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唐可欣
呼吸衰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反映缺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有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是一种简单、无创、迅速,并且能连续动态观察机体氧合及循环变化的一种监护手段,为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可靠的动态信息.
作者:葛梅;李冬梅;戴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6个月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脾脏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监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安络化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有较好效果.
作者:于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护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护理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南丁格尔曾提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的佳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作者: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的重点,将舒适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渗透于每个具体的护理行为中,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博大的爱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蓉;彭怀英;冯颜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全麻插管物品(以咽喉镜为例)的带菌情况,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随机抽取麻醉咽喉镜36个,于使用前、使用后,常规消毒后采样并送细菌室做培养鉴定.结果 使用后和使用前的细菌阳性率较高(100%、80.6%),消毒后相对较低,但仍有47.2%的阳性率.结论 麻醉插管物品碘酒、酒精消毒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消毒规范所要求的无菌效果,必须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杜绝医源性感染.
作者:李育红;樊红;范珂;刘胜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加替沙星为8-甲氧氟喹诺酮类外消旋化合物,属广谱抗生素.炎琥宁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工作中笔者发现,尽管两种药物分别配制,但当输完加替沙星组液体更换炎琥宁组液体时,输液袋内会即刻出现白色浑浊液.因此应立即更换输液器.
作者:李娟;江洪军;龚智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抗生素加内服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青霉素800万单位加氨苄青霉素5克加入0.9%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0.5%甲硝唑2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组加内服中成药.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5%,且P<0.05.结论 西药加中成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张霞;胡志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40例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毫克或至300毫克,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90%,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作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黄晓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在低场MRI的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3例中,共累及152节椎体.50例多椎体受累.112节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124节椎体前后缘隆突.35节椎体压缩性骨折.115节附件破坏中,80节附件外形粗大.53例中,40例可见跳跃征.结论 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它疾病鉴别.
作者:刘金有;李珂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ICU送检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经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诊的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7.6%居首位,真菌占17.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次要地位.结论 ICU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随时进行细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尚鲁强;徐学慧;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疗效.方法 将60例TAO患者随机分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血塞通对TAO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TAO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伟;张恒先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方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疗效.方法 45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理;B组(治疗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苓桂术甘汤中药治疗,并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低于A组;B组治疗前后亦有显著差异,胆固醇、甘油三脂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A组.结论 在低蛋白饮食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向远湘;黄辉贤;郑子亭;张榕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简称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发达国家,此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三大病因.而美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约1/3~1/4的病因为糖尿病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防止其发生和恶化,我科在临床中对30例DN病人使用灯盏细辛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忠梅;卢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损伤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5~2005年笔者单位收治的36例肝损伤病人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人按AAST分级,重度损伤22例,轻度损伤14例;手术治疗30例,非手术治疗6例;36例治愈28例,死亡8例.结论 ①诊断肝损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腹穿、B超、CT检查为主要辅助检查,其中腹穿尤为重要.腹穿时采用多个穿刺点反复穿刺,以右腋前线肋缘下3~5cm处穿刺点佳,B超和CT检查可以判断肝损伤的程度、部位及有无合并其它腹腔脏器损伤,对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②治疗轻度肝损伤在严密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下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消除胆汁溢漏,切除已失活的肝组织,修补伤口,充分引流.术中根据技术条件,采用全肝阻断法行破裂血管修补,尽量不采用肝动脉结扎术.同时重视合并伤的防治,避免合并伤致病人死亡.
作者:井晓亮;闫振;李万义;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之间可预测的相关性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华川;王月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39岁G5P1,子宫肌瘤病史三年,末次月经2005年11月17日.停经后23天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孕4个月时初感胎动;因子宫增大大于孕周,做B超示双胎妊娠未发现异常,半个月前突然食欲增强,一周前开始食量减少,且腹部增大明显,皮肤呈针刺样疼痛,5天前体重增加3000g,急查B超示羊水平段19.3cm,子宫左前壁下段肌瘤,约5.6cm ×5.6cm × 3.7cm,血运不丰富,为明确羊水过多原因于4月16日去北京某医院就诊,当日17:00突然阴道流水,北京未做处理.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15%[1].因钙化组织属硬性压迫,易造成马尾和神经根的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如治疗不当,常使临床症状加重.自1995年以来,我院采用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养学;赵江;张君曼;李德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骨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内固定术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及能早期锻炼的特点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广泛应用于各类骨折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内固定术应用增多,内固定物的取出失败也不断出现.笔者就1990年12月~2005年12月共发生内固定取出失败26例进行总结,现将其失败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全富;张春林;李申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镇痛宁冲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医院自制制剂镇痛宁冲剂治疗,对照组采用镇脑宁胶囊治疗,两组用药一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4.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镇痛宁冲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薛庆林;刘冀清;余明;张玉珍;路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