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林;黄波;姚虹;陈爱文;李胜利;林小玲;黄梅平;仇武君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 笔者将116例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洛赛克20mg,每早空服1次,口服果胶铋胶囊100mg,每天4次,连服6周,口服庆大霉素缓释片4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0.5,每日4次,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6周结束后作胃镜复查并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胜平;凌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又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由于对疼痛估计不足,处理疼痛知识不够及病人不愿报告疼痛,在很多医院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而对癌痛的护理干预措施也不够重视,致很多患者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评估疼痛原因,采取有效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杜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患者在治病过程中渴望获得高水平防治的同时对高质量的护理需求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使护理工作在继承传统护理的优点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我们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在今年年初实施了整体护理.
作者:谭小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收集分析了2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的CT检查资料,探讨其CT检查价值和表现特点.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邓善波;冯希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对23例患者2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开放复位,并运用松质骨螺钉和可塑形钢板等进行内固定,其中9例一期植骨.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结果 Maryland Foot Score评价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9,良13,可3,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 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适应性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也非常重要.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卫生改革中,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都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中国卫生改革应当按照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分别选择相应的改革模式和采取不同的改革政策.我国现行医疗保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平性差、覆盖率低、绩效低.卫生改革的核心是强化政府对卫生工作的责任,建立公平有效的医疗保健制度.
作者:刘明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1~2006.1共收治心房纤颤并发肱动脉栓塞病人19人,其中冠心病病史16人,风湿性心脏病史3人,入院后均在臂丛麻醉下行肱动脉栓塞栓子摘除术,术后经消炎、抗凝、扩张血管及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
作者:修焕娟;付桂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工人,因乙醇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于2006年4月8日12:30分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皮肤巩膜中度黄疸、心肺正常、肝大压痛、少量腹水;B超:肝功能均提示乙醇性肝硬化.给水溶性维生素针、丹参针及促肝细胞生长素针分组输液治疗,14~20分给缓慢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80mg+10%GS 250ml时,1分钟患者诉胸闷弊气、咳嗽、咽痒,查颜面微红,予调慢滴速,2分钟后患者出现口唇发绀、颜面苍白,胸闷、气促加重,查T:36.8℃、P:110次/分、R:25次/分、BP:60/40mmHg.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本品,给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针1mg、非那根25mg肌注、静推50%GS 1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滴氢化可的松针200mg+10%GS、多巴胺20mg+5%GNS 250ml.经以上处理,患者2小时后症状缓解.
作者:李正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常见的新生儿产伤性疾病,以往均主张自行吸收,慎用穿刺抽血.我科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穿刺术治疗较大新生儿头颅血肿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宏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一种符合院内感染消毒卫生标准且方便实施的听诊器消毒方法,确定合理的消毒时间.方法 对本科40个听诊器表面进行消毒及两种擦拭方法擦拭后的细菌培养.结果 40个听诊器消毒前后细菌数有显著差异(t=26.82,P<0.05).两种方法擦拭听诊器后,细菌数无显著差异(t=1,P>0.05).结论 听诊器的清洁消毒是非常必要可行的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酒精棉球消毒听诊器方便快捷符合标准,听诊器应随用随消毒.
作者:赵俊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和满意度调查汇总表,如果不做任何计算分析,直观性和对临床的指导性差,难以起到质量检查反馈和满意度调查应有的效果.手工计算的计算量庞大,计算周期长.我院用excel制作自动汇总表格,能够客观地反映调查和检查的结果,直接发现问题所在.虽不可能与专用软件相媲美,但它不需要购买,易于推广使用,在条件不具备时,可以提前进行计算机管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计算机处理时,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人员培训难;不过,在电脑知识广泛普及的今天,这个困难容易克服.
作者:周鹭;梁慧萍;姚怡;王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烧烫伤是由于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损伤,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自配的烧烫伤散治疗各种烫火烧伤,疗程短,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傅渊;黄光明;刘晚英;谢玲;陈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新型制剂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期血栓性静脉炎根据炎症范围大小选择合适的消炎透皮贴,每天一次,观察十五天,判断疗效.结论 消炎透皮贴对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庆;刘建华;夏兆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氧饱和度测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伤性连续的经皮监测血氧水平的手段,它能很直观而准确地反映缺氧情况,对指导临床氧疗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颅脑损伤病人,可根据监测的血氧饱和度值,及时有效的给氧,从而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和脑损伤,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疗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将血氧饱和度监测在神经外科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俊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的疗效.方法 符合高血压危象的患者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定时测量用药后的血压、心率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副作用少.结论 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具有起效快、操作方便、副作用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尉洪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管理不仅有科学性还有艺术性.作为病区的护士长,既是病区护理技术的领头人,又是病区管理的责任者,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病区的护理质量.笔者就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向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作者:刘素芬;尹桂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我市壮族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内境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0例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青年人胃癌.结果 20例均为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好发部位以胃窦为主(50%),镜下形态以肿块浸润型为主(80%),病理主要为低分化型腺癌(80%).结论 青年人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恶性程度高,应力争早期诊断
作者:卢森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1996~2004年郑州市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全市出生缺陷监测网资料,分析我市先天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九年中我市先天性脑积水平均发生率为5.61/万,其中城镇为4.36/万,农村为9.24/万.1996~2004年农村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城镇及全市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无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1996~2004年农村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
作者:崔玲;周秀萍;崔予琳;张富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普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普外科出院病历428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428份出院病历中,392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头孢菌素类居首,林可霉素类次之,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 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黎康发;李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比较了丙泊酚芬太尼合剂和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中的辅助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薇薇;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