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先天性鼻畸形、全腭裂并发上唇癌手术病人的护理

谢军

关键词:先天性, 鼻畸形, 腭裂, 唇癌, 手术病人, 恶性肿瘤, 鳞状上皮细胞, 术后的护理, 粘膜细胞, 心理负担, 围手术期, 良性病变, 护理体会, 面颈部, 面部, 口腔, 基础, 患者, 部长, 癌变
摘要:唇癌是口腔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癌的1%~4%,是整个头、面颈部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在良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患者多因局部长期不良因素刺激使唇粘膜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化而引起癌变.病人常因面部毁形而使心理负担甚重,故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对减少病人的恐惧不安,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医院感染在世界各国引起普遍重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并在许多医院得到实施,使医院感染率得到了下降,收到了明显的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使院感监控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珍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出院患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出院后采用面对面教育、病情追踪等方式进行饮食、运动、自我监测、用药几方面的的指导,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率调查及空腹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 试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遵医率,较好的控制血糖.

    作者:王亚琼;张美丽;张效梅;侯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术致吸入窒息死亡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意识不清、偏瘫2小时入院.经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血肿55ml,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中度昏迷,舌后坠,鼾音明显,血氧饱合度79%~86%,经吸氧等措施改善不明显.应患者家属要求行气管切开术欲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常规准备,平卧头后仰位,消毒,铺巾,取环状软骨下横切口,1%利多卡因局麻,切开皮肤,分离组织,见甲状腺峡部下沿位于第3气管环水平处,稍向上牵开甲状腺峡部,切开气管3、4环,修剪切口为椭圆形.在准备置入气管套管向上牵开皮肤及甲状腺组织暴露切口时,突然涌出大量鲜红色血液,经紧急止血及吸氧、吸引器吸引无效,患者吸入血液窒息,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顾后;黄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11例高危新生儿急救转运综合评价

    目的 对6年高危围产儿急救转运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转运效率与质量.方法 对1999年5月~2005年5月转诊住院的高危新生儿,按转运方式分为3组:Ⅰ组宫内转运组,Ⅱ组双程转运组,Ⅲ组单程转运组.比较3组间危重儿发生率、治愈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等.结果 Ⅰ组宫内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51.2%(191/373),治愈率91.4%(351/373),死亡率1%(4/373),后遗症率1%(4/373),平均住院日为12天,平均住院费2615元;Ⅱ组双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62%(761/1066),治愈率90%<967/1066),死亡率1.78%(19/1066),后遗症率2.6%(28/1066),平均住院日为15天,平均住院费3211元;Ⅲ组单程转运组:危重儿发生率76.6%(362/472),治愈率80%(378/472),死亡率2.96%(14/472),后遗症率3.8%(18/472),平均住院日为18天,平均住院费4762元.结论 3组间Ⅰ组宫内转运方式和Ⅱ组双程转运方式较Ⅲ组单程转运方式的危重儿发生率、死亡率、后遗症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为低,治愈率为高;在高危围产儿转运中,以宫内转运或双程转运对新生儿急救康复更为安全、便利、经济、有效.

    作者:陶春莲;姜赤秋;吴莉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复方氯霉素液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门诊疗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除胆脂瘤型和骨疡型者需手术清除病灶,扩大引流外,绝大多数的单纯型者依靠门诊治疗.

    作者:李泽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是采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我们于2005年4月~2006年6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40例为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于慧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辅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儿科符合<实用儿科学>中肺炎诊断标准的72例住院患儿,按随机法分两组.应用北京SUNDOM-300IB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4.1岁.病程3~11天,平均病程5.5天.发热32例,体温37.8℃~39.7℃,平均38.4℃;患儿均有咳嗽症状;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30例,闻及干鸣音及粗中湿罗音8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个月至13岁,平均3.7岁.病程3~12天.所有患均无明显免疫异,平均病程5.8天.发热32例,体温37.6℃~39.8℃,平均38.5℃;均咳嗽;肺部闻及细湿罗音29例,闻及粗中湿罗音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免疫异常.

    作者:王淑中;梁军涛;张琪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重点.方法 对2006年1月份出院病历共138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手术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及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等.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67%;手术科室、呼吸科、儿科、SICU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为82.75%(763/922);单联用药者为82.97%(765/922);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率为100%,其中≤72小时用药率50.68%;抗菌药物使用频次前3位者为头孢呋辛28.20%(260/922)、头孢曲松21.26%(196/922)、头孢哌酮/舒巴坦17.46%(161/922)、感染性疾病病原学检查率为29.17%.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管理的重点为:①控制手术科室围术期预防用药,特别是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用药;②加强对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限制,努力控制在72小时以内;③针对呼吸道感染,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④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学送检率,减少经验性和盲目性用药.

    作者:高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86例诊断体会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做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深入认识此病临床特点并减少漏误诊,降低病死率.方法 抽调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86例之病历,就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归纳统计.结果 43例(50%)根据症状体征做出初步诊断并经X线及诊断性穿刺证实,经胸部X线或CT确诊者67例(77.91%),在病情危重不能行X线或CT检查者15例(17.44%),误诊后经诊断性胸穿而确诊者4例(4.65%),临床漏诊及误诊23例(26.74%),漏误诊时间3~7天.结论 患者受肺气肿影响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情危重不能及时进行X线或CT检查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高的关键为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依次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与支气管哮喘所致肺心病、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等基础疾病的症状突然或逐步加重.笔者从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病及早诊断及如何避免漏误诊.

    作者:盛兴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腹痛与生活因子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8~10岁儿童腹痛与性别、性格、饮食、排便习惯有无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无锡四所小学1068名8~10岁小学生(男生460人,女生608人)就有关腹痛及生活因子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59.55%的人有腹痛存在,女性儿童、性格文静内向、一日二餐或无规律进餐、喜好辣味油炸食物、进餐速度快、三日以上或无规律排便者与腹痛相关性高.结论 小儿腹痛是儿科常见症状,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紧张内向型情绪性格有关.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李征瀛;郁敏;王树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的两种表现方式,同属于上层建筑,都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和认识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发挥医院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补充作用,对于更有效、更充分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医院的建设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纪翠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改良Putti-platt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我院自1998年1月~2004年4月,应用改良的Putti-platt[1]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9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永东;吕翠华;赵诗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为在学龄前儿童中开展龋齿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市北区2613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口腔检查的方法检查龋齿情况,并做相应的护齿.结果 2613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944名,龋惠率为36.13%.同组间男女儿童龋患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并督促其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作者:焦丰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马大军针灸治验二则

    1临床资料马大军老中医不仅在中医药方面颇有建树,在针灸治疗上也独具一格.现将马老用针灸治疗痿证的经验,并结合个人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干燥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有多系统的受累,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ID).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在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老年患病率为3%~4%,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pSS的病因至今不清,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个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与感染、遗传、免疫、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作者:汪美玲;刘卓;胡秋兰;吴爱萍;唐迎春;董倩茹;贺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创伤,必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刺激.不良的心理反应又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变化,导致不良后果.故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术前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徐丽;徐秀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蜂刺中毒2例报告

    1临床资料病例1,男,6岁,因蜂螫伴皮疹、头痛、呕吐1小时,惊厥1次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32次/分,心率:96次/分,BP:90/60mmHg.神清,精神差,表情淡漠,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风团,瘙痒,左手小鱼际可见一蜂螫斑,未见蜂刺,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正常.诊断:蜂刺中毒.给予局部伤口碳酸氢钠清洗,并予皮质激素、钙剂、护肝、护脑治疗.住院3天,治愈出院.

    作者:陈皆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普唑仑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疗效观察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中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在高血压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入睡困难的患者明显增多.不良的睡眠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升高,改善睡眠质量,可辅助降压药物降低血压.现将阿普唑仑治疗高血压患者长期失眠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丽;柏向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近年来,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机体在严重缺氧缺血应激状态下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内源性致病因子是HIE发生的重要环节,其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氧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作用受到关注.纳洛酮可通过多种药理作用影响HIE的病理生理过程.笔者在严格随机对照下,观察了纳洛酮对21例重度HIE的临床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传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6例气管切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体会

    我科ICU病室自2002年9月~2005年9月共收治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196例.现将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艳霞;杨青丽;吕改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