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梁英杰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室内, 分类, 自动化, 血球仪, 血常规, 标本检测, 血球分析仪, 细胞计数, 结果偏差,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工作效率, 分析仪器, 常规项目, 准确性, 医学, 误差, 监测, 疾病
摘要:血常规是医学中常规的检验项目,它的检测对各种疾病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血常规项目的检验现使用为普遍的是自动化血球分析仪,现有2分类,3分类,4分类,5分类血球仪,使用为普遍的是3分类和5分类血球仪.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对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计数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地提高了对细胞计数的准确性,降低了误差.我院现有3台3分类血液分析仪,为了监测同一个标本在不同的血液分析仪器间的差异,实现科内检验结果统一,我院用同一测定物对3台血液分析仪于常规标本检测中每天随时进行检测,研究其结果偏差.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低位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提高老年低位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本组37例患者均急诊入院,癌性梗阻35例,其中12例为右半结肠病变,行I期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23例为左半结肠病变,其中11例行I其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及近端肠管双管造瘘术,术后3月左右行II期造瘘口还纳术,3例结肠病变腹腔广泛转移患者行结肠双管造瘘术,2例乙状结肠巨大粪石梗阻,行I状结肠切开取石,阑尾切除、回盲部置管减压灌注造瘘术.结果 术后2例死亡.1例腹腔广泛转移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其余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吻合瘘.结论 急性低位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行I期切除吻合,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若能保证术中彻底地结肠减压及灌注,术后引流通畅及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田火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体会——附82例报告

    目的 为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保脾临床实用性.方法 笔者从本院近十年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例中随机抽取资料完整且经一年随访非手术治疗的82例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本组病例82例,其中男性68例(82.9%),女性14例(17.1%).机动车肇事59例(72%);堕落伤17例(20.7%);拳击伤6例(7.3%).经临床体征、B超及CT扫描证实为脾破裂,为浅表的脾实质破裂,脾周及盆腔有少量积液,按外科学分类为I级脾破裂者为本组治疗对象.经绝对卧床静养1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静脉高营养.保守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复查腹腔渗液完全吸收,半月后治愈出院.3个月后恢复体力劳动,观察一年无异常表现.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守疗法治疗脾破裂,免除切脾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理论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的作用

    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的重点,将舒适护理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渗透于每个具体的护理行为中,以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博大的爱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蓉;彭怀英;冯颜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和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血氧饱和度监测是反映缺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有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是一种简单、无创、迅速,并且能连续动态观察机体氧合及循环变化的一种监护手段,为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可靠的动态信息.

    作者:葛梅;李冬梅;戴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进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溶栓治疗确实有较好疗效,恢复好,住院时间短,明显降低了致残率,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

    作者:杜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与PTCA的操作相似,它通过置入一个合适的特定型号的金属支架于冠状动脉狭窄处,使冠状动脉持续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内血流畅通,保证病变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其突出的优点是能改善冠脉成形术即刻的效果,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的再狭窄发生率.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为150例患者施行此手术.其中男98例,女52例,年龄35~78岁.冠脉狭窄程度85%~99%,发现冠心病病史5~38年.41例前降支置入裸支架,44例为前降支+右冠脉药物支架,55例为前降支+回旋支置入药物支架.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5~7天出院.

    作者:冯促进;涂雪梅;罗洪请;王超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对173例化疗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与132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 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肿瘤患者化疗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范群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艾条温和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艾条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艾条温和灸治疗.结果 经治疗的产妇于30分钟后排尿.结论 应用艾条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作者:陈元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中胆心反射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心反射发生率与手术期限、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ECG改变、胆囊床局部封闭、应用阿托品等因素有显著关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全麻、术中局部封闭及静注阿托品是预防胆心反射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勇;罗建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血清总胆汁酸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对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56例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进行动态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明显升高,且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在病程的第5天升高,第10天升至高,第15天回降,第20天接近正常.结论 在病情的早期血清总胆汁酸(TAB)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升高幅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志;潘敏仪;陆海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服一清胶囊、中药面膜及针罐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痤疮是青、壮年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认为与雄激素及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遗传也是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自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采用一清胶囊口服、中药面膜结合背部俞穴刺络拔罐治疗276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樊星;王毅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嵌顿的处理1例

    双腔气囊导尿管是现在临床常用的导尿管,已取代传统的导尿管普遍使用,但是还未见有关导尿管嵌顿的报告,2006年5月2日上午,我科发生1例导尿管气囊嵌顿,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芳;贾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应用心理护理搞好门诊注射治疗工作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已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护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护理心理学领域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南丁格尔曾提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的佳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

    作者:李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报告

    我院自1997年1月~2006年1月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59~86岁,平均71岁.本组均为新鲜骨折,均在伤后1周内入院.致伤原因:走路摔倒59例,高处坠落伤4例,车撞伤12例.骨折分型:按Evans分型,I型14例,Ⅱ型12例,IIIA型18例,IIIB型16例,Ⅳ型11例,逆粗隆间型4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慢支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7例.

    作者:田向群;都文静;袁延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射频热疗治疗慢性腹泻50例体会

    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应用上海淞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ZRL-Ⅱ型肿瘤热疗仪行射频热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腹泻50例,经肠镜、X线造影、CT排除肠癌、溃疡等器质性病变.其中3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15~60岁,病程2~20年,均间断或长期服用止泻药、微生物制剂、中医药、抗生素,腹泻时好时坏,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经过射频治疗,每周2次,共4~6次,每次热疗温度41℃,时间45~60分钟,大部分病人2次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4次以上大便基本正常,每天1~2次,成形便,重者需6次,治疗期间服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素,少量或停用止泻剂.

    作者:李双乐;何黛丽;李泽;张俊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系统损害

    睡眠医学是一门边缘医学,睡眠疾病还没有为大多数医生所了解和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是由于睡眠时上气道完全或部分阻塞,使呼吸时阻力增加,呼吸浅慢或暂停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同时胸内压改变及交感和副交感失衡,这些病理生理的改变,可导致机体多系统功能损害,甚至猝死.OSAS是一种综合征,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许多内科疾患可以是OSAS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因此提高对OSAS的认识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现将OSAS在临床各系统的常见表现罗列如下,以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颖;张立俊;杨林;李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特点及家庭生活护理

    通过分析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家庭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钟桂英;张映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透是通过重复地进行血液透析以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使之尽可能健康生活的主要手段.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除了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强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理机能,而且影响到个体心理体征.在保证透析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病人的心理问题,对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命质量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粒吉;施素华;许树根;梁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预防处理胃镜送气送水障碍的体会

    胃镜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送气送水障碍,查其原因主要是操作不规范,清洗消毒程序不严格,水瓶密封性受损等.通过对内镜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增强保养意识,规范操作,严格清洗消毒程序,对送气送水障碍问题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证胃镜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胃镜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彭怀英;郭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245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到2005年间共收治245例,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冰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