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术致吸入窒息死亡1例报道

顾后;黄敏

关键词:行气管切开术, 吸入, 患者入院, 甲状腺组织, 高血压性脑出血, 切口, 基底节区血肿, 血氧饱合度, 血液, 吸氧, 衰竭死亡, 缺氧状态, 气管套管, 皮肤, 临床资料, 利多卡因, 紧急止血, 患者家属, 环状软骨, 高血压病
摘要: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意识不清、偏瘫2小时入院.经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血肿55ml,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中度昏迷,舌后坠,鼾音明显,血氧饱合度79%~86%,经吸氧等措施改善不明显.应患者家属要求行气管切开术欲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常规准备,平卧头后仰位,消毒,铺巾,取环状软骨下横切口,1%利多卡因局麻,切开皮肤,分离组织,见甲状腺峡部下沿位于第3气管环水平处,稍向上牵开甲状腺峡部,切开气管3、4环,修剪切口为椭圆形.在准备置入气管套管向上牵开皮肤及甲状腺组织暴露切口时,突然涌出大量鲜红色血液,经紧急止血及吸氧、吸引器吸引无效,患者吸入血液窒息,呼吸衰竭死亡.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肝前性门脉高压3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肝前性门脉高压症患者3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0~82岁,平均46.9岁.上腹痛13例,呕血、黑便11例,脾肿大4例,腰背痛2例,腹胀、腹围增大1例,全身浮肿1例.

    作者:胡琳琳;孙呈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辅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儿科符合<实用儿科学>中肺炎诊断标准的72例住院患儿,按随机法分两组.应用北京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4.1岁.病程3~11天,平均病程5.5天.发热32例,体温37.8℃~39.7℃,平均38.4℃;患儿均有咳嗽症状;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30例,闻及干鸣音及粗中湿罗音8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个月至13岁,平均3.7岁.病程3~12天.所有患均无明显免疫异,平均病程5.8天.发热32例,体温37.6℃~39.8℃,平均38.5℃;均咳嗽;肺部闻及细湿罗音29例,闻及粗中湿罗音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免疫异常.

    作者:王淑中;梁军涛;张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评分对引产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12月,我院产科住院待产孕妇200例.入选标准:①知情同意.②年龄25~34岁.③初产妇.④为同满37周不足42周.⑤单胎头位.⑥无产科妇科并发症.⑦胎膜完整.⑧产前NST(+),引产前行Bishop评分分为≤5'114例,≥6'86例.

    作者:赵琴;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250名学龄前儿童的斜视及弱视调查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情况,为保护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的12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斜视、弱视健康检查.结果 斜视的检出率0.88%,弱视的检出率2.68%,与国内报道的接近.结论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主要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牛社旗;莫云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输液速度管理缺陷与对策

    目的 探讨输液速度缺陷管理方法,提高病人输液安全及有效性.方法 对近5年在我院输液过程中存在的输液速度管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 全体护士对输液速度问题都能认真对待,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显提高,今年未发现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结论 强化专业理论培训,完善输液巡视管理制度,是控制输液速度管理缺陷的根本方法.

    作者:张惠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RCT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薄层高分辨率CT(HRCT)评价活动性肺结核的各项影像学征像,探讨其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薄层螺旋CT对50名已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其中痰及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结核杆菌阳性36例,14例经临床随诊半年以上.采用西门子欢悦双排螺旋CT进行肺部10mm常规层厚扫描,对病灶区进行1mm高分辨扫描.结果 6例病变HRCT显示支气管增厚及狭窄,21例显示微节结影及小叶实变,空洞影.18例显示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其中46例显示磨玻璃影,44例显示小叶中心结节分支状影及树芽征.结论 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能提供较常规CT更多的信息.

    作者:孙耀辉;付克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腹痛病人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68例急性腹痛患者,用盐酸戊乙硅醚0.01mg/kg肌肉注射,用药前后15分钟、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进行观察疼痛的强度.结果 用药后15分钟、30分钟腹痛强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60分钟、120分钟与用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药前后血压和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罗会海;徐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加强产房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产房是孕产妇集中分娩及治疗的地方,特殊人群的集中,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以及侵入性操作技术的应用,使产房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产房的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就产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和预防进行探讨.

    作者:田阿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刮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子宫大小相当于12孕周以内的稽留流产需刮宫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刮宫手术,术前两天空腹分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第三天施行手术前2~3小时,空腹口服或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观察子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全身情况.结果 86例受术者子宫颈明显松弛扩张,易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全身情况无变化.结论 稽留流产实施刮宫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或阴道放置)可明显松弛扩张子宫颈,增强子宫收缩,有利于手术操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及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宜芹;宋小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120例诊刮病理分析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症状,据统计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因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为探讨出血的原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笔者对我院妇产科门诊12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

    作者:郑章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清脂肪酶(LPS)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LPS主要来源于胰腺,LPS增高常见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临床常依据淀粉酶的升高来诊断胰腺炎,而血、尿淀粉酶升高持续的时间较短,特异性较差.血清LPS升高可持续长时间,特异性较强.

    作者:常喜冬;孙娇杰;田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西方化的趋向,年龄的老化,使其患病率在近十多年来急剧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当代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个重要的医学课题和公共健康问题[1].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多器官功能减退和衰竭,成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笔者回顾总结2000年6月~2006年6月我科收治的1749病例中1120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袁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恢复期的健康教育

    目的 做好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恢复期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出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细心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饮食、肢体活动等状况,加以细致的健康指导,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 150例病人在转入普通病房后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出现轻度神经错乱,4例发生电介质紊乱.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恢复期的管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丽;李黎明;马会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术用于重症胸外伤的实践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它的应用范围已日趋广泛,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喉阻塞;二是下呼吸道阻塞.其中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原因很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颅脑外伤、神经麻痹性疾病、严重的胸外伤、呼吸道烧伤等.在我们所做的为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之气管切开病例中,颅脑外伤及其它原因者较多,胸外伤较少.现将笔者近年来临床遇到的17例严重胸外伤施行气管切开术的实践体会做粗浅总结.

    作者:潘淑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48例临床效果

    笔者探讨了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48例的临床效果.共进行了4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年龄6天至5月,平均年龄1个月,手术历时30分钟,术后禁食6小时始流质由少渐多,观察72小时无不适症状,平均术后5天出院.术后并发症少.由此可见,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粘连轻、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周平;熊华丽;罗红艳;黄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分析及发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腹痛、疲倦、乏力、腿麻木及睡眠障碍,BALP、X线检查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作为晚发性佝偻病的主要诊断.户外活动不够日照不足、生长发育过速、偏食挑食、维生素D及钙摄入不足等因素与晚发性佝偻病发病有显著相关.结论 晚发性佝偻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积极对发病因素进行干预,可降低晚发性佝偻病的发病率.

    作者:曾国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为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龋齿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市北区2613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口腔检查的方法检查龋齿情况,并做相应的护齿.结果 2613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944名,龋惠率为36.13%.同组间男女儿童龋患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督促其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作者:焦丰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先天性鼻畸形、全腭裂并发上唇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唇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癌的1%~4%,是整个头、面颈部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在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患者多因局部长期不良因素刺激使唇粘膜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化而引起癌变.病人常因面部毁形而使心理负担甚重,故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对减少病人的恐惧不安,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谢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癌的保乳治疗

    1990年,在国际癌症协会召开的早期乳癌治疗讨论会上,正式将保留乳房治疗(breast conservation therapy,BCT)作为治疗Ⅰ、Ⅱ期乳癌的一种适宜而可取的方法给以肯定[1].从此,BCT这一名称得到确认,并取代了乳腺部分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象限切除术、肿块切除术等繁杂的术式.BCT代表了乳癌治疗的一个新阶段,使乳癌的外科治疗由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追求手术彻底性的根治手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防治方面发展.

    作者:许本柯;王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在改革中求突破在竞争中求发展——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增收节支的主要措施

    精神病院属专科医院,是面向精神病人服务的特殊行业.因精神病人住院时间长,病情易迁延不愈,多数病人反复住院,使许多特困病人因此而住不起院,致使住院病人锐减,再加上民政部门兴办的精神病疗养院及综合性医院精神科的竞争,使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精神专科医院门庭冷落,业务量明显减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精神专科医院要想生存就必须改变经营策略,扩大服务范围,在困境中求发展.我院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变单一的福利型机制为多种经营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刘玉梅;赖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