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温肾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的研讨

王宗平;段春平

关键词:缓慢型心律失常, 益气温肾, 中医疗法
摘要: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们运用益气温肾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研讨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10%足叶草酯酊外涂处理疣体,观察组在去除疣体的基础上口服左旋咪唑50mg/次,3次/日,口服3日停4日为一疗程,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植物血凝素刺激淋巴细胞转移试验(PHA-LTT)和活性玫瑰花环试验(ART)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自觉症状、疣体情况、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副作用无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LTT、ART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结论 左旋咪哗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用药简单、费用经济、不良反应轻、病人顺应性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怀学;徐公元;罗思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队伍稳定

    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中,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建设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带来利益上的调整和择业观念上的改革,从而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上产生了种种担心和疑虑,导致思想上的不稳定.如何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保障队伍的稳定?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金侣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癌痛护理评估和社会心理干预技术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又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由于对疼痛估计不足,处理疼痛知识不够及病人不愿报告疼痛,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而对癌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也不够重视,致很多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评估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杜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在辅助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笔者比较了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和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辅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94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59例在常规护理程序基础上,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即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完整性、口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平均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共发生产后出血28例,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关于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作者:熊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生殖细胞凋亡与FAS基因表达

    目的 研究切除精索神经对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精索上神经切除组(n=6)、精索下神经切除组(n=6).解剖显微镜下建立睾丸去神经支配大鼠模型,于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脱氧核搪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SP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生殖细胞凋亡与睾丸组织中FAS蛋白的表达.结果 术后1个月各手术组大鼠睾丸组织中大量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发生凋亡,Leydig细胞Fa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精索神经对Leydig细胞和精原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Fas基因参与对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Leydig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作者:龚永光;张炜;顾民;殷长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社区护理

    1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后人们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其心理压力大大加重,由于时间紧张,不可能人人到医院救治,为保持社区人群的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不仅需要生病之后的医院内的护理,而更需要便捷、贴近生活的社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常晨霞;崔玉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穴位封闭治疗耳鸣100例

    1 临床资料我院采用2%利多卡因、维生素B1、B12穴位封闭治疗由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月经不调等原因引起耳鸣的患者160例,其中男88例,女72例,61~71岁1例,病程6个月以内者89例,7个月至1年者57例,1~2年者13例,1例长达20年.封闭7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一至两个疗程痊愈136例(耳鸣消失),好转15例(症状减轻),无效者9例.

    作者:李泽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产前子痫的护理

    子痫大部分发生于产前,为妊高症的严重阶段,其特征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胸闷、头痛、视力障碍,甚至抽搐昏迷,是产科的急症、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因此而危及母婴的生命.故提高护士对产前子痫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产前检查及健康宣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利育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报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按Greenough和Fraser[1]等设计的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对治疗后下腰痛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经2~6个月随访,优75例,良29例,一般3例,差11例,优良率为88.1%.其中17例在快速注射过程中出现头昏、耳鸣、恶心等不适,停止注射后很快消失.1例出现月经紊乱,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 骶管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安全可靠,适应症选择正确,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适于基层医院及门诊治疗.

    作者:常峰;宋洁富;苏云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其中胎膜早破100例与胎膜未破700例作对照组.结果 在一般处理方法相同的条件下,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母儿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与母儿并发症如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

    作者:周冬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83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术中管理,增强此类患者的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总结283例合并糖尿病行择期手术的病例,体会对其麻醉期的管理、血糖监控和处理.结果 所有手术过程顺利,麻醉平稳,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结论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应完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和处理术中血糖变化,大限度地减轻手术应激引起的代谢紊乱.

    作者:马存苟;王义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62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阴道分娩的1640例产妇,使用容积法和称量法估计产后出血量,发生产后出血的有62例,占3.17%.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妊娠合并症.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耿玉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寒冷损伤综合征发病因素探讨

    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5年8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6例,其中合并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9例,患病率为30.21%,现就发病有关因素探讨如下:

    作者:刘伟;迟景涛;张乐华;韩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心内直视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低氧血症是指患者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是心内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观察、早发现及有效处理对预防和治疗术后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有着重要意义.低氧血症能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组织对氧的摄取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1],既增加治疗费用,又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康复.笔者对应用无创性双正压(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心内直视术后的低氧血症患者12例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丽;马会民;贺会玲;孟树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畸形舌侧窝

    笔者通过临床上治疗18位患者(30个患牙)畸形舌侧窝,探讨了本病发生率、对称性、遗传性、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认为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年轻恒牙应保护牙乳头,维护患牙咬切食物、美观、发音上功能.

    作者:曹云飞;张大林;刘兴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

    作者:张继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消化性溃疡体会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 笔者将116例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洛赛克20mg,每早空服1次,口服果胶铋胶囊100mg,每天4次,连服6周,口服庆大霉素缓释片4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0.5,每日4次,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6周结束后作胃镜复查并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胜平;凌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00例血脂中甘油三酯、尿素氮结果分析

    2006年5月我院对法院100名法官进行体检,其中作了血脂、尿素氮检查.1 资料和方法100名法官,清晨空腹抽血,血脂、尿素氮检查为基础材料.血脂中甘油三酯、尿素氮检查项目、方法及样品检测要求:①甘油三脂(GPO-PAP);②尿素氮(速率法).所用仪器为意大利的Liasys

    作者:刘贵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