇发绀、颜面苍白,胸闷、气促加重,查T:36.8℃、P:110次/分、R:25次/分、BP:60/4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本品,给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针1mg、非那根25mg肌注、静推50%GS 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氢化可的松针200mg+10%GS、多巴胺20mg+5%GNS 250ml.经以上处理,患者2小时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正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根据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年的要求,从分析本院医生现状和实施这项工作可能遇到的难点,探讨从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摸清情况、做好保障等工作对策入手,认真落实定点支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已被广泛认识,但并发心肌损害目前报道很少.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影响,笔者自2005年8月~2006年6月对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7例进行了心肌酶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明平;陈竟建;陈向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1~2006.1共收治心房纤颤并发肱动脉栓塞病人19人,其中冠心病病史16人,风湿性心脏病史3人,入院后均在臂丛麻醉下行肱动脉栓塞栓子摘除术,术后经消炎、抗凝、扩张血管及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
作者:修焕娟;付桂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化城市市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代表了国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都承担着对公众进行培训的职责,两者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资证等存在差异.我们需要共同建立一套规范统一的急救培训流程和模式.
作者:李元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的治疗.方法 19例创伤后慢性顽固性疼痛、肌肉萎缩、皮肤粗糙患者,采用每周1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心理治疗,每日1次针灸、经皮神经电热刺激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口服镇痛药或抗抑郁性药物,1个月为一个疗程,长5个疗程.结果 疗效显著4例(21%),有效7例(36.8%),无效5例(26.3%),放弃治疗3例(15.7%).结论 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史长短、创伤程度、交感神经损伤程度、患者心理因素等不同,疗程不同.单一治疗手段效果欠佳,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治疗有一定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刘安林;黄波;姚虹;陈爱文;李胜利;林小玲;黄梅平;仇武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