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中应激性溃疡的治疗体会

伊险峰;马秀峰

关键词: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颅脑损伤中应激性溃疡的特点、治疗.方法 回顾2001年2月~2004年4月对45例颅脑损伤病例,通过临床表现、出血情况及防治办法、治疗预后做出分析总结.结果 45例病人中,41例痊愈,其中手术3例,死亡4例.结论 预防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理想的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谈医疗消费信息的开发利用与对策

    分析医疗消费信息对提高医院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探讨开发利用医疗消费信息的措施.

    作者:谭宗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立普妥在血脂治疗中的应用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和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之间可预测的相关性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华川;王月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妇科临床手术中腹腔镜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226例腹腔镜手术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于脐下缘作一长10mm切口,以Verres针穿刺腹腔,向腹腔灌注CO2气体约3L.以直径10mm的Trocar穿刺腹腔并放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直视下于两侧腹髂脐连续外1/3处分别作第二、三切口,放入5mm和12mm Trocar.通过操作孔进行钝、锐性分离,电刀切割,电凝止血,缝扎止血,套扎组织,粉碎并取出已切除之肿瘤等组织,后冲洗腹腔.皮肤切口内缝一针,外覆创可贴.结果 本组226例腹腔镜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意外或并发症.术后8例患者诉肩部疼痛,1例宫外孕行保守性输卵管手术后阴道出血较多,均对症处理.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一般留置尿管6小时,子宫切除术留置尿管24小时.硬膜外麻醉6小时后、全麻清醒后可进流质饮食,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4~6天.结论 通过本组病例的手术,笔者认为腹腔镜下手术技巧在妇科临床应用中很重要.

    作者:程海波;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膀胱穿刺造瘘致隐蔽性腹膜损伤2例报告

    我科发生2例因膀胱穿刺造瘘手术后期更换造瘘管时出现造瘘管异位腹腔的病例,现简要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患者,80岁,因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入院前已反复导尿多次.由于病人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行TURP或开放手术,只能行膀胱永久造瘘手术.采用局麻下膀胱穿刺造瘘,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造瘘管引流通畅,病人无任何不适,顺利出院.

    作者:李鹏君;刘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压力与对策

    手术室护士从事的是手术室护理专业中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从事这个专业的护士除了护理专业本身应具备的一般条件外,还应具有审慎、审独、善解人意的工作态度,果断、敏捷、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他人、小组、集体至上的团队意识,召之即来、连续作战、持之以恒的充沛精力和健康的身体,所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存在的压力大于任何科室的护士.笔者对4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因此,专家呼吁要对这个特殊人群进行减压.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兼症病学与原发性疾病之临床探讨

    兼症病学是研究原发病、合并症、同源病、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等基本概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目的在于达到正确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

    作者:杨忠平;熊大娟;肖庆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型号选择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避免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尿液外渗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40例老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留置尿管时选用18~20号一次性气囊尿管,对照组选用16号.结果 2组疗效观察,实验组尿液外渗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男性病人留置尿管时选择18~20号气囊尿管,适当增加尿管插入深度,可有效避免尿液外渗情况发生.

    作者:黄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合并双胎妊娠并发急性羊水过多1例

    1临床资料患者,39岁G5P1,子宫肌瘤病史三年,末次月经2005年11月17日.停经后23天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孕4个月时初感胎动;因子宫增大大于孕周,做B超示双胎妊娠未发现异常,半个月前突然食欲增强,一周前开始食量减少,且腹部增大明显,皮肤呈针刺样疼痛,5天前体重增加3000g,急查B超示羊水平段19.3cm,子宫左前壁下段肌瘤,约5.6cm ×5.6cm × 3.7cm,血运不丰富,为明确羊水过多原因于4月16日去北京某医院就诊,当日17:00突然阴道流水,北京未做处理.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拟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1月~2005年5月,笔者用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奥美拉唑加吗丁啉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晖;郭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液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血常规是医学中常规的检验项目,它的检测对各种疾病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血常规项目的检验现使用为普遍的是自动化血球分析仪,现有2分类,3分类,4分类,5分类血球仪,使用为普遍的是3分类和5分类血球仪.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计数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地提高了对细胞计数的准确性,降低了误差.我院现有3台3分类血液分析仪,为了监测同一个标本在不同的血液分析仪器间的差异,实现科内检验结果统一,我院用同一测定物对3台血液分析仪于常规标本检测中每天随时进行检测,研究其结果偏差.

    作者:梁英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再次置鼻胃管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再次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 随机将机械通气并置胃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按基础护理操作标准进行,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办法进行.结果 观察组再次置胃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使得机械通气患者再次置胃管的疼痛得到缓解.

    作者:马敏;崔焕卿;勾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静脉全麻并发误吸致肺不张1例

    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17kg,术前一个月曾有呼吸道感染,经治疗基本全愈.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无心肺肝肾疾患;术前禁食7小时,禁饮5小时,拟行右食指离断再植术.术前阿托品0.2mg、鲁米钠0.4g肌注.入室前肌注氯胺酮80mg,待小儿安静入睡后,抱入室内,测脉搏125 次/分,呼吸22次/分,血氧饱和度97%,开放静脉通道,患儿仰卧,头偏向对侧,患肢紧贴体旁,摸到前、中斜角肌后,在肌间沟的三角底部向下、后、内进针约0.5cm时有明显突破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注入0.2%的布比卡因14ml,压迫片刻,利于局麻药扩散.准备吸引器及气管插管用具并置旁边.

    作者:林小玲;刘安林;姚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肝损伤36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和探讨肝损伤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5~2005年笔者单位收治的36例肝损伤病人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病人按AAST分级,重度损伤22例,轻度损伤14例;手术治疗30例,非手术治疗6例;36例治愈28例,死亡8例.结论 ①诊断肝损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以腹穿、B超、CT检查为主要辅助检查,其中腹穿尤为重要.腹穿时采用多个穿刺点反复穿刺,以右腋前线肋缘下3~5cm处穿刺点佳,B超和CT检查可以判断肝损伤的程度、部位及有无合并其它腹腔脏器损伤,对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②治疗轻度肝损伤在严密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下可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消除胆汁溢漏,切除已失活的肝组织,修补伤口,充分引流.术中根据技术条件,采用全肝阻断法行破裂血管修补,尽量不采用肝动脉结扎术.同时重视合并伤的防治,避免合并伤致病人死亡.

    作者:井晓亮;闫振;李万义;闫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在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40例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毫克或至300毫克,观察心率、血压、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90%,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作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黄晓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护士心理调适方法

    目的 寻求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操作者心理佳状态,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从解剖、血管深浅度、穿刺要领、术者心理状态及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运用适合患儿特点的针对性的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患儿家属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根据解剖位置及患儿特点采取特定的方法进行穿刺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在为患儿做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状态及操作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定势也有较大影响.

    作者:薛坚;陈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护理

    对34例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停机时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需要一个逐步撤机的过程,把握停机原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撤机的成功率.

    作者:冷亮;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雾化吸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它是将药物分子经超声作用成为极细微的粒子,药物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有利于痰液自呼吸道排出,促进支气管炎症的吸收.由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局部药物浓度高,所以药效明显.可用于治疗咽炎、喉炎、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作者:王显辉;陈希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施的手术,随着医学发展,术式在不断改进,为了确保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开展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使手术简便、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残端病率少、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该术式有一定的优越性,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桂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病程长,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及正确的护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匡静芳;李春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资料结合文献总结CT的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5例有7个病灶,4个位于颞叶,1个顶叶,2个额叶.CT表现:7个病灶均位于皮层内,呈均匀低密度影,边缘清晰,无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2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及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任法云;付克广;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