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春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中膀胱破裂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1例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膀胱破裂均为严重多发伤病例,30例行膀胱修补术,其中合并后尿道断裂2例同时行尿道会师术,其他相关科室手术22例,27例抢救成功,恢复排尿.1例术前死亡,2例术后死亡,死亡病例均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和严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结论 膀胱灌注试验辅以床边膀胱逆行造影检查是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主要诊断方法,确诊后宜及早手术,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作者:邵雪峰;蒋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从而在深化改革、加速医院发展的进程中,使医院能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针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发挥党、政、工、青、妇的群团力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马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洗胃是临床抢救各种经口中毒的常规措施之一,正确及时的洗胃是减少并发症及抢救成功的关键,担负急诊抢救工作的护士应熟练掌握中毒洗胃的技术,并能及时解决洗胃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本科多年来抢救中毒洗胃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巧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更给社会、家庭带来了较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做好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暴发和流行是保障社会健康及控制疫情的关键.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集体宿舍住宿的人数多,集体食堂就餐容易造成传染病疫情的传播和暴发流行,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勇;文琴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洛赛克联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剂量洛赛克及垂体后叶素.结果 采用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 大剂量洛赛克联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及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引言人们对青霉素易引起过敏性休克非常重视,但青霉素对心、脑、肾的损害,并未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注意.为此,笔者收集近几年国内部分医药期刊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供参考.
作者:杨凤珍;谌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其中胎膜早破100例与胎膜未破700例作对照组.结果 在一般处理方法相同的条件下,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母儿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与母儿并发症如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
作者:周冬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新的护理理念确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人员素质,使病人得到优质的、全程的医疗护理服务.手术访视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人文护理.我科在2005年7月起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手术访视工作质量控制,提高了访视工作质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一种符合院内感染消毒卫生标准且方便实施的听诊器消毒方法,确定合理的消毒时间.方法 对本科40个听诊器表面进行消毒及两种擦拭方法擦拭后的细菌培养.结果 40个听诊器消毒前后细菌数有显著差异(t=26.82,P<0.05).两种方法擦拭听诊器后,细菌数无显著差异(t=1,P>0.05).结论 听诊器的清洁消毒是非常必要可行的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酒精棉球消毒听诊器方便快捷符合标准,听诊器应随用随消毒.
作者:赵俊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根据临床静脉输液拔针按压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护士工作时间,既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拔针按压方法,增长知识,提高自理能力,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沈翠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7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型肝炎)进行90~120天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HBsAg转阴率为35.71%,无效4.29%.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肯定.
作者:方欣;阮班钧;梅光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液态乙醇在零下117℃以上不会结冰的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冰袋,临床使用时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玉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临床上,一次性负压吸引器由于负压不易控制,常使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因负压过大而损伤胃粘膜,导致出血;又由于容器量大,使引流量计量不准.为此,我院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胃肠引流器,经5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杨彩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1~2006.1共收治心房纤颤并发肱动脉栓塞病人19人,其中冠心病病史16人,风湿性心脏病史3人,入院后均在臂丛麻醉下行肱动脉栓塞栓子摘除术,术后经消炎、抗凝、扩张血管及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
作者:修焕娟;付桂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不孕不育对育龄夫妇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增加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难度,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做好生育、节育技术服务的同时,围绕不孕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育龄妇女的痛苦,也可以直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笔者认为:不孕不育的防治工作应该成为基层,特别是农村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蔡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01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生后24小时内入院的新生儿;②有宫内窘迫或窒息史;③有意识障碍(过度兴奋,嗜睡,昏迷)原始反射减弱,消失或发生惊厥,肌张力减低松弛,前囟张力增高,伴发尖叫等;④生后4~7天头颅CT检查异常.治疗组中度32例,重度19例,对照组中度31例,重度1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体重、病情程度、母亲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家庭经济和结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荣久莉;王艳焕;陈淑红;刘文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优势、不足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80例CPH患者,包括肝功能Child A级41例,B级32例,C级7例,随机分为LC研究组(38例)、OC对照组(42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构成等方面均具可比性.正常对照组为40例同期接受LC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对以上各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2例,中转率5.3%,余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6±15.2)min,术中出血(75.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8.3±6.5)h,5例(13.2%)发生并发症7例次,术后平均住院(4.6±2.4)d.OC对照组手术时间(60.5±17.5)min,术中出血量(112.5±2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44.2±10.5)h,12例(30.0%)发生并发症15例次,术后平均住院(8.5±3.5)d.正常对照组40例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36.5±11.5)min,术中出血(33.0±1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6.5±5.0)h,1例(2.5%)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3.0±1.5)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C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中出血增多.与OC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LC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CPH患者的LC属于困难的手术,有较高的中转率,术中出血是主要的问题.同时,该类手术也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较OC有明显的优越性.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家林;嵇武;李令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普外科出院病历428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428份出院病历中,392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头孢菌素类居首,林可霉素类次之,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 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黎康发;李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重型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224例,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53例,占23.66%,死亡7例,占并发症的13.2%.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伍民诚;宁鸿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法 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住的骨科手术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骨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多个环节、多种因素引起的,针对各个环节上的各种因素,术前做好预防,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手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促进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
作者:王卫兵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