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对心、脑、肾的损害

杨凤珍;谌杨

关键词:青霉素, 过敏性休克, 医药期刊, 工作者, 大临床, 综述, 资料, 损害, 收集, 国内
摘要:1 引言人们对青霉素易引起过敏性休克非常重视,但青霉素对心、脑、肾的损害,并未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注意.为此,笔者收集近几年国内部分医药期刊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供参考.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温肾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疗效的研讨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自2000年以来,我们运用益气温肾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研讨如下.

    作者:王宗平;段春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安福隆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安福隆,即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其副作用大,疗程长,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由责任护士负责,通过对30例使用安福隆的患者进行连续追踪观察,将其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症状进行相应护理,使患者痛苦减轻到低程度,并结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杨维梅;赵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5例剖宫产后致上环困难的体会

    在我院门诊妇产科就诊5例剖宫产后来上环的患者,5例按上环常规操作,均未能将环上入,操作十分困难.后改变体位及手法,才完成上环.B超检查,环位正常,现将上环操作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玉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例心脏呼吸骤停10分钟患者成功复苏的护理体会

    心肺复苏是急救医学的核心技术,在复苏过程和复苏成功后的护理配合对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我科成功抢救1例心脏呼吸骤停10分钟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旺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儿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00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型,其中胎膜早破100例与胎膜未破700例作对照组.结果 在一般处理方法相同的条件下,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母儿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与母儿并发症如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关系密切.

    作者:周冬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超声在隐睾检测中的应用

    出生时睾丸约有1%~7%未降,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内下降,小部分在几年内下降,至青春期睾丸尚未下降则就无自然下降的可能.隐睾肿瘤的发生率为正常人20~40倍,所以早期发现隐睾并行手术治疗尤为重要[1].现将43例隐睾患者的超声检测的结果作如下分析.

    作者:陆海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6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2006年3月至9月间,我科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均经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证实,经过及时正确的观察与诊断、科学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与病残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钟鸣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进行不孕不育筛查探讨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意义

    不孕不育对育龄夫妇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增加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难度,也加重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在做好生育、节育技术服务的同时,围绕不孕不育开展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十分重要.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育龄妇女的痛苦,也可以直接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笔者认为:不孕不育的防治工作应该成为基层,特别是农村生殖保健系列服务的重要内容.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陈可;蔡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预防麦氏切口感染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2001年8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1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感染率为0.54%,明显低于单一措施的效果.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是预防麦氏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照海;姬丽萍;刘建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严重多发伤中膀胱破裂的诊治(附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中膀胱破裂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1例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膀胱破裂均为严重多发伤病例,30例行膀胱修补术,其中合并后尿道断裂2例同时行尿道会师术,其他相关科室手术22例,27例抢救成功,恢复排尿.1例术前死亡,2例术后死亡,死亡病例均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和严重骨盆骨折出血休克.结论 膀胱灌注试验辅以床边膀胱逆行造影检查是严重多发伤病例膀胱破裂的主要诊断方法,确诊后宜及早手术,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作者:邵雪峰;蒋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为机体高代谢消耗性疾病,且常累及多个重要器官[1].临床上,SAP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有较长时间在胃肠道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所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及适当营养支持在SAP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科自2003年8月~2006年元月共收治58例SAP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营养支持,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如何护理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

    体外冲击碎石机治疗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国外统计,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在成人人群中为2%~3%.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碎石机性能的改进,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从单纯的肾结石到输尿管、膀胱结石,从单侧单发到双侧双发,从小的结石到大结石、鹿角状结石,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果.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泌尿系结石833例,治愈率96%,效果良好,做好护理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碎石的成功率,根据结石的不同,不断改进操作使治疗更为理想,使体外冲击波碎石日趋完善.

    作者:李翠霞;倪银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94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59例在常规护理程序基础上,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即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完整性、口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平均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曾淑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浅谈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

    长期以来,医患矛盾、患者投诉日渐增多.随着医疗市场化,医疗服务纳入消费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需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良好的护患交流,达到患者满意的高质量的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尝试把换位思考的理念渗透到护患交流的每个环节,克服了既往护患交流中的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富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研究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优势、不足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80例CPH患者,包括肝功能Child A级41例,B级32例,C级7例,随机分为LC研究组(38例)、OC对照组(42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构成等方面均具可比性.正常对照组为40例同期接受LC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对以上各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2例,中转率5.3%,余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6±15.2)min,术中出血(75.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8.3±6.5)h,5例(13.2%)发生并发症7例次,术后平均住院(4.6±2.4)d.OC对照组手术时间(60.5±17.5)min,术中出血量(112.5±2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44.2±10.5)h,12例(30.0%)发生并发症15例次,术后平均住院(8.5±3.5)d.正常对照组40例均顺利完成LC,手术时间(36.5±11.5)min,术中出血(33.0±13.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16.5±5.0)h,1例(2.5%)发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3.0±1.5)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C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手术中转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中出血增多.与OC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LC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CPH患者的LC属于困难的手术,有较高的中转率,术中出血是主要的问题.同时,该类手术也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较OC有明显的优越性.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家林;嵇武;李令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产前子痫的护理

    子痫大部分发生于产前,为妊高症的严重阶段,其特征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胸闷、头痛、视力障碍,甚至抽搐昏迷,是产科的急症、重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因此而危及母婴的生命.故提高护士对产前子痫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产前检查及健康宣教对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利育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报道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采用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按Greenough和Fraser[1]等设计的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对治疗后下腰痛患者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经2~6个月随访,优75例,良29例,一般3例,差11例,优良率为88.1%.其中17例在快速注射过程中出现头昏、耳鸣、恶心等不适,停止注射后很快消失.1例出现月经紊乱,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 骶管注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广为应用的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起效快、疗程短、费用低,安全可靠,适应症选择正确,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适于基层医院及门诊治疗.

    作者:常峰;宋洁富;苏云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CEA与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外有关文献报道[1],CYFRA21-1为肺癌检测的首选方法,和CEA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笔者对42名正常人及35名肺癌患者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和CYFRA21-1定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徐东强;刘硕;周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产儿感染疗效观察

    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防治早立儿的感染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具有防治感染的良好效果.笔者观察我科一年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立儿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燕;李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病例观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的疗效.方法 符合高血压危象的患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定时测量用药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副作用少.结论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具有起效快、操作方便、副作用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尉洪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