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军;姜华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的疗效.方法 符合高血压危象的患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定时测量用药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副作用少.结论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具有起效快、操作方便、副作用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尉洪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1271例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产生抗体情况与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杨敬谦;李刚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气分析是综合反映呼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的判断程度的指标,能准确检测到动脉血中氧、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pH值、实际碳酸氢和剩余碱等[1].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快速与准确,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节约时间,也可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采用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是我科广泛应用于心肺疾患引起的呼衰、心衰等的治疗手段,是临床诊断、抢救、用药的重要依据.[2]目前,我院使用了一种由上海勇煜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卫特新动脉血气针进行动脉血气的采样,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昌雪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收集分析了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和表现特点.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邓善波;冯希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烧烫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损伤,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配的烧烫伤散治疗各种烫火烧伤,疗程短,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渊;黄光明;刘晚英;谢玲;陈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根据临床静脉输液拔针按压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护士工作时间,既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拔针按压方法,增长知识,提高自理能力,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沈翠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效果.方法 对28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脓肿切口改为小切口腓脓.结果 效果良好,术后未再产生新的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改为小切口排脓,对患者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康复后切口部位美观、无明显痕迹.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比较了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和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辅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结果.结果 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宫内膜样囊肿、妊娠黄素瘤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3.3%、10.0%、10.0%、7.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率为3.28%.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67%.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发生率与普通患者无差异.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恶性发生率与普通患者无差异性.卵巢肿瘤随孕期不同处理上应有所不同.
作者:王军梅;方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法 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住的骨科手术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骨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多个环节、多种因素引起的,针对各个环节上的各种因素,术前做好预防,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手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作者:王卫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又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由于对疼痛估计不足,处理疼痛知识不够及病人不愿报告疼痛,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而对癌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也不够重视,致很多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评估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杜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从文化建设入手,营造宽松环境,增加精神食粮,提高文化品味.坚持医院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战略,努力创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满足广大职工和患者不同文化层次需求、健康向上和科学文明的新型文化形态,以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医院的稳步发展.
作者:张肆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阴道分娩的1640例产妇,使用容积法和称量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62例,占3.17%.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妊娠合并症.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根据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年的要求,从分析本院医生现状和实施这项工作可能遇到的难点,探讨从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摸清情况、做好保障等工作对策入手,认真落实定点支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国的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曾折射着光辉的里程,医疗队伍和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漫长的足迹,当今医疗和护理队伍也正一路雄风,然而,在护理队伍中人员的配备仍然存在着不适应临床需求的遗憾,提出这个大胆的构想和尝试:护理队伍中必须增设部分男护士.
作者:冯胜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术中管理,增强此类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总结283例合并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病例,体会对其麻醉期的管理、血糖监控和处理.结果 所有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平稳,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应完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和处理术中血糖变化,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代谢紊乱.
作者:马存苟;王义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利用郑州市健全的儿童保健网,按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 郑州市2000~2004年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五年中出生窒息均为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重点是减少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予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婴幼儿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笔者参考国内近年来文献报道,就一些药物在秋季婴幼儿腹泻中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的作一综述.
作者:张红波;梁桂兰;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们运用益气温肾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研讨如下.
作者:王宗平;段春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混合性脑卒中是在不同部位(同侧或对侧)同时或相继发生不同病因所致的出血和梗死灶并存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我院2003年2月~2005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2098例中,其中混合性脑卒中6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艾华婷;张凤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