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曾淑华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94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组59例在常规护理程序基础上,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即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完整性、口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平均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颈外静脉采血的新方法

    目的 提高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 常规体位摆放,将注射器原针头更换为7号头皮静脉针,以利固定.抽血时,使静脉充盈,可顺利收取血标本.结果 通过对528例患儿采用此方法进行颈外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100%.结论 提高了颈外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了采血时间,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作者:王丽;王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选择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20~4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4天,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注每日1次,连用14天.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赵艳茹;陈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的临床合理应用

    硝酸甘油系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是临床抗心绞痛,解除血管痉挛而增加供氧的特效首选基本药物.其起效快,毒副作用小,但半衰期短,为其临床使用取得更佳疗效,临床应做到合理应用.

    作者:王芳芬;冯明芬;肖庆贵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炎性假瘤的X线和CT表现

    肺炎性假瘤多发于肺实质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缺乏特异性,与肺癌鉴别困难.1 临床资料本组9例肺炎性假瘤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男5例,女4例,年龄19~72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8例,1例无明显症状,3例有发热史.曾经X线摄片和CT检查.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

    作者:翟学君;于卫中;杨建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产儿感染疗效观察

    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防治早立儿的感染对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深远的意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具有防治感染的良好效果.笔者观察我科一年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治早立儿感染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燕;李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青霉素对心、脑、肾的损害

    1 引言人们对青霉素易引起过敏性休克非常重视,但青霉素对心、脑、肾的损害,并未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注意.为此,笔者收集近几年国内部分医药期刊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供参考.

    作者:杨凤珍;谌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在辅助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笔者比较了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和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辅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强直性脊柱炎的特点.方法 收集我科53例维吾尔族A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62.5%,明显功能障碍比例71.6%,外周关节炎的发生率为13.2%,眼炎的发生率3.8%,髋关节受累21%,肌腱端炎的发生率28.3%,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32%,继发间质性肺炎发生率5.7%,活动期血小板增高15.1%.结论 维吾尔族患者HLA-B27阳性率低,关节及关节外内脏的受累均较少;HLA-B27与关节受累及内脏的损害可能有一定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可能存在种族的特异性.

    作者:武丽君;史冉庚;米克拉依;滕玉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肠胃康、谷维素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病因具体不太清楚,据认为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要诊断IBS须经检查排除可能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而以腹泻型为多见.目前治疗IBS药物较多,但有效药物很少,症状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近年来采用肠胃康联合谷维素治疗IBS腹泻型36例,与单用谷维素治疗20例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友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为机体高代谢消耗性疾病,且常累及多个重要器官[1].临床上,SAP病人病情复杂,病程长,有较长时间在胃肠道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甚至需要手术干预,所以,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及适当营养支持在SAP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科自2003年8月~2006年元月共收治58例SAP患者,在治疗中应用了营养支持,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穿刺术治疗新生儿头颅血肿41例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常见的新生儿产伤性疾病,以往均主张自行吸收,慎用穿刺抽血.我科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穿刺术治疗较大新生儿头颅血肿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86例临床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肝内胆汁淤积致使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对孕妇预后良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致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合并症,使围产儿病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增加.产科医师近年对本病日趋重视.笔者总结我院近两年资料完整的86例ICP加以分析.

    作者:王慧;唐军琴;王军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271例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分析

    对1271例人用纯化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表明,产生抗体情况与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杨敬谦;李刚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脓肿手术切口改良后效果.方法 对28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脓肿切口改为小切口腓脓.结果 效果良好,术后未再产生新的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脓肿改为小切口排脓,对患者损伤小,切口愈合快,康复后切口部位美观、无明显痕迹.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医医院病理科现状与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诊断手段日益增多,但是迄今为止即使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对疾病的诊断还是通过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医院诊断服务中的中心工作,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治水平.一个医院病理诊断水平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想搞好病理诊断质量,病理科的建设和工作人员的组成十分重要.中医院的病理科建设较晚,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笔者走访数十家各级中医院病理科,水平参差不齐,现状堪忧.总结如下.

    作者:余礼军;周红;周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对23例患者2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并运用松质骨螺钉和可塑形钢板等进行内固定,其中9例一期植骨.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Maryland Foot Score评价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9,良13,可3,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适应性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也非常重要.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药治疗婴幼儿腹泻及饮食禁忌

    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婴幼儿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笔者参考国内近年来文献报道,就一些药物在秋季婴幼儿腹泻中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的作一综述.

    作者:张红波;梁桂兰;张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剂量尿激酶合用纳洛酮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6例分析

    早期或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脑梗死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患者入院时错过了佳溶栓时间,针对此,我科2002年~2004年选择病程6~24h的脑梗死患者46例,以小剂量尿激酶(UK)合用纳洛酮进行探索性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亚飞;程乾;池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到城乡基层医院服务工作的探讨

    本文根据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一年的要求,从分析本院医生现状和实施这项工作可能遇到的难点,探讨从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措施、摸清情况、做好保障等工作对策入手,认真落实定点支农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行深静脉穿刺置血液透析导管138例,其中颈内静脉65例,锁骨下静脉26例,股静脉47例;男性55例,女性83例;年龄小的12岁,大的85岁.

    作者:田世川;杨海蓉;张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