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热疗治疗慢性腹泻50例体会

李双乐;何黛丽;李泽;张俊波

关键词:射频治疗, 热疗治疗, 微生物制剂, 慢性腹泻, 肿瘤热疗仪, 治疗期间, 射频热疗, 乳酸菌素, 中医药, 止泻药, 止泻剂, 器质性, 抗生素, 造影, 应用, 温度, 生产, 上海, 女性, 年龄
摘要:我院自2004年1月至今,应用上海淞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ZRL-Ⅱ型肿瘤热疗仪行射频热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腹泻50例,经肠镜、X线造影、CT排除肠癌、溃疡等器质性病变.其中3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15~60岁,病程2~20年,均间断或长期服用止泻药、微生物制剂、中医药、抗生素,腹泻时好时坏,给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经过射频治疗,每周2次,共4~6次,每次热疗温度41℃,时间45~60分钟,大部分病人2次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4次以上大便基本正常,每天1~2次,成形便,重者需6次,治疗期间服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素,少量或停用止泻剂.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00例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治分析

    我地区为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3500m以上.高原性肺水肿为我院收治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处置不恰当极易引起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10年间收治的100例高山反应、肺水肿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向远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拟参蒲汤辨证治疗流产后余血不尽37例

    目的 探讨参蒲汤辨证治疗流产后余血不尽的疗效.方法 对37例余血不尽患者用参蒲汤辨证治疗.结果 随访28例均余血止,无不良反应.结论 参蒲汤辨证治疗流产后余血不尽疗效确切.

    作者:毛开奇;陈素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培养法及PCR法用于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前两种常用检测解脲支原体(UU)方法的结果分析比较.方法 采用培养法和PCR法对患者的标本进行UU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相近,符合率为90%,差别没有显著性(0.5<P<0.75),提示两种方法都是检测UU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王玉珍;卢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对心脏手术病人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

    心脏手术可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致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敌对和愤怒[1].当心理应激状态超过了机体适应范围就会引起伤害,心脏手术患者术前不良的循环系统影响甚至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对64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患者术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及情绪障碍.我院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邱赛琴;肖惠璇;汤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电视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9例

    目的 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增加再孕机会,并减少术中出血.方法 19例术前均肌注MTX 20mg,10例行开窗术,5例行挤压术,病灶部位均再次注射MTX 20mg.结果 19例术后均监测血B-HCG,术后每3天测定1次,15例下降明显(>20%),4例72小时下降<2%,予以MTX 20mg预防性化疗三天,血HCG 14天降到正常.结论 对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前肌注MTX 20mg,术中病灶部再次注射MTX 20mg,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姚朝英;叶道秀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菌塑料粘贴膜在肾脏及腰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肾脏手术和腰椎手术常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均需硬膜外导管置管,置管后通常要用麻醉包里的小纱块按压穿刺点再用长条纸制的胶带固定,因麻醉穿刺部位多数在手术消毒范围内,术前消毒手术区皮肤时会把纱块和胶带浸湿,易造成胶带不粘,还有麻醉后摆体位都可能使置管脱出,导致麻醉失败,给麻醉师带来工作上的不便,甚至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开支.经探讨使用固定留置针的面积为7cm×11cm的3L无菌塑料贴膜来固定硬膜外导管,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园珍;贺德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疗效.方法 将60例TAO患者随机分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血塞通对TAO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肌电图、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TAO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伟;张恒先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医院的战略管理与设计

    随着全球性竞争进程的加快,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加深,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服务的产业化,医疗需求的个性化、多变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从认识上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狭隘界限,采用能够使医院持之以恒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才能驾驭医院的发展.

    作者:刘何根;靳艳;马社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舒血宁对高粘血症并血脂异常血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主要为黄酮甙及银杏内脂A,具有扩张血管,拮抗PA下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等作用.笔者于2001年6月至2004年9月对收治的140例高粘滞血症并血脂异常患者用舒血宁治疗,观察其对血粘度、血脂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嵌顿的处理1例

    双腔气囊导尿管是现在临床常用的导尿管,已取代传统的导尿管普遍使用,但是还未见有关导尿管嵌顿的报告,2006年5月2日上午,我科发生1例导尿管气囊嵌顿,报告如下.

    作者:曹丽芳;贾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一期手术根治肛周脓肿218例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十余年来,术者采用一期手术根治方法,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国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病人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EN)的护理重点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31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重点做好预防食物的返流与误吸,及时处理胃潴留及腹泻,做好护理监测等工作.结果 无1例患者发生误服,26例成功脱机转出ICU,4例死亡,1例出院.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应积极预防胃肠道并发症,做好各个环节的监测与护理,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有利于早期脱机拔管.

    作者:勾芳;李冬梅;马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职业健康监护中肺功能检查的体会

    在汽车产业中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主要有铸工、焊工、磨工等等,以铸工为例,包括配砂、混砂、清砂、喷砂等等,均是产生粉尘的主要工艺过程.因为粉尘漂浮于空气中,呼吸道是粉尘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呼吸性粉尘作为一种异物随呼吸进入肺泡,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影响肺功能.由于粉尘作业劳动强度大,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又薄弱,工作时不正确佩戴口罩,因而随着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增大.为了能及时发现病情,保障员工健康,我们对粉尘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作肺功能检测.

    作者:董淑杰;宋春宵;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柴术四金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病95例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柴术四金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部确诊病例均口服柴术四金汤的同时进行耳穴贴压治疗.结果 痊愈率12.6%,总有效率97.9%.结论 柴术四金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福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调查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5年1月~12月ICU送检的痰液标本分离培养的细菌,经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确诊的细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原菌中鲍氏不动杆菌占27.6%居首位,真菌占17.1%,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次要地位.结论 ICU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随时进行细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尚鲁强;徐学慧;徐晓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拟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近年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1月~2005年5月,笔者用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并与奥美拉唑加吗丁啉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清晖;郭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辨证治疗(附47例报告)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病,目前是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疮外的常见病之一.病损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皮肤和粘膜,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时发时愈,也可慢性迁延达20年,目前无特效疗法.我们运用祖国医学辨证分型治疗47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家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57例精神病人的自杀因素分析

    对57例自杀致死精神病人的资料分析,发现精神病人的自杀是多因素的,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男性多于女性,其生活质量差.医生要注意药源性忧郁自杀.自杀见于精神疾病各阶段,约2/3发生在康复期.绝望感是自杀前的心理特征.

    作者:吴曙华;黄振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目的 统一和规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以大量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有关内容.结果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有时是严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结论 中药不良反应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加应强监管,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机理研究和强化产品质量和管理意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肖华凤;宋黎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按失代偿期、代偿期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RBC、HBG、HCT、PLT明显下降,MCV、MCH、RDW-CV、MPV、PDW明显增加.结论 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判断指标.

    作者:黄玉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